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手术用于鼻中隔血肿脓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针对临床鼻中隔血肿脓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例观察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及症状与体征。结论采用鼻中隔手术方法用于鼻中隔血肿脓肿治疗,无不良反应,术后一周,症状消失,检查无鼻部外形改变,痊愈出院。

  • 标签: 鼻中隔血肿脓肿 鼻中隔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成形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手术方案将其中接受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A组,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经治疗,A组手术有效率94.74%,B组手术有效率90.91%,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组内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率7.89%,B组术后并发症率9.09%,两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矫正术均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术式,两种方法的效果相当。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鼻中隔矫正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手术效果。方法在穿孔周围造出新创面2mm,用单翻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完全覆盖在鼻中隔穿孔部位并固定。结果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2-6个月穿孔修补处均有粘膜覆盖,与正常鼻中隔粘膜色泽一致,6个月后仍有1例大穿孔患者有2mm×3mm穿孔。其余6例患者均愈合。结论自体单翻鼻中隔粘膜瓣取材方便,血供丰富,易存活,可用于中小型穿孔。本文采用的缝合固定方法简单易行,自移植物固定牢固。

  • 标签: 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中隔缝合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进行鼻中隔缝合,鼻翼不做填塞处理,对照组则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对双侧鼻腔进行填塞,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鼻中隔血肿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所受痛苦小,可以作为在患者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代替鼻腔填塞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中隔缝合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VA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实验组接受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呼吸困难分度以及鼻部生理功能的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偏低,鼻部生理功能的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鼻中隔矫正 等离子射频消融 鼻中隔偏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鼻中隔大出血中医辨病辩证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辨病辩证方法,通因通用,釜底抽薪结果与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鼻腔黏膜贴合良好,无感染,无鼻中隔穿孔,切口愈合,鼻塞头痛症状缓解。明确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会伤及大血管,常规填塞无效,反复长期出血,无法进行电凝止血,转换医学思维模式,运用中医辨病辩证思维,中医四诊参,最终治愈出院。

  • 标签: 鼻中隔矫正术术后 鼻中隔大出血 四诊合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住院手术患者采取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的手术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结论: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术临床应用价值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 贯穿缝合 三线减张 鼻中隔偏曲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NSD)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45例于漯河市中心医院完成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NSD患者纳入观察组,抽取同期45例完成内镜下传统鼻中隔成形术的NSD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前,术后6个月、1年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估两组鼻腔鼻窦结局、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鼻塞主观症状评分,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1年两组SNOT-20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1年两组鼻塞主观症状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传统成形术更利于改善鼻腔鼻窦结局,减轻鼻塞主观症状,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内镜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中隔偏曲患者外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出血、渗血及其他并发症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体温超过38.5℃,或患者主诉伤口突然异常疼痛,且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外科护理
  • 作者: 李云 刘柯 李佳 冯勃 钟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四川绵阳四○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绵阳 621000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853,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四川绵阳四○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绵阳 621000,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总医院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
  • 简介:摘要鼻中隔偏曲临床常见,但并非所有鼻中隔偏曲均有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病因大致被分为先天性和非先天性,部分患者会因鼻中隔偏曲引起鼻部局部及全身症状,干扰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手术依然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仍在不断开展。

  • 标签: 鼻腔 鼻中隔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中隔及鼻腔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确诊为明显的鼻中隔偏曲并出现症状者,均以手术矫正为主。

  • 标签: 鼻中隔 鼻腔疾病 治疗
  • 简介: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对鼻损伤的鉴定并不少见,但鼻损伤后发现鼻中隔弯曲较为鲜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中隔弯曲 法医学鉴定 鼻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形态的矫正方法。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上海玫瑰医疗美容医院对4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矫正,其中男11例,女36例,年龄18~43岁,平均23岁。术中保留L形支架后切取鼻中隔软骨,先通过对偏曲对侧的鼻中隔软骨进行划痕及软骨移植等措施,对鼻中隔背侧偏曲进行应力性和容积性矫正,再根据鼻中隔尾侧不同偏曲情况进行矫正。(1)Ⅰ类:前鼻嵴居中,鼻中隔后角连接在前鼻嵴上,鼻中隔尾侧向一侧弧形弯曲时,于弯曲软骨凹面作划痕,一侧放置软骨板条,形成单侧夹板矫正弯曲。(2)Ⅱ类:前鼻嵴居中,鼻中隔后角连接在前鼻嵴上,鼻中隔自后角向前角方向呈直线倾斜偏曲时,于尾侧偏曲方向的对侧将移植物自前鼻嵴向前放置,保证前角位置居中,作容积性矫正。(3)Ⅲ类:前鼻嵴居中,鼻中隔后角自前鼻嵴脱出并偏向一侧,鼻中隔尾侧直线偏曲或弧形弯曲时,将后角自错位点剥离并复位于前鼻嵴上,尾侧过长时予适当切除,根据尾侧的软骨强度及偏曲倾向行软骨加强移植。(4)Ⅳ类:前鼻嵴本身位置偏向一侧,鼻中隔后角连接于错位的前鼻嵴上时,保留约2 mm的软骨于前鼻嵴上方后,从前鼻嵴前方离断尾端并向中线复位,移位距离较大时在断端错位间隙内填充小软骨。如原前鼻嵴过于突出可予以凿除。根据尾侧端强度及偏曲倾向作软骨加强移植。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本组47例,Ⅰ类8例,Ⅱ类13例,Ⅲ类5例,Ⅳ类21例。平均随访1年3个月,1例Ⅱ类、2例Ⅳ类患者在术后1~3个月内出现偏曲的复发,于术后半年进行二次调整后基本达到满意;1例Ⅲ类患者术后一侧鼻腔通气不畅,检查为该侧下鼻甲肥大,后行下鼻甲肥大矫正术后缓解;余4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鼻背与鼻尖及鼻小柱基本居中,鼻孔双侧基本对称,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将鼻中隔L形支架背侧和尾侧按不同偏曲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可有效治疗因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形态畸形。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治疗 鼻中隔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最佳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察组行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比较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选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创伤,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非常值得各医院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矫正术 经鼻内窥镜 总有效率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98%。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矫正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3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组,对比组(n=17)和观察组(n=17);予以对比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予以观察组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