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兆早产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有先兆早产患者90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妊娠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保胎率95.56%,对照组保胎率86.67%(p<0.05),实验组患者保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先兆早产孕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可以降低产妇早产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先兆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孕妇早产临床风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早产临床孕妇86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所有产妇临床指标、治疗措施以及分娩结果,探讨其风险因素以及采取分娩方法。结果分析结果发现,造成孕妇早产因素有很多种,本次研究活动发现造成孕发早产原因有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子宫以及胎膜原因,另外还有不少孕妇由于原因不明造成早产。在孕产妇发生早产情况下采取合适分娩方式。结论造成临床孕妇早产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结果。其中胎膜早破是最为常见原因之一。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危险因素。依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注重感染指标监测,采取合适分娩方式,可以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

  • 标签: 孕妇早产 风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高危因素,寻求正确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2012年7月~10月来我院分娩1958孕妇中有130孕妇早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引起孕妇早产前5位因素分别为胎膜早破65(50%)、不明原因26(20%)、多胎妊娠13(10%)、妊高症13(10%)、前置胎盘7(5.38%);胎膜早破是引起孕妇早产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及孕妇定期产前检查,防范各种高危因素,提高早产预防及治疗水平,可降低孕妇早产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高危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导致孕妇早产多种因素,以及对早产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间68早产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胎膜早破、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是早产最主要原因。结论由于早产,随之而来各种并发症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重要原因,定期产前检查和适度治疗以及加强对出生后新生儿护理可显著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 标签: 早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原因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108早产病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早产原因及其临床干预措施。结果孕妇早产常见原因有感染、子宫因素、合并症及流产史、多胎妊娠、不规律产检等。感染因素包括胎膜早破、阴道炎、绒毛膜羊膜炎等。经过抑制宫缩和促进胎肺成熟治疗,可有效延长孕,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结论孕妇早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应积极预防早产相关因素,对有早产征兆患者可通过抑制宫缩治疗延长孕,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产后出血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3孕妇早产原因。方法选取本院早产产妇93作为样本,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分析其早产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孕妇早产原因以胎膜早破、臀位问题、双胎、妊高症、合并内科疾病等为主,容易引发产后出血、产褥疾病、新生儿窒息以及低体重儿等问题。结论临床应加强对产妇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健康检查重要认识,及早发现早产迹象,及早处理,降低早产问题发生几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健康水平。

  • 标签: 孕妇 早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原因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影响,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62孕妇早产临床资料,分析孕妇早产原因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影响。结果早产原因可能与孕妇孕次、流产次数、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应重视早产高危因素,并及时进行孕期筛查,以期降低早产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危险因素 新生儿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孕妇早产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统计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县住院分娩125早产孕妇及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孕妇早产原因很多,其中胎膜早破(25.60%)、妊高症(15.20%)和多胎妊娠(11.20%),产前定期检查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同时孕龄大于34早产儿发生早产并发症概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孕龄小于34早产儿。结论早产易导致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规律产前检查与诊断能降低早产率。

  • 标签: 孕妇 早产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早产高危因素,加强对早产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方法对45早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膜早破、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都可引起早产。结论孕妇定期产前检查,早期识别早产高危因素及病因,预防和治疗早产,可降低早产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早产 高危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原因,加强对早产认识及寻找正确处理方法,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2年2月来我院分娩91早产孕妇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是引起孕妇早产主要原因,本组引起孕妇早产前5位因素分别为胎膜早破46(50.5%)、不明原因11(12.1%)、妊高症7(7.7%)、多胎妊娠6(6.6%)、前置胎盘5(5.5%);不同孕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P>0.05),不同孕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孕妇早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加强孕期宣教及定期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可能引起早产相关因素,切实加强对高危妊娠管理,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降低孕妇早产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早产原因及临床份析。方法自2009—2011年在我科分娩总数610其中早产97(15.9%),对97早产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9728—34早产随机进对,对照组97足月,单纯应用促台肺成熟,预防感染,预防宫缩。观察组97在原基础上加用10%葡萄糖500ml,符合维生素0.5g,脂肪乳500ml,对照观察新生儿出生1分钟进行比较。统计方法用foxbase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早产各相关因素引起早产相关因素中居前5位分别是胎膜早破56(57.7%),阴道出血、不明原因早产14(14.4%),子痫前期11(11.3%),前置胎盘9(9.3%),多胎妊娠7(7.22%)。胎膜早破所引起早产远高于其他因素。孕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病及妊娠合并贫血65、肝炎7、肾脏疾病5、心脏病1、糖尿病11、甲亢1、子宫肌瘤5、阑尾炎2等)、偏食/剧吐、孕晚期外伤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发病原因中胎膜早破居首位,其次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儿影响、胎儿畸形与早产关系、母亲身高、体重及孕期增重、产前检查次数与早产关系等。对于34胎膜早破,短期内未临产应予引产。治疗早产示除预防感染,促胎成熟,抑制宫缩外,加用营养疗法。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近期一份发表于《PLoSMedicine》期刊研究发现,个子矮母亲有更短孕期、更小胎儿,早产风险也更高。“我们发现表明,母亲身高对她怀孕持续时间有直接影响。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尚不清楚,但这种情况可能不仅取决于未知基因,还可能与母亲在生活中营养状况和环境有关。”来自美国畸形儿基金会早产研究中心俄亥俄州协会研究人员路易斯·穆格里亚博士说道。

  • 标签: 早产 身高 孕妇 持续时间 未知基因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原因及其临床分析。方法自2009年1月~2012年4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13524,选择早产孕妇97(13.5%)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足月分娩孕妇97作为对照组,并对97早产原因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进行规律产检57显著少于对照组78(P<0.05)。观察组剖宫产19,对照组49,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NRD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抗生素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孕妇早产常见合并症有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臀位、产前出血、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多胎妊娠等,观察组以上合并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是引起早产主要因素,49.5%。不同宫缩抑制剂在延长孕、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早产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胎膜早破占据首位,臀位、产前出血、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多胎妊娠等与早产关系密切。孕期有效干预可降低早产发生率,对34后胎膜早破而24h内未临产者,需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促胎成熟,抑制宫缩,加强营养。

  • 标签: 孕妇早产 胎膜早破 临床分析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先兆早产(TPL)孕妇与健康孕妇状况,对牙周病变程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早产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收集TPL孕妇40(TPL组),同期做定期产检健康孕妇40名(对照组)。检查记录菌斑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并计算牙周炎位点率。ELISA法检测血清TNF-a及IL-8水平。结果TPL组PLI(0.96±0.05)、牙周炎位点率(1.93%)和血清TNF-a水平(17.810±23.924)pg/L,血清IL-8水平(520.946±342.026)p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LI(0.48±0.02),牙周炎位点率0.63%和血清TNF-a水平(3.091±0.859)pg/L及血清IL-8水平(12.428±0.063)pg/L,P<0.001。结论牙周炎可能是早产原因之一。

  • 标签: 牙周炎 妊娠结局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出现疾病,以及发生死亡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早产是主要原因,不仅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致死性畸形,其中75%围产儿会丧失宝贵生命。调查显示,一个月内死亡早产比是15%,还有8%早产儿能够存活,但是有部分患儿存在智能障碍、神经系统后遗症等,因此,必须确定早产因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最大限度地控制早产儿死亡率,此次就针对自然早产干预早产临床内容进行调研。方法:主要研究主体是早产者,共有78,以相关类型分成不同组,分别是自然早产组,干预早产组,对造成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进行了临床比较分析。结果:对此次阴道分娩率方面进行了评估,自然早产比较大,自然早产干预早产比较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自然早产 干预性早产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倍他米松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发生率及对母儿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0早产孕妇及148早产临床资料,按产前应用倍他米松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前应用倍他米松,早产儿R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能改善胎龄<34早产儿Apgar评分。两组产妇产后感染率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对于<34孕不可避免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倍他米松可促胎肺成熟,减少RDS,显著降低早产儿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早产 倍他米松 呼吸窘迫综合症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因母亲妊娠晚期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分娩早产男婴。患儿出生体重2 200 g,胎龄34+1,其母亲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剖宫产。患儿生后因"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给予保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循环及内环境,营养支持等治疗,于生后17 d好转出院。随访至生后6个月,患儿体格生长发育良好。产妇于术后20 d好转出院。

  • 标签: 正黏病毒科感染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体外膜氧合作 婴儿,早产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究孕妇早产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370孕妇,回顾分析患者具体资料,分析患者早产主要原因。结果有6早产原因是产妇具有多次流产史,比率是14.0%。有9早产因素是妊娠合并症,比率是20.9%。其中有2妊娠合并糖尿病,有3妊娠合并高血压,有2臀位,有2多胎妊娠。有4早产因素是子宫因素,比率是9.3%。其中有2属于子宫畸形,有2子宫颈机能不全。早产患者中,有20早产原因是感染造成胎膜早破,比率是46.5%。其中有12羊膜炎,4急性盆腔炎,3阴道炎,1肺炎。结论孕妇早产因素有很多,及早检查并采取预防措施,并给予促进肺成熟、抑制宫缩等治疗才能减少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