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血糖检验中末梢静脉的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在二院进行血糖检测的13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血糖监测,分别采用末梢的检验和静脉的检验,观察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末梢的检测结果比静脉的检测数值稍低,但是差异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静脉检测会出现较多的低血糖现象,两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的血糖检验较为方便,而且安全性高,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要选择静脉的血糖检验。

  • 标签: 血糖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90-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测中静脉和末梢的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血液常规检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奇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检验,对照组进行末梢检验,分析对比静脉和末梢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RBC、RGB、PLT值均高于对照组,WBC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重复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重复检测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检验可多次重复检验,结果较末梢更准确,有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100例住院病人,患者的静脉和末梢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和末梢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与末梢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检验有时更明显。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和末梢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5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6例。A组患者抽取静脉,B组患者抽取末梢,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检测指标中的HCT、MC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的RBC、Hb、PLT、MCHC含量具有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的WBC、MCV含量具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静脉和末梢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相对于末梢而言,静脉的检测结果更真实、可靠,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末梢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静脉方式进行检验,探究检验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经过血常规检验后的相关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抽取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指标结果,从而促进治疗,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静脉与末梢在血常规检测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血液检测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末梢,观察组采取静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0分钟、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0分钟时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低于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P<0.05)。结论静脉在血常规检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静脉和末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患者静脉、末梢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的含量,观察比较二者检验的临床效果。结果静脉中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的含量明显少于末梢,血小板含量明显高于末梢,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末梢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更加客观、真实的体现患者情况,应尽量采用静脉予以血常规检验。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末梢预稀释模式、全模式以及静脉检测血常规地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比较,为其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80例体检者,并将其根据检方式平均分为3组,A组体检者采取末梢稀释模式进行检测,B组体检者采取全模式进行检测,C组体检者采取静脉进行检测,对三组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BC、PLT、WBC以及HB比较,末梢预稀释与静脉相比差异明显,末梢模式与预稀释模式相比差异明显。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采取末梢进行血检,其检测结果易受到的影响,静脉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可多次重复检测,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末梢血预稀释 全血模式 静脉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血常规检验中静脉与末梢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8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静脉、末梢检验,对比两组血液采集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末梢采血来说,静脉采组Hct、RBC、Hb等血常规参数明显较高;其PLT、WBC等血常规参数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末梢静脉均可发挥一定的价值,但是静脉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经常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68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检验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误差率为8.82%;静脉的WBC、RBC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末梢,PLT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末梢;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PLT、RBC、HGB的检测结果越高,WBC的检测结果越低;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标本放置的时间、储存温度等。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用末梢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8例受检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了受检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对比研究。将18例受检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例。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使用末梢,观察组受检者则使用静脉,由检验人员对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使用末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对照组受检者相比,采用静脉进行检验的观察组受检者在检验之中各项血常规的指标同标准值更为接近,且观察患者的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均要明显高出对照组许多。结论临床中在对需要的患者进行血常规的检验时,应选择静脉作为检验的样本,能够明显地提高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临床中有着更为理想的实用性。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质量管理降低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由7人组成,遵循PDCA质量管理步骤,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本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标本溶血的相关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进行PDCA质量管理前,对照组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为8.56%,研究组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质量管理活动可以明显降低妇科住院患者静脉标本溶血发生率,亦能够提高全科护士的采血操作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PDCA 持续质量管理 静脉采血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及纠正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共110例,采集患者的静脉液将其置于EDTA-K2真空采血管内,分别评价对比静脉在30min及4h后平衡30min时间点的血常规各项参数检测结果,比较静脉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结果静脉在静置4h并进行混合均匀之后立即进行血常规检测,除了白细胞计数(WBC)和血红蛋白(HGB)不存在差异外,其他各项检测结果同30min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静置4h后混合均匀并平衡30min进行血常规检测,同采血后30min内的结果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测定,对放置时间较长的血液样本应当采取静脉液混合均匀操作,再放置30min的测定来纠正其影响,能够有效降低静脉液样本在放置较长时间后对于血常规的测定影响,获得非常理想的测量结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静脉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测定 纠正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DVT)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髋置换术患者48例,对其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术后第1d发生患肢胀、疼痛,并持续性加剧,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DVT早期,发生率为8.33%,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其余44例患者均未发生DVT。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DVT的发生。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