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对临床生化检测标本采集前、采血过中、采集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制定有效对策,减少检验结果误差。结论血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起到重要影响,应加强生化检验质量监控工作,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结果正确率与准确率。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检测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例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120FR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的血糖。用t检验对检测的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的血糖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血后的血糖检测结果比溶血前降低。结论溶血对血糖的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为了避免或减少溶血,临床工作者应该规范标本采集方法,严格管理标本的运送、分离和检测,从而使生化检测结果更准确。

  • 标签: 溶血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经HBV初筛后无偿献血者的HBV的检测结果及应对措施。方法统计2008-2012年本站经快速HBVALT初筛合格的血液标本共215810份,其中经HBV血清学检测不合格的标本401份结果本市2008-2012年献血后HBV检测结果随着检测总数(份)增加而增加达到401份,约占总数的0.19%。其中HBsAg2种试剂均反应性197份,约占HBV血清学检测不合格49.1%,HBsAg1种试剂均反应性204份,约占HBV血清学检测不合格50.9%.结论在我国是个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区的情况下,采用高灵敏和特异性的试剂进行献血前筛查,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从而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后HBV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20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临产孕妇2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21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凝血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PT、APTT、TT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密切监测4项凝血指标,对预防及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指标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方法选择64例老年人体检的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数据。结果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高者占到了4.61%,空腹血糖(GLU)单项升高者达到11.29%;GLU、TC、TG临床检出率70~85年龄组明显高于60~69年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社区老年人的GLU,CHO,TG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与患者性别无显著相关性。需重视社区团体健康教育,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检。

  • 标签: 老年人 空腹血糖 血清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细胞快速处理检验采集拭子顶部带有过滤网与不带过滤网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25例患者分别用带有过滤网和不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集后穹隆外分泌物,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样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65例,而用普通一次性棉拭子采集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278例,出现了假阳性。结论在测定阴道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时的取样一定要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阴道念珠菌 检测 顶部带有过滤网的棉拭子 提高准确度
  • 简介:目前各啤酒厂均以国标GB4928—2008提供的方法进行双乙酰测定,该试验中,在蒸馏时的速度,暗处反应的温度,测定吸光度时所用的比色皿等等,因各实验室条件不同,以及季节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笔者对检测过程每个细节进行排查,进行多组对比试验,得出以下结果,希望与啤酒同行交流!

  • 标签: 双乙酰 检测结果 实验室条件 对比试验 检测过程 啤酒厂
  • 简介:为了解血浆、血清对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试验取20只成年羊的颈静脉血,分别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发现:血清样品布氏杆菌病RBPT、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血浆样品布氏杆菌病RBPT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SAT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标签: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布氏杆菌病 血浆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控制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2014年1月-2014年4月正常体检人群600例,200例血样分别取自静脉血和末梢血,其余血样均取自静脉血,200例血样分别在2h内检验和24h后检验,200例血样分别置于室温和冰箱后6h检验,其余条件均相同。观察不同采血部位、放置时间、放置温度等因素对血液检查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控制策略。结果静脉血白细胞计数(109/L)和红细胞计数(1012/L)分别为5.90±1.42和4.36±1.27,均低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血小板计数(109/L)为159.05±18.47,高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血小板计数(109/L)为130.47±21.39,均低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部位和放置时间会对血常规的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在检测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控制实验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 标签: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对460例产前检测的孕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其血清进行TORCH-IgM抗体、IgG抗体检测结果在460例孕妇中TORCH-IgM抗体阳性者13例,总阳性率为2.83%,其中CMV阳性率最高,为1.96%,TOX、HSV1/2、RV阳性率分别为0.22%、0.43%和0。TORCH-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CMV87.61%,TOX3.04%,HSV244.57%,RV78.48%。结论为提高优生优育的质量,孕妇应提前进行TORCH感染的检测

  • 标签: 孕妇 弓形虫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69例长期反复输血又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分析抗体产生的规律,观察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43.48%,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与输血前是否滤除白细胞有关。结论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每次输血前滤除白细胞可降低血,板抗体阳性率,有效预防免疫性血小扳输注无效的发生。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抗体 白细胞滤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患者输血前血清学感染指标检测结果,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5049例患者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检测结果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sAg、TP、HIV、HCV,感染率分别为1.25%、1.11%、0.42%、0.26%,总阳性率为3.04%。结论患者输血前检测血清学感染性指标,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安全输血 医疗纠纷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输血前五项的检测结果,了解患者在输血前是否已感染此类传染性疾病,并探讨输血前五项检测重要意义。方法2785例患者输血前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采用快速免疫胶体金试条及ELISA方法检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1/2);梅毒(TP)检测由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联合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速率法检测结果HBsAg阳性295例,占10.6%;抗-HCV阳性27例,占1.0%;抗-HIV1/2阳性3例,占0.1%;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单项阳性为30人,占1.1%;ALT>40共328人,占11.8%。结论患者输血前五项的检测,对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状况,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血前 五项检测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岳池县居民食用碘盐含碘情况,评价防制效果,为制定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9年中央补助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碘盐监测》和《四川省碘盐监测方案(2012年-2013年修订)》要求进行抽样,对居民食用碘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013年共检测碘盐1390份,检出合格碘盐1357份,不合格碘盐31份,非碘盐2份,碘盐合格率为97.6%,碘盐覆盖率为99.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4%,非碘盐率为0.1%。结论我县居民基本实现食用合格碘盐的目标,但仍有少部分居民食用非碘盐及不合格碘盐,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食用碘盐的监督监测工作,让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 标签: 碘盐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预输血患者在输血前的感染趋势以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预输血患者50000例,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的受检患者中,由于输血原因不同导致发生感染的概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抗感染明显的高于纠正缺氧、外科手术以及其他(P<0.05);而病因不同导致发生感染的概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肿瘤明显的高于创伤、血液病以及其他,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进行细致的检查,既可以充分的对预输血患者感染情况进行了解,还可以有效的使输血安全性得到提升,并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预输血 输血前检测 检测结果 感染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患者血清中CA199含量,分析CA199表达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老年人进行CA199的检测,并观察了CA199正常组和异常组的差异。结果94例男性患者中CA199表达正常78例,异常表达16例,异常率17.02%,64例例女性患者中CA199表达正常52例,异常表达22例,异常率29.73%,女性患者异常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130例表达正常人群中有肿瘤等明确器质性疾病疾病患者10例,其中肿瘤患者3例,CA199升高者共38例,其中明确有器质性疾病患者21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者17例,CA199表达升高患者中肿瘤表达所占比例最高,达l5例,CA199表达异常组有器质性疾病患者所占占比例明显高于CA199表达正常组(P<O.05);CA199表达异常组肿瘤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A199表达正常组(P<0.05)。结论老年人CA199的表达异常,对临床疾病诊断及筛选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CA199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触诊检测与乳腺彩超检查在乳腺疾病检出率上的差异。方法抽取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300例,均进行乳腺触诊检测与乳腺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差异。结果两种检查方式检查乳腺正常、乳腺增生的符合率相似,但彩超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触诊(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结节的检出率差异较大,彩超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触诊(P<0.05)。结论彩超检查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外科触诊,应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 标签: 乳腺彩超 外科触诊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血液流变学检验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病与血黏度增高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血液检测的高血压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医院确诊,经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mL肝素抗凝负压管,观察结果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都比健康对照组要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升高,导致血液黏度升高,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了解高血压患者临床病理变化情况以及指导临床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患者 血液流 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胆固醇、总胆汁酸及清蛋白。结果肝硬化患者除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他相关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及清蛋白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总胆汁酸则与其呈正相关。结论在临床中,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肝功能检测是对患者当前肝脏状况了解的重要手段,动态而及时的对患者当前的肝脏现状进行了解,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治疗。

  • 标签: 肝硬化 肝功能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