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科患者标本留取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22年4月份收治的10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5月份所收治的11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标本采集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标本采集流程上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留取率、合格率。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对照组标本留取率38%、合格率88.1%;观察组标本留取率56%、合格率99.6%,观察组标本的留取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结核患者标本的留取及合格率。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涂片镜检及罗氏培养检验诊断结核病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结核病病人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病人实施涂片镜检、罗氏培养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罗氏培养法检查特异度为83.3%(5/6)、灵敏度为94.4%(102/108)、准确度为90.7%(107/118)均高于涂片法检查特异度为50.00%(9/18)、灵敏度为67.86%(19/28)、准确度为77.12%(91/118),P<0.05。结论:运用罗氏培养检验方式对结核病诊断,诊断效能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痰涂片镜检 痰液罗氏培养检验 诊断价值 结核病
  • 简介:摘要:培养标本质量对培养结果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培养阳性率偏低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培养标本为污染标本,导致细菌培养结果的应用价值显著降低,甚至会对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以及预后评估造成误导,影响患者预后改善,还会导致医患矛盾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升高,使得医院形象受损。因此,必须保证培养标本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特就儿科患者培养标本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研究对策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科 痰培养标准 质量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呼吸科患者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呼吸科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标本留取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和标本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体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科 患者 痰标本留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培养标本,试验组采用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两组的细菌学检验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标本的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试验组的合格率为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显著(P

  • 标签: 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标本的合格率影响。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的51份样本,均采用涂片和细菌培养,分析其一致性和合格率。结果 与细菌培养结果相比,涂片检查灵敏度95.2%(40/42)、特异度88.9%(8/9)、准确率94.1%(48/51)、阳性预测值97.6(40/41)、阴性预测值80.0%(8/10),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经检验显示,在51分标本中,其中大肠埃希菌21.6%(11/51)、肺炎克雷伯菌33.3%(17/51)、金双色葡萄球菌31.4%(16/51)为病原菌主要菌株。结论 标本合格率与培养结果一致性较高,通过涂片检查可提升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痰涂片检查 细菌培养 一致性 痰标本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采取持续气管滴联合机械振动排护理,预防栓的效果。方法:取86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实施机械振动排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气管滴联合机械振动排护理。对比两组吸次数、心理状态、满意度等。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吸次数、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基于我市各大医院近五年来上报我中心的60名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真实数据进行,通过数据的分析来探索引起热清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本次选取的60名患者中80岁以上的1人,61~80岁的11人, 41~60岁的22人,20~40岁的21人,20岁以下的5人。合并用药者11人,其中合并广谱抗菌用药的8人,合并平喘药物的3人。60名患者中全部表现为一般不良反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荨麻疹、水肿、胸闷、头晕、寒战、过敏性皮炎、手臂僵直麻木等。最后得出结论:热清注射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菌消炎药物,其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变态反应,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是该注射中的黄酮类、肌醇、乙六醇、皂苷等成分,少数患者会对这些成分过敏,生产过程中提纯不彻底遗留的其他成分有时也可引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该注射不能同氨基苷类、氨溴索注射、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序贯式排护理对生活质量、日排量以及粘稠度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排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序贯式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排量、干预后第6日排黏稠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第6天观察组排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6天观察组Ⅰ度黏稠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两组均升高,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突出(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序贯式排护理可发挥突出作用效果,可降低排黏稠度,提升排量,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序贯式排痰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痰液黏稠度 日排痰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结核患者采集标本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5~2022.5就诊于我院的肺结核患者78例,随机数字法予以分组,施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39例患者分入试验组,施以常规管理模式的39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及时送检率、送检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较高(P

  • 标签: 肺结核 痰标本采集 PDCA循环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标本正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130例住院患者,均需留取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留取标本正确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送检时间、留取时间、漱口方法正确率高于对照组,且标本合格率、阳性标本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住院患者 留取痰液标本 正确率 合格率 阳性标本率
  • 简介:摘要:热清注射作为治疗风温肺热的中药制品,针对热内阻的症候疾病治疗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无论何种药物,尤其在中医中药境遇方面,对药物制品的质量问题始终业内关注的首要问题,将中草药配制称为现代医疗所适用的注射用品,本就是对药品生产技术的一大考验,不仅需要保证疗效的稳固,更重要的是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质量的控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发展水平,从生产现况分析着手,总结热清注射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的方法与路径,为今后的生产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现详述如下。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药品生产 质量控制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优化送检流程对标本留取过程中合格率的影响。 方法:通过对标本留取及送检过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干预前后标本的合格率、培养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优化送检流程后标本的合格率和阳性率均高于优化送检流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标本留取及送检的过程中优化送检流程,可明显提高培养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优化送检 痰标本 合格率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咽拭子与标本核酸检测结果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期间的可靠依据作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4月期间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标本,共计收集到60例患者标本。比较咽拭子与标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全程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肺炎机械振动排治疗中对其排出情况及肺部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形式均分为2组,均接受机械振动排,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全程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气指标。结果:对比临床症状[咳嗽、肺啰音、咳痰、发热]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肺炎 机械振动排痰 全程护理干预 肺啰音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阻肺给予氨溴索注射联合热清注射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6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2组,n=3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分析比较氨溴索注射(对照组)与氨溴索注射+热清注射(观察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选取氨溴索注射可以使慢阻肺获得一定改善,配合热清注射能够进一步加快慢阻肺症状改善速度,达到更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慢阻肺 氨溴索注射液 痰热清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清注射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热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气促、胸痛、咳血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相关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外周T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情况、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气促、胸痛、咳血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相关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外周T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情况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相关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外周T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情况均改善,而观察组相关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T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热清对于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成效,加速临床症状的改善,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对肺部炎症的控制成效确切。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比小儿支气管肺炎选择热清注射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儿科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选取140例进行对比,按照随机双盲法以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西医疗法+热清注射)平均分配,从不同指标方面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各症状均在较短时间内消失,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也较明显,且该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对照组和研究组各项数据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辅助热清注射疗效更佳,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起到较大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西医疗法 痰热清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清热注射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40例,甲组常规抗菌药物治疗;乙组热清注射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临床指标得以有效改善,P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抗菌药物 痰热壅肺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结核杆菌2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1例门诊/住院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61例患者分别采取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对照组)和抗酸染色法(实验组)检验,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 两组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P>0.05);实验组的检测用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检出结核杆菌时采取抗酸染色法检验效果明显,用时更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结核杆菌 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 抗酸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