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脑炎患儿1例,男,2岁,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快速进展的难治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不自主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弥漫性脑萎缩样改变,血清及脑脊液抗GABAAR抗体阳性,不伴肿瘤,抗癫痫药物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不佳,免疫治疗有效,但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提示对不明原因急性起病的儿童难治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需重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筛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5例抗GABABR脑炎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经过,随访3.5~23.0个月并评估预后。结果5例抗GABABR脑炎患者(19~81岁)均急性起病,以难治性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4例颅脑磁共振成像显示颞叶及海马为主的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脑电图均提示慢波或癫痫样放电。4例肺部发现占位,病理均确诊为小细胞肺癌。5例接受一线免疫抑制治疗(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效果均欠佳,3例接受了二线免疫治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其中2例合并肿瘤者同时接受了肿瘤治疗,接受二线治疗及肿瘤治疗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单纯一线治疗者。结论抗GABABR脑炎主要表现为以难治性癫痫为特征的边缘性脑炎综合征。一线治疗效果欠佳的抗GABABR脑炎尽快启动二线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受体,GABA-B 自身免疫疾病 边缘叶脑炎 免疫抑制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及受体基因(GABAARα1mRNA)在脑缺血不同时段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在急性脑缺血中变化的意义。方法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6h组、12h组、24h组、3d组、7d组(均为手术组),假手术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至规定时间点取大脑组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损伤程度,用形态分析系统检测各组GABAAR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用地高辛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与计算机分析系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ABAARα1mRNA在大脑皮质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手术组GABAAR及GABAARα1mRNA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GABAAR在缺血6h其表达既有降低,至12h降至最低。GABAARα1mRNA表达在缺血24h开始下降,3d下降显著,7d恢复正常,而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ABAAR及GABAARα1mRNA在急性脑缺血时含量降低可能为脑缺血时脑损伤的重要原因。

  • 标签: &gamma -氨基丁酸A受体 &gamma -氨基丁酸A型受体基因 脑缺血
  • 简介:摘要抗γ-氨基丁酸B型(γ-aminobutyric acid B,GABAB)受体脑炎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表面GABAB受体为靶点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多数为副肿瘤性,以难治性癫痫、认知功能下降和精神行为障碍等为常见临床表现。但目前抗GABAB受体脑炎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对抗GABAB受体脑炎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 自身免疫反应 炎症
  • 简介:利用荧光标记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了氟虫腈与昆虫γ-氨基丁酸(aminobutyricacid,GABA)受体的相互作用。荧光标记试验结果显示,氟虫腈与家蝇脑内GABA受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最大结合量[RT]值和亲和常数K_d值分别为(21.3±2.5)pmol/mgprotein和(109±9)nmol/L。分子模拟结果显示:氟虫腈与果蝇RDL受体间形成3条氢键;两者之间的CDOCKER的相互作用能为–137.93kJ/mol。试验和理论两方面均证实,氟虫腈对昆虫GABA受体的强亲和性是导致氟虫腈对昆虫产生高毒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氟虫腈 昆虫 Γ-氨基丁酸受体 分子模拟 荧光标记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抗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脑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探讨抗GABAB受体脑炎的MRI特征。发现抗GABAB受体脑炎MRI表现为颞叶内侧海马旁回、海马及齿状回和(或)额叶扣带回异常。

  • 标签: 脑炎 受体 GABA 自身免疫疾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γ—酪氨酸(GABA)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为非蛋白质氨基酸,在高等动物中属神经传导物质,同时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柴田等,1982)。GABA是由谷氨酸经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生物合成的(今掘等,1984),津志田等(1987)利用此性质,将茶的青叶用氮气等处理,加强GABA的含量,开发出了强化(卡巴浓茶)(音译)。该茶经大森等(1987)确认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而作为保健饮料而引人注目.

  • 标签: 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非蛋白质氨基酸 神经传导 保健饮料 青叶
  • 简介:r—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对运动、感觉、内分泌、镇静、镇痛及生物节律等起重要调节作用。r—氨基丁酸在生理条件下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作者设计了一个新的亲脂性的r—氨基丁酸化合物。采用美国NIH提出的"ADD"程序进行镇静、抗惊厥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化合物具有镇静,抗惊厥活性。

  • 标签: 运动 镇静 抗惊厥活性 r—氨基丁酸衍生物
  • 简介:摘要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由谷氨酸生成的神经递质,主要通过GABA受体发挥作用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ABA在免疫系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GABA受体和相关酶除了神经组织细胞外也存在于免疫细胞,如:T细胞、树突细胞等。GABA通过结合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等方式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疾病的发展。对GABA在免疫相关疾病发病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综述主要阐述GABA和GABA受体的分类、结构及功能,GABA能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其在自身免疫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标签: 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受体 γ-氨基丁酸能系统
  • 简介:本实验首次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商陆根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正交实验法对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当温度为60℃、蒸馏水用量300ml、提取3次、每次3小时的条件提取时,γ-氨基丁酸的提取率最高。提取次数对γ-氨基丁酸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蒸馏水用量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商陆 Γ-氨基丁酸
  • 简介:孝感米酒历史悠久,营养丰富,但目前对产品成分开发不够,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创新工艺流程,开发出富含γ-氨基丁酸的孝感米酒,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扩大孝感米酒的销售市场。文章介绍的富含γ-氨基丁酸的孝感米酒生产工艺,该工艺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 标签: 孝感米酒 Γ-氨基丁酸 工艺流程 工艺创新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和消费国,年产稻谷近1.3亿t。但由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品质不高,特别是早籼稻的食用品质已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导致近几年大米积压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我国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发展较慢,除米粉、米果的生产和消费初具规模外,还很少见到其他的大米食品。研究表明,大米营养成分的60%以上集中在米糠中,但在精米加工过程中,米糠基本被去掉。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大米的“精”和“白”,另一方面是因为保留了米糠的糙米口感不好,米色较差。为了解决糙米的粘性和口感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糙米的营养价值,通过酶处理使糙米发芽后食用或加工食品的技术受到许多科研工

  • 标签: 大米 γ氨基丁酸处理技术 营养成分 生产流程图 加工
  • 简介:摘要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研究发现,除了神经系统外,GABA还广泛分布于脂肪、肝脏、肌肉等对胰岛素敏感的组织。GABA可通过对糖脂代谢、炎性反应、免疫应答、肠道菌群等途径的调控,增强外周组织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γ-氨基丁酸 胰岛素抵抗 肥胖症 糖尿病
  • 简介:γ-氨基丁酸在自然界微量存在于动物脑髓和某些植物体内。γ-氨基丁酸能促使人们产生松弛状态,促进睡眠,并有益于降低血压。工业上用大米胚芽提取或用谷氨酸发酵法获得。本文介绍了世界γ-氨基丁酸生产和应用的发展动向,仅供参考。

  • 标签: Γ-氨基丁酸 发展动向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ricacidAreceptorandB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刺抗抑郁之机制研究作出补充,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针刺干预选取"百会"(GV20)、"印堂"(GV29)、双侧"三阴交"穴(SP6),平刺进针,深度0.5-1cm,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持续28天。采用体重和糖水实验评价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海马和额叶皮层组织GABAAR和GABAB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以及糖水偏爱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体重增长值和糖水偏爱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调海马中GABAAR蛋白含量及额叶皮层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GABAAR和额叶皮层GABAAR,GABABR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

  • 标签: 针刺 抑郁症 慢性束缚应激 Γ-氨基丁酸A受体 Γ-氨基丁酸B受体
  • 简介:摘要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及孕妇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全身麻醉药对孕晚期和处于发育高峰期的婴幼儿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全身麻醉药对发育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中,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 GABAA)受体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是可能的机制之一。文章探讨GABAA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在全身麻醉药对发育神经元神经毒性作用中的可能机制,深入探讨和理解GABAA受体及其上下游信号调节通路,尤其是无赖氨酸(with-no-lysine, WNKs)-SPS1-相关脯氨酸-富丙氨酸激酶(SPS1-related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 SPAK)/氧化应激反应蛋白(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 protein, OSR1)信号通路与全身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的关系,为未来减轻全身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 标签: 全身麻醉药 发育期 神经元 神经毒性 γ-氨基丁酸A受体 无赖氨酸-SPS1-相关脯氨酸-富丙氨酸激酶/氧化应激反应蛋白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Y-氨基丁酸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重要的一种物质,又被称为GABA受体。GABA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促进脑的活化性、健脑益智、抗癫痫、促进睡眠、美容润肤、延缓脑衰老机能等,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促进肾机能改善和保护作用。本次研究对r-氨基丁酸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r-氨基丁酸儿童使用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γ-氨基丁酸(GABA)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促进生长方面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综述将介绍GABA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功能,GABA在调节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影响睡眠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总结目前关于GABA在儿童、青少年中促生长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GABA作为生长激素释放剂的应用、GABA对骨骼生长的影响以及GABA改善睡眠质量对生长的促进作用等。为GABA在促生长方面的潜在临床应用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 标签: γ-氨基丁酸 生长 生长激素 骨骼生长 睡眠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