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CT 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 。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医院接收的 60 例胸部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分析这些患者的穿刺活检结果,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 CT 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 CT 穿刺结果分析, 60 例患者中参与 CT 穿刺活检的 30 例,常规检查的 30 例,对这些患者的病灶深度、穿刺次数、胸部穿刺结果进行对比,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CT 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CT 引导 胸部穿刺 活检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与建设可谓是有目共睹,无论是医疗技术水平还是医学器械设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与宣传,这对于医学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设备的长时间放置以及软硬件缺少定期的保养,都会影响图像的治疗,而图像的治疗会直接影响到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将就CT图像质量的控制与设备的维护进行浅述,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 标签: CT图像 质量控制 设备维护 策略.
  • 简介:摘要医学图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进行靶区定位和勾画。为了从多个角度获取病变体信息,需利用医学图像多模态的优势。然而,获取多种模态的医学图像是比较耗费资源的,同时无法保证患者状态的一致性。医学图像跨模态转换,可以利用一种模态图像预测另一种模态图像。本文详细综述了基于CT图像的超声图像、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图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跨模态模型研究,分类阐述了各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挑战,指出尚待开展的研究领域。

  • 标签: 声抗 跨模态转换 生成对抗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滤波反投影(FBP)两种重建技术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均应用西门子64排CT行胸部CT平扫。分别用ASIR、FBP两种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重建层厚1mm,层间距0.5mm。测量记录信噪比(SNR)、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对肺窗和纵隔窗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重建算法的定性定量参数。结果 两组图像的噪声值分别是35.6±14.5,52.5±18.6,与FBP组比较,ASIR组噪声降低了31.4%,ASIR组的SNR和CNR明显高于FBP组(P<0.05)。且ASIR组肺窗及纵隔窗图像质量较FB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FBP重建算法相比,ASIR可明显降低图像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靶区螺旋断层治疗(HT)中不同图像引导范围对各独立靶区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8例双靶区单计划HT患者根据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胸盆组(13例)。所有患者按整体、头侧靶区、脚侧靶区不同范围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各种配准范围下PTVCT对CTVMVCT的体积覆盖率、CTVCT和CTVMVCT的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结果头胸组和胸盆组结果近似。整体配准时两靶区的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只配准某个靶区时,该靶区体积相似性指数和几何中心偏差都明显优于未配准靶区(P<0.05);对于单个靶区而言,单独配准该靶区时所得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最优,整体配准时次之,另一侧靶区配准时最差(P<0.05)。结论单独配准某个靶区可能会降低另外靶区的放疗精度,双靶区单计划放疗时图像引导范围应包含所有靶区或者分开配准。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多发转移瘤 图像配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千伏级 CBCT ( Cone Beam CT引导椎体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 方法 将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就诊的 30 例胸椎肿瘤及腰椎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千伏级 CBCT 放疗,将重建图像CT 图像配准,比较放疗时患者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误差。 结果 30 例患者共行 107 次扫描,胸椎肿瘤患者进行 52 次,腰椎患者进行 55 次,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分别为( 2.01±2.06 ) mm 、( 4.77±4.57 ) mm 、( 4.01±3.90 ) mm ;( 3.36±2.66 ) mm 、( 5.82±4.50 ) mm 、( 4.02±3.06 ) mm ,左右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椎体肿瘤患者放疗时有一定摆位误差,腰椎患者左右方向误差与胸椎患者之间差异最大,应在治疗中尽量减小误差,以减少对患者的辐射。

  • 标签: 千伏级 CBCT 椎体肿瘤 放疗 摆位误差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千伏级 CBCT ( Cone Beam CT引导椎体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 方法 将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就诊的 30 例胸椎肿瘤及腰椎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千伏级 CBCT 放疗,将重建图像CT 图像配准,比较放疗时患者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误差。 结果 30 例患者共行 107 次扫描,胸椎肿瘤患者进行 52 次,腰椎患者进行 55 次,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分别为( 2.01±2.06 ) mm 、( 4.77±4.57 ) mm 、( 4.01±3.90 ) mm ;( 3.36±2.66 ) mm 、( 5.82±4.50 ) mm 、( 4.02±3.06 ) mm ,左右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椎体肿瘤患者放疗时有一定摆位误差,腰椎患者左右方向误差与胸椎患者之间差异最大,应在治疗中尽量减小误差,以减少对患者的辐射。

  • 标签: 千伏级 CBCT 椎体肿瘤 放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图像引导已应用到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三维超声凭借其优越的软组织成像特点,兼具经济、高效、便捷等优势,继CT和MRI后逐渐应用于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本综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进展,以供研究参考。

  • 标签: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超声图像引导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管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管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管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为对应管电压下的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为120 mm。进行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均为0.625 mm。按照临床实践的基线重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层厚2 mm。在横断面的中心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兴趣区测量CT值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图像品质因子(FOM)。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采用双盲法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5分制标准计分。结果实验所得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在骨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100和80 kV的CNR分别为66.98、64.75,高于管电压为70、120、140 kV的CNR值(51.61、61.56、57.76)。CTDIvol最大值为34.11 mGy(140 kV),最小值为17.45 mGy(70 kV)。管电压100 kV时的FOM值为152.26。在软组织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80 kV的CNR为195.62,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39.46、154.49、148.06、155.58)。管电压80 kV时的FOM值为1273.56,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114.56、809.98、735.63、709.62)。结论CT头颅标本鼻窦逐层扫描中,临床怀疑骨质病变时,优先选择骨算法100 kV;临床怀疑软组织病变时,优先选择软组织算法80 kV时,所得的图像质量最佳且受检者辐射剂量较低。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 鼻窦 管电压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样骨瘤全身骨显像(WBS)和SPECT/CT显像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且以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70例骨样骨瘤患者(男50例,女20例,年龄4~66岁),分析患者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平面显像及SPECT/CT显像的图像特点。结果WBS联合SPECT/CT显像发现70个病灶,以股骨(37.1%,26/70)和胫骨(35.7%,25/70)病灶多见;56例行三时相骨显像的患者病灶与健侧放射性比值(T/NT)为3.7±1.2。WBS示病灶摄取呈圆形(或类圆形)者48个(68.6%,48/70),呈梭形者21个(30.0%,21/70),不规则形状者1个(1.4%,1/70);SPECT/CT显像示病灶摄取呈圆形(或类圆形)者69个(98.6%,69/70),不规则形状者1个(1.4%,1/70)。WBS中表现为"双灰度征"的病灶有48个(68.6%,48/70);而SPECT/CT显像示59个(84.3%,59/70)病灶表现为"双灰度征"。SPECT/CT显像示59个(84.3%,59/70)病灶有瘤巢,27个(38.6%,27/70)病灶出现钙化或骨化(即"靶征")。结论骨样骨瘤的典型WBS及SPECT/CT显像征象包括"双灰度征"、瘤巢及"靶征"等,这些征象有助于骨样骨瘤的诊断。

  • 标签: 骨瘤,骨样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美罗酸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对比剂在CT小肠成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60例临床需要行CT小肠成像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400 mg/ml浓度对比剂90 ml,B组采用350 mg/ml浓度对比剂90 ml, C组采用400 mg/ml浓度对比剂79 ml。所有患者均行CT小肠成像检查。观察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主要腹部血管(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正常空肠、回肠及炎症性肠病(IBD)病灶处肠壁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图像质量和空回肠直动脉评分。3组患者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3组间各部位平扫的CT值、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动脉期A组、C组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的CT值、SNR及CNR高于B组(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静脉期A组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空肠、回肠及IBD肠壁的CT值、SNR及CNR高于B组、C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 0.7)、(3.4±0.6)、(3.4±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75,P=0.054)。3组患者的空回肠直动脉评分分别为(3.5±0.5)、(3.1±0.5)、(3.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4,P=0.031)。结论在相同注射流率和扫描参数下,400 mg/ml浓度的对比剂具有更好的血管及空腔脏器增强效果。

  • 标签: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肠造影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当管电流设定为17mAs时,其他参数变量设置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胸部CT检查的志愿者160名,将管电流设定为17mAs,根据不同管电压(100kv、120kv)和曝光控制设定(自动曝光控制、固定管电流扫描)分为4组,分别进行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比较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4组的图像质量及有效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自动曝光控制条件相同情况下,100kv、120kv管电压均可产生较高质量图像(P<0.05),12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组的有效剂量最高,100kv、固定管电流扫描组的有效剂量最低,而100kv、自动曝光控制组和120kv、固定管电流扫描组有效剂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管电流设定为17mAs时,采用10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方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胸部CT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MRI和锥形束CT图像配准方法,并运用配准后的图像对关节盘与髁突位置关系进行初步评估。方法纳入2018年1至3月就诊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门诊的3例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共6侧TMJ),男性1例30岁,女性2例,分别为21和26岁。使用Mimics软件分别重建TMJ锥形束CT与MRI三维图像并进行配准,评价配准后的图像,并依次测量3例患者在开口、闭口状态下关节盘面积和体积,关节盘的位置即髁突最高点(C点)到关节盘中心点(D点)的距离、关节盘后带最后点(P点)到C点的距离以及线段CD与眶耳平面的夹角(∠DCF)。结果3例患者的12幅TMJ的配准图像均可显示关节盘、关节结节、关节窝、髁突等解剖结构及相互关系。结合临床诊断,关节盘位置正常的CD差值最小(1.94 mm),不可复性盘前移位CD差值较小,可复性盘前移位CD差值较大;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PC差值较小;关节盘正常开口位时,∠DCF角度最小为3.81°。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其∠DCF角度最大为48.03°。结论图像配准融合后可准确地显示患者闭口、开口时关节盘相对髁突的位置。开、闭口位CD差值大小对判断关节盘位置有一定意义,PC值可判断关节盘后带相对于髁突的位置。配准图像可从三维角度全面认识关节盘在不同状态下的形态和位置,并为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磁共振成像 锥形束CT 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质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影响及评价对不同程度狭窄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80例,行128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按图像质量(4分法)对冠状动脉节段进行分组,探讨图像质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影响;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1 177个冠状动脉节段,CT显示1 148个,占97.5%,图像质量4分的29段剔除。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97.8%、87.1%、98.9%。诊断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2.1%、64.4%及79.6%,特异性为97.0%。结论MSCT能够有效无创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狭窄 不同程度 诊断 影响 价值 评价
  • 简介:摘要近年来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BT)技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与二维技术相比,宫颈癌图像引导的三维BT技术可以提高局控率、生存率。三维BT要求用体积剂量参数评价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受量,探索体积剂量参数与局控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BT开始时肿瘤残留体积及形状与局控率有明确相关性,应当结合MRI、超声、妇科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残留肿瘤体积。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可以改善靶区剂量分布。严格遵守靶区勾画、体积剂量原则以及质控要求。为规范其应用,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结合中国国情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 标签: 宫颈肿瘤/图像引导近距离疗法 宫颈肿瘤/三维近距离疗法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133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资料,按照引导方式分为超声引导组和CT引导组,收集其临床及预后资料。结果超声引导组消融时间明显短于CT引导组[(29.0±12.0) min比(55.0±19.0) min,P<0.05)],单个肿瘤的消融次数少于CT引导组[(1.1±0.3)次比(2.0±0.6)次,P<0.05]。两组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引导组局部肿瘤复发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优于超声引导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是局部肿瘤复发(HR=0.266,95%CI:0.073~0.967,P<0.05)和无进展生存(HR=0.415,95%CI:0.213~0.806,P<0.05)的独立保护因素,而甲胎蛋白>20 ng/ml(HR=4.821,95%CI:1.714~13.560,P<0.05)为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早期肝细胞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的局部治疗效果优于超声引导,其原因可能与CT引导下布针次数较多、消融时间较长有关。

  • 标签: 癌,肝细胞 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 CT引导 疗效
  • 简介:摘要方法 选取5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学确诊,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47例,诊断准确率为 95. 2% ,恶性病变41例,其中腺癌11例,鳞癌9 例,小细胞癌8例,良性病变5例,其中结核 3 例,炎症4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5.24%,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较高一致性;本组5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00%,发生气胸2例,咳血3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并发症率为10.00%。结论对肺部肿块患者而言,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穿刺成功率,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活检 肺部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