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HBV-M(乙型肝炎标记物)分布情况。方法2012年对上海大型三甲医院987位医务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HBc-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率与国内报道相一致,HBs-Ab(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HBe-Ab(乙型肝炎E抗体)、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降低。结论乙型肝炎育苗的注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及医务人员存在一定隐形感染,医务人员的HBV-M分布有一定的特殊情况。

  • 标签: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V-M 乙型肝炎标记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乙肝患者血清HBV-MHBV-DNA联合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2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进行HBV-MHBV-DNA定量测定,以HBV-M血清学模式进行分组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特点。结果HBV血清学常见模式6种和少见模式5种。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标本HBV-DNA阳性率为55.9%,病毒载量中、高拷贝复制;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标本HBV-DNA阳性率为19.48%,病毒载量中、低拷贝复制;第8组阳性率为61.0%,病毒载量以中、低拷贝复制。结论HBV-DNA定量检测在各种HBV-M血清学模式具有差异,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乙肝 HBV-M 免疫化学发光法 HBV-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肝功能参数(ALT、TBIL),探测这些指标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DNA利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肝功能利用日本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结果HBeAg阳性组患者HBV-DNA载量较HBeAg阴性组显著升高;HBeAg阳性组患者HBV-DNA与HBeAg阴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TBIL、ALT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应用血清学模式、肝功能和HBV-DNA对患者感染HBV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疗效进行评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HBV HBV-DNA 血清学模式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MIA法检测HBV-M与RealTime-PCR法检测HBV-DNA相关性。方法分析2557份血清标本的HBV-MHBV-DNA。结果见表1。结论CMIA法检测HBV-M与RealTime-PCR法检测HBV-DNA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相互替代。

  • 标签: CMIA HBV-M RealTime-PCR HBV-DNA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载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常见模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和荧光定量PCR255例患者,统计HBV–DNA检测含量值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的HBVM模式值,进行对比。结果53例大三阳标本中,HBV–DNA阳性47例平均拷贝数为2.25×107/ml;在7例HBsAg、HBeAg标志物阳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5例,平均拷贝数5.40×106/ml;在57例小三阳标本中,HBV-DNA阳性者为24例,平均拷贝数为7.69×10/ml;而在122例HBV-M标志物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3例检出HBV-DNA阳性,平均拷贝数为4.54×10/ml。结论在各种HBV标志物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载量可表达HBV感染和复制状态。

  • 标签: HBV-DNA载量 荧光定量PCR HBV &ndash M模式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S1抗原(pre S1 antigen,Pre S1-Ag)、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5'-核苷酸酶(5'-nucleoticlase,5'-NT)与常规的乙肝5项检测(HBV markers,HBV-M)、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5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re S1-Ag、HBV-LP、5'-NT、HBV-MHBV-DNA水平。分析Pre S1-Ag、HBV-LP、5'-NT与HBV-MHBV-D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Pre S1-Ag、HBV-LP和5'-NT高于对照组(t=26.713,P<0.01;t=48.669,P<0.01;t=15.067,P<0.01);185例患者共检出5种HBV-M模式,5种模式患者的Pre S1-Ag、HBV-LP和5'-NT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70,P=0.001;x2=17.365,P=0.002;F=14.655,P=0.001),其中HBeAg阳性患者血清Pre S1-Ag、HBV-LP和5'-NT表达高于阴性患者(x2=19.136,P<0.01;x2=17.105,P<0.01;F=5.882,P<0.01)。不同HBV-DNA载量(<500、500~<104、104~<107、≥107)患者血清Pre S1-Ag和HBV-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523,P<0.01;F=733.041,P<0.01;F=18.994,P<0.01),HBV-DNA与Pre S1-Ag、HBV-LP呈正相关(r=0.647,P<0.01;r=0.753,P<0.01)。结论Pre S1-Ag、HBV-LP与病毒复制HBV-DNA呈正相关,与HBV-M密切相关,可作为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前S1抗原 乙肝病毒大蛋白 5'-核苷酸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pre—S1Ag、pre—S2Ag、HBV—DNA、HBVM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HBV—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HBVM及pre—S1Ag、pre—S2Ag采用ELISA法,检测96例HBV—DNA阳性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HBVM,同时以30例HBVM全阴性的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6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HBeAg、HBcAb阳性检出率为64.6%;HBsAg、HBeAb、HBcAb阳性检出率为20.8%;HBsAg、HBcAb阳性栓出率为14.6%;pre—S1Ag在96例HBV—DNA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70.8%;pre—S2Ag检出率为79.2%;均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64.6%,30例对照中未检测出pre—S1Ag、pre—S2Ag及HBV—DNA。结论HBeAg、HBV—DNA、pre—S1Ag、pre—S2Ag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pre—S1Ag和pre—S2Ag均较HBeAg敏感。pre—S1Ag与pre—S2Ag的栓出率差异无显著性,ELISA检测HBVM、pre—S2Ag及pre—S1Ag只是表型指标,只能提供HBV感染的间接证据。而HBV—DNA的检测是HBV感染与否的直接证据。HBVM、pre—S1Ag、pre—S2Ag、HBV—DNA的检测各自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应用pre—S1Ag、pre—S2Ag、HBV—DNA及HBVM进行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了解HBV复制、转归及监测疗效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炎病毒 乙型 前S1抗原 前S2抗原 HBV—DN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了解HBV逆转录酶区M204位点单独突变患者与逆转录酶区M204+A181T联合突变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对发生HBV逆转录酶区M204位点单独突变与逆转录酶区M204+A181T联合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HBVDNA和ALT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所有患者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史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逆转录酶区M204位点单独突变与逆转录酶区M204+A181T联合突变患者比,后者不会造成HBsAg和HBVDNA水平的下降(P值分别为0.3020和0.5917),也不会引起ALT(P=0.8001)的升高。此外,在核苷(酸)类药物应用方面,前者中单用拉米夫定的比例最高(41.38%),后者中由拉米夫定换用阿德福韦的比例最高(34.15%)。结论rtM204位点单独突变与rtM204+rtA181T突变患者引起突变的核苷(酸)类药物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但两组病毒学指标的水平无明显的差异。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P基因 变异
  • 简介:Abstract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i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which can cause chronic hepatitis, liver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other diseases. Antiviral therapy is the most critical measure to slow down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revent or delay cirrhosis, HCC, and other kinds of liver decompensation events. At present, the anti-hepatitis B virus drugs are mainly nucleoside (acid) analogues (NAs) and interferon. Each kind of antiviral drug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such as HCC).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course and prognosis of HBV infection, the mechanism of HBV-related HCC,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tiviral drugs on patients’ outcome, predictive biomarkers and model for HBV clinical outcome, predictors of sustained response and recurrence after withdrawal of antiviral therapy, consideration of expanding therapeutic indications and antiviral therapy, hoping to give a hand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BV.

  • 标签: HBV Interferon Nucleoside (acid) analogu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简介:HBV感染免疫状态不同,临床意义不同;HBV基因型不同,导致病毒致病性、变异、抗病毒等临床疗效及预后不同。HBV感染临床意义的不同,是宿主与病毒共同作用的结果。将HBV感染免疫状态与HBV基因型结合在一起研究,探索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免疫状态下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HBV感染免疫状态与基因型的关系,并希期望能针对宿主免疫状态、病毒特性,为每一位HBV感染患者制订最好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状态 基因型
  • 简介:生活总是公平无比……还记得上期那颗红色的小M&M豆斯所历的遭遇吗?它差点就被人充作果腹之用了,这次,一颗黄花的M&M豆终于为同胞报了一箭之仇。他变的巨大无比,人类的高楼大厦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个小火柴盒,他跺一跺脚,整座城市都颤抖了。

  • 标签: 广告设计 广告制作 动画制作 设计风格
  • 简介:目的观察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记物与HBVDNA水平间的关系.方法用时间分辩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HBV感染者的血清标记物,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含量.结果204例HBV感染者中,血清标记物出现三种组合,组合Ⅰ为HBsAg(+)、HBeAg(+)、抗-HBc(+)104例,血清HBVDNA阳性率为86.5%;组合Ⅱ为HBsAg(+)、抗-HBe(+)、抗-HBc(+)80例,血清HBVDNA阳性率为32.5%;组合Ⅲ为HBsAg(+)、抗-HBc(+)20例,血清HBVDNA含量均低于检测低限(<1×103拷贝/毫升).结论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更能反映病毒复制的程度,应努力开展此项检测.

  • 标签: 血清标记物 HBV感染 抗-HBC 血清HBV DNA含量 阳性率
  • 简介:一个适当小动物模型的缺乏仍然是一个主要障碍因为学习immunotolerance和immunopathogenesis由肝炎B病毒(HBV)导致了感染。在这研究,我们与recombinant在感染以后与持续HBVviremia报导一个老鼠模型带一个可复制的HBV染色体(AAV/HBV)的联系adeno的病毒(AAV)。类似于临床的HBV搬运人,感染AAV/HBV的老鼠为对HBV表面抗原(HBsAg)的抗体是sero否定的。有面对铝助手疫苗的常规HBV的免疫没能在这些老鼠对HBV得到有免疫力的回答。为了识别一支疫苗,那能潜在地围绕这忍耐,TLR9收缩筋CpG作为一个助手被加到HBsAg。有HBsAg/CpG的老鼠的种痘导致了viremia,而且强壮的抗体生产和T房间回答的不仅清理。而且,DNA复制和HBV的蛋白质表示显著地在AAV/HBV-infected鼠标的肝被减少。因此,AAV/HBV-infected老鼠可以作为一个柔韧的模型被使用调查HBVimmunotolerance并且为开发新奇免疫疗法根除的内在的机制HBV感染。

  • 标签: HBV表面抗原 小鼠模型 免疫耐受 免疫治疗 HBsAg 重组腺相关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方法采用ELISA检测302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血清标志物I(HBeAg、HBcAb、HBsAg)、II(HBeAb、HBcAb、HBsAg)、III(HBcAb、HBsAg)阳性模式组阳性率分别为98.77%、54.11%、70.67%,两两对比,P<0.05。结论联合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可提高检测HBV特异性、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血清标志物 HBV-DN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产妇血清及乳汁HBV-DNA的载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5例血清乙肝指标阳性的产妇,检测血清和乳汁中的HBV载量,根据产妇HBV血清标志物模式不同分为3组,分析各组血清与乳汁中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A组(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为分别为94.4%和72.2%;B组(HBsAg、HBeAb、HBcAb为阳性)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为分别为62.1%和34.5%,明显高于C组(HBsAg为阳性),P<O.01,且其病毒载量也显著高于C组。结论产妇血清中HBV-DNA水平的高低与乳汁中HBV-DNA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 乳汁 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HBV前基因组RNA(HBV pregenomic RNA,HBV pgRNA)、HBV外膜大蛋白(HBV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2例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HBV pgRNA、HBV-L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及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评估血清HBV pgRNA、HBV-LP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无纤维化组比较,轻中度、重度纤维化组患者血清HBV pgRNA水平均降低(P<0.05),HBV-LP、ALT、AST及LSM水平升高(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pgRNA水平呈降低趋势,HBV-LP、ALT、AST及LSM水平呈升高趋势。血清HBV-LP水平与ALT、AST、LSM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HBV pgRNA、HBV-LP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为0.828、0.833,相应灵敏度为82.0%、82.1%,特异度为75.0%、75.0%;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7,其灵敏度、特异度为78.4%、95.0%。结论发生肝纤维化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pgRNA水平降低,HBV-LP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可有效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及评估纤维化程度。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自1996年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游离的乙型肝炎病毒(HBV)RNA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阐明血清HBV RNA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该共识总结了血清HBV RNA存在形式、定量检测方法及目前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定量检测的靶标区域、检测结果和临床应用作出推荐意见,以期更好地将该指标用于临床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检测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