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脏器功能衰竭患者CRRT治疗的护理。方法对我院ICU自2011年~2012年30例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行CRRT时实施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7例患者好转,8例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结论行CRRT时严密病情观察,加强皮肤和深静脉导管的护理、保持CRRT体外循环通畅和必要的心理护理是CRRT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ICU CRRT 多脏器 功能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ICU重症脏器衰竭患者中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过去两年内我院接收治疗的62例ICU重症脏器衰竭患者的相关情况,以患者最终死亡或者顺利出院进行分组,其中26例患者死亡,作为小组1,另外36例患者存活,作为小组2,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各个阶段的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小组1患者的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平均值明显高于小组2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含量高低作为ICU重症脏器衰竭患者预后预测指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表现出较大的价值。

  • 标签: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ICU重症多脏器衰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 ICU 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ICU 2020年 6 月—2022年 6 月收治的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80 例,均实施 CRRT 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

  • 标签: ICU 多脏器功能衰竭 CRRT 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产科脏器功能衰竭是母婴死亡极高的危重病症,正确及时地抢救该病是关系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近两年成功地抢救了2例产科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报告如下:患者1,26岁,住院号211190,于1998年7月13日急症入院、查体:BP23/16KPa,子痫面容,眼睑及球结膜水肿,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膝腱反射亢强。

  • 标签: 多脏器功能衰竭 心肺听诊 产科 孕产妇死亡率 化验检查 术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监护室(ICU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21年7月~2021年12月,在本院ICU选取30例实施CRRT治疗的MOF患者为护理组,采取优质护理,自2021年1月~2021年6月选择30例实施CRRT治疗的MOF患者为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参照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高(P<0.05)。结论 对ICU实施CRRT治疗的MOF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显著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重症监护室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脏器功能衰竭患者CRRT治疗的护理。方法2013年1~12月在重症监护室对15例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行CRRT时实施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中枢衰竭而死亡。结论CRRT时加强皮肤和深静脉导管的护理,保持循环血路的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是CRRT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多脏器功能衰竭 CRRT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慢阻肺与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慢阻肺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选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慢阻肺受累器官及其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慢阻肺合并脏器功能衰竭多发生于61~70岁;肺功能衰竭发生率高达86.11%,明显高于其他器官衰竭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肺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16.67%也高于其他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功能衰竭器官数目越多,患者病死率越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受损脏器数目越多,受损程度越严重,病死率就越高。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特点,分析其与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运城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MODS组,40例)和未发生MODS患者(非MODS组,62例)入院1 d、3 d、7 d血清PCT水平,分析PCT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预后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对重症创伤患者发生MODS以及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入院1 d、3 d、7 d血清PCT水平分别为(8.25±2.35)μg/L、(7.26±2.49)μg/L、(3.62±1.75)μ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61、9.561、8.251,均P<0.05)。MOD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均随APACHE Ⅱ评分、ISS评分的增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08、9.173,均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组[(11.82±3.75)μg/L比(4.92±1.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9,P<0.05)。PCT预测重症创伤患者MODS曲线下面积达0.84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32/40)、82.50%(33/40),预测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达0.74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50%(31/40)、72.50%(29/40)。结论重症创伤合并MODS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ODS患者,且其水平与创伤、病情进展程度,预测MODS发生及其预后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衰竭 损伤严重度评分 ROC曲线 预后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对于护理服务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临床上通过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显示,对于危重产妇合并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情况较为特殊,一旦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的情况,将会增加患者的死亡几率。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重症病房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成熟,对于危重产妇合并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加强对其的监测和护理指导,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组研究通过抽对危重产妇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监测,观察并对比患者监测前后的病情改善率。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 标签: 危重产妇 多脏器功能衰竭 监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