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IgE抗体在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地位已得到公认,IgG抗体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IgG分为IgG1、IgG2、IgG3和IgG4四种亚类。IgG与过敏反应的关系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其亚类有关。为探讨IgG及其亚类在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分析与特异性IgE抗体的关系,以期为青霉索过敏反应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ST)检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8种抗原决定簇(BPO—PLL、BPA—PLL、PVO-PLL、PVA-PLL、APO—PLL、APA-PLL、AXO—PLL、AXA-PLL)特异性IgE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8种特异性IgGIgG3和IgG4抗体。结果:164例过敏病人中,IgGIgG3和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28.05%、13.39%、12.80%。其中,迟发过敏反应组的IgG3阳性率显著高于速发过敏反应组(P〈0.05)。皮试阴性组的IgG阳性率显著高于皮试阳性组(P〈0.01),并且皮试阴性用药后出现过敏症状组的IgG阳性率显著高于皮试阳性同时出现过敏症状组(P〈0.05)。IgG在主要抗原决定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次要抗原决定簇(P〈0.01)。

  • 标签: 青霉素过敏病人 IgG4抗体 IGG3 血清特异性IGE 特异性IGE抗体 青霉素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和IgG4/免疫球蛋白G(IgG)比率在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北京医院治疗的确诊为IgG4-RD患者3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37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的资料。使用IMMAGE 800和BNⅡ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IgGIgG4,并绘制IgG4、IgG4/IgG比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IgG4-RD组血清IgG4含量、IgG4/IgG比率分别为2.83(2.01,5.07)g/L、25(18,43)%,高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组的0.35(0.16,0.72)g/L、3(1,6)%及健康对照组的0.27(0.14,0.49)g/L、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795.50、82.50、1 744.50、205.50,均P < 0.001)。以IgG4 ≥ 1.35 g/L为标准,筛选出三组中IgG4 ≥ 1.35 g/L的病例,IgG4-RD组血清IgG4/IgG与非IgG4-RD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3.50,P < 0.001)。绘制IgG4、IgG4/IgG比率ROC曲线,IgG4为1.47 g/L时,敏感性91.7%,特异性83.5%,曲线下面积0.96;IgG4/IgG为12.5%时,敏感性91.4%,特异性85%,曲线下面积0.96。以IgG4 ≥ 1.47g/L、IgG4/IgG ≥ 12.5%为诊断标准时,敏感性94.3%,特异性85.9%,曲线下面积0.96,高于单独血清IgG4诊断IgG4- RD综合敏感性的87.2%、特异性的82.6%。结论由于非IgG4-RD疾病也可出现IgG4升高的现象,故以IgG4 ≥ 1.47 g/L为诊断标准时,其敏感性、特异性最高,同时联合检测IgG4/IgG比率可提高IgG4-RD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G4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敏感性与特异性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诊断,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gG4自身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IgG4-AID)是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包括膜性肾病、天疱疮和重症肌无力等。该病主要特征是患者存在IgG4亚类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目前发现了多种IgG4-AID相关自身抗原,其主要存在于肾脏、皮肤、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或血管系统等部位。相比IgG型自身抗体,IgG4型自身抗体对部分IgG4-AID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IgG4型自身抗体在IgG4-AI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TORCH—IgM、IgG检测,找出引起育龄妇女宫内感染的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在我市育龄妇女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规律,探讨导致先天性缺陷的高危因素,探索不同层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医疗保健机构可持续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内容、途径、方法、规范和支撑条件,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工作机制,从而建立起覆盖广、多层面、力度强、协作好的出生缺陷干预模式,研究出生缺陷干预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促进作用,为制定本市未来人口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有力证据。方法TORCH—IgM采用捕获法,IgG采用双抗夹心法。2003~2005年共检测4572例。结果TORCH-IgM阳性分别是:CMV78例、RV53例、TOX50例,阳性率分别是:1.71%、1.16%、1.09%。TORCH-IgG阳性分别是:CMV3045例、RV3168例、TOX2569例,阳性率分别是:66.60%、69.29%、56.19%。结论对孕妇的产前TORCH筛查诊断,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这对优生优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TORCH IGM IGG 检测 育龄妇女 优生优育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肺曲霉病发病隐蔽易被其基础疾病掩盖不易诊断,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高。指南建议将曲霉IgG抗体检测作为诊断慢性肺曲霉病的关键指标。但是目前大多数曲霉IgG抗体临床数据来自欧洲国家,中国人的曲霉特异性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仍有待确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收集血清,采用丹娜曲霉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28-A3c的方法,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本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结果最终纳入291名患者健康个体,中位年龄37岁(19岁~82岁),其中男141名,中位年龄38岁(19岁~82岁),女150名,中位年龄38岁(20岁~78岁)。男性和女性健康成年人血清曲霉IgG抗体水平分别为20.579(43.618) AU/mL 28.387(48.158) 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因此依据男女性别差异分别建立参考区间。最终,曲霉IgG抗体水平参考区间为男性<111.405 AU/mL,女性<181.888 AU/mL。结论根据不同性别初步建立了该实验室血清中曲霉IgG抗体的生物学参考区间,为临床的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了参考标准。

  • 标签: 生物参考区间 曲霉IgG抗体 慢性肺曲霉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左眼视力下降1周;1例主诉为右眼视力减退2个月、结膜水肿10余天;1例主诉为双眼红肿1年,纳差、乏力4个月患者分别就诊眼科。3例患者均为男性,眼部检查均为双眼受累,2例表现为双眼泪腺肿大伴有球结膜水肿,1例为双眼眼睑肿胀,3例均伴有眶外组织受累,均诊断为IgG4相关眼病。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好转,分别随访58、54、60个月,其中2例患者复发1次,1例患者复发3次。(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75-378)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 免疫球蛋白G 泪器 眼睑疾病 眶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丙型肝炎多因输血或反复使用血制品而引起,虽然临床表现轻微,但预后较差,因此加强对HCV检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诊断和献血员筛选主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IgG,本文以PCR检测HCVRNA结果为参照,探讨抗-HCV-IgM/IgG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 标签: 抗-HCV-IgM 联合检测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患者 抗一HCV 慢性丙型肝炎
  • 简介:输血工作现在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则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的最后一道非常重要的关卡。笔者在工作中检测出不规则IgG性质的抗自身抗体,干扰了正常配血,现报告如下。

  • 标签: IGG 自身抗体 疑难配血
  • 简介:抗—M是一种室温盐水凝集素,这种抗体大多是天然产生的。IgM型抗—M抗体屡有报道,而IgM十IgG型的报道较少。最近笔者在血型鉴定工作中发现1例具有IgM十IgG性质的抗—M抗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IgM十IgG型 抗—M抗体 血型鉴定 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2800例农村已婚计划怀孕妇女血清抗风疹病毒IgG(RvIgG)抗体检测,筛查风疹病毒易感人群,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抗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2478例,阳性率88.5%;RvIgG抗体阴性322例,阴性率11.5%。讨论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获终生免疫力。RvIgG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有免疫力;RvIgG阴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无免疫力,在孕期易感染风疹病毒。因此在孕前开展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对计划怀孕妇女风疹病毒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风疹病毒IgG抗体 ELISA 孕前 出生缺陷风险
  • 简介:ObjectivesTocomparetheefficiencyoffourcommercialELISAkitsindetectingtype-specificHSV-2IgGantibodies.MaterialsandMethods:Atotalof125subjects,including105withgenitalulcers,and20controlswithoutanyhistoryofSTDswererecruitedfromtheSTDclinicfordetectionoftype-specificHSV-2IgGantibodywithdifferentkits.FourkindsofcommerciallyavailableELISAkits,includingQuidaHSV2IgGELISA(AifulangBiochemCo.Ltd.,Hangzhou),TORCH-HSV2IgG(JingmeiBiotechCo.Ltd.,Shanghai),Captia^TMHSV2IgG(Trinitybiotech,USA)andHerpeSelectT^TM2ELISAlgG(Focustechnologies,USA)wereusedforevaluation.WesternBlotassaywasperformedasagoldstandard.Results:ComparedtoWesternBlotresults,th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ofthekits(QuidaHSV2,TORCHHSV2,Captia^TMHSV2andHerpeSelect^TM2)were13.1%and98.4%,7.5%and100%,100%and11.1%,87.7%and96.7%,respectively.Thepositivepredictivevalue(PV)andnegativePVofthefourkitswere88.9%and54.3%,100%and55.5%,55.6%and100%,96.2%and89.2%,respectively.TheareasundertheROCcurveofthreekits(QuidaHSV2,Captia^TMHSV2andHerpeSelect^TM2)were0.885(0.822-0.948),0.825(0.747-0.902),0.974(0.950--0.998),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performanceofHerpeSelect^TM2isthebestamongthefourkits.Theresultsalsoindicatethatthecommerciallyavailablekitsfordetectionoftype-specificHSV2antibodyshouldbere-evaluatedintermsoftheirvalidity.

  • 标签: HSV-2 IGG 抗体 ELISA 生殖器溃烂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镇康县儿童麻疹IgG抗体浓度水平及消长情况,巩固预防控制麻疹成效。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定量检测8月龄~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浓度,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镇康县8月龄~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4.99%,IgG抗体<250IU/L、250IU/L~、800IU/L~、≥3200IU/L浓度下的构成比分别为5.01%、23.61%、50.82%、21.00%。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IgG抗体800IU/L~浓度下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G抗体<250IU/L、250IU/L~、≥3200IU/L浓度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乡(镇)儿童<250IU/L、IgG抗体250IU/L~、800IU/L~、≥3200IU/L浓度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镇康县接种麻疹组份疫苗后抗体阳性率高(94.99%),保护率低(71.82%),抗体消失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证实的麻疹组份疫苗接种后,IgG抗体浓度高、产生抗体持续时间远远大于15年并保持较高浓度的结论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我县在工作中存在疫苗接种不及时,疫苗贮存、运输环节中可能存在温度失控,疫苗效价降低,产生抗体浓度不高,导致抗体消失较早,免疫接种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技能较差,接种人员接种质量不高,如接种剂量不足、针水外溢等有关。原发性免疫失败是我县麻疹IgG抗体水平低浓度(<800UI/l)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继发性免疫失败是由于麻疹在低发病率水平时人群通过空气自然感染麻疹病毒的机会减少导致人群抗体下降至消失,二三十年后继性免疫失败和原发性免疫失败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易感人群,原发性免疫失败和继发性免疫失败是我县消除麻疹和保持无麻疹状态到消灭麻疹的最大挑战;免疫失败及抗体浓度不高可能与疫苗贮存、运输环节温度失控、免疫接种质量有关。为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抗体浓度水平及消长情况,对县辖七乡(镇)8月龄~l5岁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定量检测分析,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防化侦检领域的压电晶体微天平(QCM,quartzcrystalmicroblance)免疫传感器,研究了蛋白A-IgG法固定抗体的免疫敏感膜制备工艺,讨论了蛋白A固定量、抗体量对频移的影响,使用固定有羊抗鼠IgG的压电免疫传感器,可在6.35~127μg/ml范围内测定鼠IgG,线性方程为:△F=2.0957C-1.0587,r^2=0.9917,精密度为5.13%。

  • 标签: 固定 抗体 蛋白 压电免疫传感器 影响 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对判定麻疹病例的价值。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3-2015年天津市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和麻疹排除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追溯保存的病例血清,开展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重新对麻疹排除病例进行归类。结果共收集到326例麻疹病例血标本,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67例,排除病例59例,≥20岁病例占92.33%(301/326)。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显示,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中麻疹IgG高亲和力抗体的比例分别为66.95%(158/236)和91.23%(5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01)。根据判定标准,15.25%(9/59)排除病例被重新判定为麻疹病例,其中8例是高亲和力抗体,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判定为继发性免疫失败病例;1例为低亲和力抗体,有典型的麻疹临床症状,无MCV免疫史。结论麻疹IgG抗体亲和力试验能够提供有参考意义的血清学证据,可以减少麻疹急性期血清学诊断中由于IgM抗体假阴性而造成的错误排除。

  • 标签: 麻疹 IgM抗体 IgG抗体 亲和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