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股骨疲劳骨折 CT、 MR影像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8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70例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 CT、 MR检查,对其影像特点展开分析探讨。结果 70例患者 CT扫查影像显示均存在花边样或层状的骨膜增生的现象;其中骨折线位于股骨后内侧 33例,密度呈现水平低;影像结果显现为存在成形的骨痂状 20例,在股骨的骨髓质中发生高密度的硬化 16例,其中局部有囊变的征象; CT影像显示可见清晰、明显骨折线 14例,其中骨折表现显著 13例。 70例患者经过 MR扫描影像呈现出骨折线的信号较低,具体的表现为不等片状的征象或不等线状的征象,同时亦或存在少量关节腔积液,在 T2WI中表现呈现强低信号的现象;影像显示清晰骨折线 28例,其存在清晰骨痂轮廓及层状或花边状骨膜增生,其中 T2WI的抑脂序列表现呈高信号特点;在 T1WI及 T2WI中抑脂序列分别呈现为低信号及高信号;经影像进一步显示,存在软组织及骨挫伤等现象 45例。结论 股骨疲劳性骨折可应用 CT、 MR实施诊断,通过强化对 MR和 CT的影响特点研究,可提升股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

  • 标签: CT 股骨 疲劳性骨折 M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MR增强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入的肝脏MR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共92例,收入年限均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之间。对其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心理状态以及穿刺方式的选择等各个方面进行护理。结果92例肝脏MR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共有90例患者将检查顺利完成,占总人数的97.83%,当中有2例患者屏气不完全,但对图像质量没有任何影响。结论若要顺利完成检查,并且收获良好的诊断效果,必须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 标签: 肝脏MR 扫描检查 有效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MR影像特征。方法?对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经MR检查及临床证实的3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累及颈段16例,累及上胸段10例,两者同时累及者为6例。病变范围多超过两个椎体(26/32)。结论?急性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帮助患者获得相对较好预后效果,MR对急性脊髓炎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脊髓炎 急性 MR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技术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1.5 T MR对30名健康志愿者(男性15例,女性15 例)分别采用3D mDixon与3D mDixon Compressed SENSE(CS,压缩感知)序列进行上腹部MR扫描,通过观察者对肝脏图像质量把控情况下,对成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相对3D mDixon序列,结合CS的3D mDixon序列能在保持较好信噪比的前提下,将扫描时间缩短约35.3%。 结论:压缩感知序列能显著缩短扫描时间,对于难以坚持屏气的患者的肝脏扫描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压缩感知 3D mDixon 肝脏 信噪比
  • 简介:摘要影像医学在医学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伴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CT、MR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临床治疗中的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作为医学工作人员,要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对技术进行良好的掌握,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本篇文章通过对影响医学中的CT、MR技术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影像医学 CT MR 发展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肿瘤MR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及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影像资料,其中听神经瘤32例,三叉神经瘤8例,脑膜瘤6例,室管膜瘤1例,动脉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结果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中,以脑外为主,占97.96,良性占93.87%,恶性占6.12%。其中以听神经瘤最多,占65.31%,其他依次是三叉神经瘤16.32%,脑膜瘤12.24%,该区肿瘤大部分MR影像学特征比较明显,如果能抓住主要征象,鉴别诊断相对比较简单。结论MR特征影像学征象对该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为了实现珠宝产品影像可在垂直与水平2个自由度方向的观察、满足HTML5页面、VR影像展示要求,利用iPhone自带摄像头实现对珠宝360°+180°进行半球影像扫描,对标本的多组照片进行球面映射排序处理,并对水晶标本进行影像半球扫描实验及HTML5半球视景页面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影像信息预期应用可通过HTML5、VR、AR等技术,便捷实现立体影像在多种移动设备平台展示与分享,改进珠宝产品拍摄、珠宝质检应用、珠宝课程教学中立体影像信息表达。

  • 标签: 珠宝 半球扫描 球面映射排序 HTML5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间收治的50例行颅脑MR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8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与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移动伪影、挣脱、过敏反应例数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并消除患者心理问题,提高MR检出质量与效果,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MR增强扫描 心理疏导 护理配合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磁波刀治疗术后,依据子宫磁共振增强图中非灌注区域体积,计算消融率,影像评估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行磁波刀治疗术后,即刻行子宫磁共振增强扫描,消融率达到大部分消融及完全消融的73例患者。结果:磁波刀治疗术后,被消融区域在子宫磁共振增强图中呈明显非灌注低信号区域,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结论:磁波刀治疗术后即刻行子宫增强扫描,测量非灌注区域体积,计算消融率,能影像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磁波刀治疗术后 子宫磁共振增强 消融率 影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隔间腔的透明隔腔(CSP)和韦尔加腔(CV)的MRI特点并对其进行影像学分型,以便在选择手术入路时作为辅助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1—4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常规5.0 mm层厚头颅MR扫描的患者200例,观察透明隔间腔的出现概率和形态学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型。针对临床最为常见的CSP类型,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难治性癫痫患者75例,行1.0~2.0 mm薄层MR扫描,经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分别在横断面、冠状面图像中测量CSP长、宽、高的最大径,计算平均值。结果200例头颅常规MR扫描,可以观察到CSP者189例(94.5%),提示存在显性CSP者占大多数。CSP通常显示在经室间孔层面及其上方1个层面,位于胼胝体膝部的后方和穹窿柱的前上方。将CSP进行MR影像学分型:闭合型(Ⅰ型)、间隙型(Ⅱ型)、扩张型(Ⅲ型)、囊肿(Ⅳ型)和畸形变异(Ⅴ型)5个类型,分别占比4.5%(9/200)、91.5%(183/200)、1.5%(3/200)、1.5%(3/200)和1.0%(2/200)。CV按影像学可分为:单独出现或者与CSP融合,各占比1.0%(2/200)和1.5%(3/200)。最常见的CSP间隙型(Ⅱ型)的三维形态学测量,MRI可见的长、宽、高,均值为2.3 mm、1.5 mm、3.6 mm。结论CSP在MRI呈现多种形态,体积大小差别不一。术前通过MRI判断CSP是否存在以及CSP分型,可以作为选择透明隔分离方式和手术路径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脑室 透明隔间腔 透明隔腔 韦尔加腔 磁共振成像 解剖
  • 作者: 石家源 许伟 袁静 白旭 康欢欢 崔梦秋 叶慧义 王海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853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CT/MR室,西安 71030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03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肾腺瘤临床特点及MR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MRI影像的肾脏后肾腺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MR影像学表现。2名影像医师共同对肿瘤病灶的MRI影像表现进行观察。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后肾腺瘤共有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26~66 (38.5±12.3)岁。所有病灶均为单发,大小为(3.7±1.7) cm。10例患者为查体发现,2例具有红细胞增多症,10例采取肾部分切除术,1例为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病灶T2WI上边界清晰,7例具有外生或部分外生特点,7例病灶内缘毗邻肾窦,T2WI上2例病灶存在完整假包膜征象,4例具有不完整假包膜征象,5例无假包膜征象,8例病灶显示囊变坏死样表现,2例出血,T2WI上9例表现为等低信号,8例信号不均匀,DWI上8例为边缘高信号,3例为均匀高信号,ADC图上9例为边缘低信号,2例为均匀低信号,预扫T1WI上9例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信号强度低于肾皮质,并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后肾腺瘤中青年女性好发,单侧单发,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可有红细胞增多症。后肾腺瘤MR影像学特点为病灶外生为主,内缘毗邻肾窦,T2WI等低信号,无假包膜或假包膜不完整,DWI环形扩散受限,囊变坏死可见,出血少见,无脂质脂肪,轻度进行性强化。上述MR影像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对后肾腺瘤的精确诊断。

  • 标签: 肾脏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后肾腺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侵犯副鼻窦的核磁共振(MR)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鼻咽癌并副鼻窦侵犯的40例患者MR表现。结果在扫描技术上,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5.0%、70.0%和97.5%(P<0.0001),而T1W1,T2W2在60%左右,增强扫描则高达100%(P<0.000);在T1W1图像上表现为软组织等或略低信号,在T2W1图像上表现为略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结论MR的矢状位及增强扫描有助于副鼻窦侵犯的诊断。

  • 标签: 鼻咽癌 副鼻窦 核磁共振
  • 简介:目的通过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对照,探讨常规头部CT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取代轴扫描模式的可行性。方法40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岁。分别接受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模式扫描,轴扫描参数:140kV、170mA用于颅底部;120kV、150mA用于颅脑部,每周2s。螺旋扫描参数:120kV,150mA,每周0.6s。扫描剂量直接取自设备剂量指示值(CTDI和DLP)。影像质量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双盲法,对头部CT的颅底、脑灰-白质层面及全部影像逐层进行CT值测量评估。结果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较轴扫描模式可有效去除颅底部伪影,并能减少扫描时间和扫描剂量(轴扫描模式与螺旋扫描模式对比,CTDI55.43mGy/37.80mGy;DLP662.10mGy.cm/498.28mGy.cm;扫描时间12.0s/7.2s)(P〈0.001)。结论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完全可与轴扫描模式相媲美,并可取代轴扫描模式。同时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还具有可减少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并可进行影像的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有利于提高微小病灶正确诊断率的优越性。

  • 标签: 螺旋扫描CT 轴扫描CT 头部CT影像 辐射剂量
  • 简介: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CT灌注扫描MR弥散成像是两种最常见的刻画肝细胞癌结构功能特征的成像方式.CT灌注扫描能够有效提供肝内肿块的血供特征,判定肝动脉和门脉系统供血的比例,反映肿块的良恶性.MR弥散成像通过对肿块内水分子弥散特征的刻画,反映肿块内细胞组织结构的紊乱程度,从而提示肿块的良恶性.通过对既往的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回顾发现,CT灌注扫描MR弥散成像对肝细胞癌的发现、定性及治疗响应的评估均有重要价值.这些多参数成像方法对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了更多信息.

  • 标签: 肝细胞癌 CT灌注成像 MR弥散成像 微结构 血供特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