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象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战略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提出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新需求,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提升气象信息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服务能力”战略思想,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目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涉及国家公其安全、经济宏观调控、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公共利益,

  • 标签: 气候资源 气象资源 立法 气象事业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将时间滑动相关方法STC(slidingtemporalcorrelation)用于研究混沌系统和海洋环流模式可信计算时间RCT(reliablecomputationtime),Lorenz混沌系统数值试验表明用STC求得可预报时间和可信计算时间,与使用传统误差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了其有效。对海洋环流模式LICOM和NEMO研究发现:1.当海洋模式以非耦合方式运行时,试验结果表明其海表温度SST可信计算时间较长,平均达到6个月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海洋模式运行过程中,采用恢复性边界条件使模拟结果不会太过偏离观测值。对于强迫场从1月开始试验,LICOM模式SST可信计算时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RCT低值区,其数值不超过2个月。而NEMO模式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全是RCT高值区,NEMO模式RCT低值区域出现在赤道外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强迫场从7月开始试验,RCT纬向平均分布与1月有相反形式。2.海洋模式以耦合方式运行时,由于去掉了恢复边界条件作用,海洋模式预报SST可信计算时间明显减小,年平均RCT为1个月左右。按季节平均得到RCT变化不大,在30~40天之间,RCT大值区春季位于南半球,而秋季位于北半球,可达2个月以上。耦合模式中所模拟500hPa高度场RCT与单独运行大气模式所得结果相差不大,仍在2周以内。3.无论是按季节平均还是按海区平均所得到RCT分布,都在30~60天左右,只有极少数区域在特定季节可以达到80天以上,这说明在海气耦合模式中,由于计算不确定造成可预报上限一般不超过2~3个月,这比使用资料分析得到可预报期限短很多,因此根据木桶原理,RCT可能是制约海气耦合模式SST预报能力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可信计算时间 木桶原理 混沌动力系统 海洋环流模式
  • 简介:不断变化气候可导致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些事件能否构成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脆弱和暴露度水平.虽然无法完全消除各种灾害风险,但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重点是减少脆弱和暴露度,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事件不利影响恢复力,从而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要求更加合理地分配对减灾、灾害管理等方面所付出努力.过去主流是强调灾害管理,但目前减灾成为关注焦点和挑战.这种主动积极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有助于避免未来风险和灾害,而不仅仅是减少已有的风险和灾害,同时这也是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更加紧密联系一个背景.灾害风险管理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从应对当前影响中汲取经验,而气候变化适应帮助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变化条件.

  • 标签: 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灾害风险 暴露度 脆弱性 恢复力
  • 简介:利用1981—2010年琼中县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和2008—2017年琼中县年鉴资料,统计分析了琼中县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及其与种桑养蚕关系,结果表明,该县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建议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并针对不利气象条件提出了服务措施和生产对策建议。

  • 标签: 种桑养蚕 气候适应性 琼中县
  • 简介: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中,高山蔬菜、山地瓜果发展,已成为振兴山区经济、农民致富一条路子。海岛具有特殊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开发“一优两高”海岛农业,是一项兴岛、利民发展海岛经济重要措施。海岛生产西瓜,经济效益远低于渔业,所以无人问津栽培,历来靠大陆供应。本试验就是在海岛资源调查基础上,探索海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海岛具有丰富气候资源。引种西瓜,关键是气候是否适应,水土条件是否利于种植?而气候因素中尤以早期台风灾害是栽培成败关键。西瓜试验旨在探索合理栽培季节,趋利避害,争取早播、早熟、早市。本文对西瓜种植适应进行分析。

  • 标签: 栽培季节 气候因素 气候资源 种植试验 农业资源 台风灾害
  • 简介:由于气候变化,现有气候分区内水工混凝土经历冻融温度正在发生改变,采用研制气候模拟系统,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抗冻设计等级水工混凝土在-30~-5℃冻融中心温度下进行了系统冻融试验。研究提出了变化条件下水工混凝土冻融温度一强度等级一抗冻设计等级一冻融循环次数归因分析图。基于试验结果,对我国现行水工混凝土抗冻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改变水工混凝土抗冻融中心温度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

  • 标签: 冻融变化 水工混凝土 耐久性 归因分析 节能减排
  • 简介:监测半干旱区作物旱情对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以模型模拟光谱对输入参数响应、模型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关系以及不同旱情下光谱模拟精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指征春小麦旱情可行。结果表明:春小麦冠光谱对于PROSAIL模型主要输入参数具有不同光谱响应区间,其中叶绿素含量Cab光谱响应区间为476~730nm,叶面积指数LAI主要响应区间为400~750nm、800~1000nm和1330~2500nm,等效水厚度EWT响应区间在1874~1891nm,干物质含量LMA主要响应区间在2331~2356nm。PROSAIL模型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有显著相关。模型模拟半干旱区春小麦冠光谱误差在1400nm前后差异显著,在1400nm之前模拟误差为11.5%,1400nm之后模拟误差为69%,总体误差约30%。模型对于等效水厚度和干物质含量解释不够充分是导致模拟误差主要原因之一。以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旱情值得商榷。

  • 标签: PROSAIL模型 春小麦 旱情 生理参数 适用性
  • 简介:利用1960—2009年辽宁5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暴雪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区域暴雪主要出现在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15日,2月为最多月。近50a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9、5a和3a周期变化;9a周期变化信号一直存在,但强度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增强,70—80年代最强;5a周期变化信号自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强度在70年代中期开始增强;3a变化信号一直存在,强度在70年代中期、80年代最强。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和暴雪总量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空间分布有3个中心,分别为:沈阳—抚顺—本溪一带、鞍山附近和丹东凤城地区。辽宁区域暴雪落区主要有4种分布,分别为中东部暴雪型、东部暴雪型、南部暴雪型和西部暴雪型。

  • 标签: 辽宁区域性暴雪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M-K突变检验 EOF分解
  • 简介:论述了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对人类新型发展观贡献,中国对"发展"新觉悟与国际发展观演进相会合,从战略层面提高了对应对气候变化认识,有力推动了巴黎气候大会成功。本文归纳了《巴黎协定》所确立新气候机制4个要点和会后国际气候谈判面临5个需要及时深化研究新问题。中国确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目标,对创新我国发展路径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论述了这些发展目标的科学。"十三五"是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提出了需要抓紧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强调低碳与改善大气质量有很强协同性,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两个大局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做好国内事是根本。

  • 标签: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低碳发展 新阶段
  • 简介: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最严重10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现代化电子设备和人员、财产密集场所大量增多和集聚,雷击事件和雷电灾害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多样方式发展,科学防雷已成为现代社会防灾减灾重要课题.防雷减灾事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浙江大局,需要政府主导依法管理,增强意识普及科技,协同配合科学防御,构建社会防雷减灾工作体系.本文立足浙江,放眼全国,就构建社会防雷减灾工作体系提出探讨和建议.

  • 标签: 构建 社会性 防雷减灾 工作体系 防雷减灾工作 社会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得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定位于气象信息指导服务、科普服务和新闻服务,从节目定位出发,提出了实现节目服务目标和方法,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电视天气预报 服务 研究
  • 简介:气象“一流装备”标准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动态、相对。从狭义上理解,主要体现在装备自身采用技术手段、总体功能、性能指标、自动化程度、运行可靠等方面;从广义上诠释,还应包括装备总体布局规模、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应用效益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总结论是:目前我国气象装备在性能、功能、规模、效率等方面的整体实力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总体上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结论是:气象卫星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天气雷达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高空气象探测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地面气象观测装备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大气成分观测网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WMO-GAW)重要组成部分;移动观测装备进展迅速;技术保障装备部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计算机接近国际一流水平;通信网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文中也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主要发展思路和任务及保障措施。

  • 标签: 气象装备 新一代天气雷达 性能指标 自主知识产权 高空气象探测 地面气象观测
  • 简介:利用RHtestV5和MASHV3.03软件包并结合完善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分别对重庆地区1951-2015年逐年、月、日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均一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检验出重庆地区相关台站气温序列非均一,并对其进行订正。二者所得结果均表明,迁站是引起气温序列不连续主要原因,测站周围环境变化、观测设备更换以及自动站业务化运行也会对气温序列连续产生一定影响,且两种方法对日平均气温订正量和订正方向基本一致,订正后气温气候趋势相似。由于两种方法所使用检验算法不同,导致检测到断点数目相差较大(MASH较RHtest多)。将RHtest方法所得结果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用同样方法对重庆地区气温序列均一检验和订正结果对比,显示二者订正效果基本相同。最后通过对订正前后气温序列进行气候趋势分析发现,订正后气温变化趋势均一较订正前有明显改善。

  • 标签: 气温序列 均一性 RHtest MASH 气候趋势
  • 简介:在短期天气预报中,以往都是把灾害天气和日常天气捆在一起,以固定发布时间和固定预报时段对公众发布预报.这种定时预报,对日常天气来说是理所当然,因为它是预报某日天气;而对灾害天气来说却不尽然,因为某种灾害天气致害程度在于它强度和持久程度.由于灾害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短期天气预报 性天 发布时间 暴雨预报 短时预报
  • 简介:暴雪是我市冬季和初春重要灾害天气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市近500年暴雪发生规律,并着重对1977~1989年出现17次区域暴雪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单点资料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了本市区域暴雪预报方法。经两年试用,具有较好效果。一、天气标准和资料来源日纯雪量≥5毫米或雪深增量≥5厘米为大雪日,日纯雪量≥10毫米或雪深增量≥10厘米为暴雪日;全市有≥3站大雪,其中≥1站暴雪,称区域暴雪日。

  • 标签: 雪日 灾害性天气 冷期 全球平均气温 全球气温 雪深
  • 简介:在大量规划和多项专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流气象技术内涵,分析了我国气象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了现阶段发展思路及阶段重点任务和目标,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建议。

  • 标签: 气象技术 现代化 气象事业 发展
  • 简介:利用WRF数值预报模式及间歇同化方法预报结果,分析了2015年8月3日冷锋影响下西安出现一次对流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具有明显中尺度特征;高层槽线与低层切变线位置近乎重合,锋面陡峭;有β尺度对流系统沿地面锋前发展东移;中尺度对流系统与暴雨雨团对应良好。锋面附近正涡度区、辐合区及上升运动区强度强、范围狭窄,空间结构近于垂直,为局地对流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动力条件。午后持续高温使锋前对流不稳定能量增强,当冷锋移近和低层急流加强时,在有利秦岭地形影响下触发了锋前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对流暴雨强烈发展。

  • 标签: 冷锋 WRF模式 暴雨
  • 简介:根据枇杷生长对气象条件要求,利用塘栖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塘栖枇杷生长期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趋利避害、科学发展枇杷生产建议,并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有针对气象服务。

  • 标签: 枇杷 气候适宜性分析 气象服务
  • 简介:陕西省降水量年变化呈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这些类型反映了陕西省年内主要雨带移动和位置。陕西省年降水量、雨季(5~9月)降水量基本上遵从正态分布。

  • 标签: 降水量 降水类型 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