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商业化发展,不仅能发掘作品自身内在价值与潜力,也能促进民间文艺的保护与传承.但现阶段由于法律规制的不足,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商业化发展面临困境.这需要我们确立民间文艺作品保护的法律原则;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从公法与私法不同角度对民间文艺作品商业开发行为予以规制;构建个人、集体、国家的“三元论”作者观界定民间文艺作品的权利主体,从而寻求各方利益平衡.

  • 标签: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商业化 公法 私法 规制 三元论作者观
  • 简介:取得时效是一项发端于罗马法、并且在目前已为所有的西方国家与一些东欧国家的民法所普遍承袭的法律制度。然而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立法机关对于在民法中确立这一制度,却一向持否定态度。在总结我国三十余年民事立法经验基础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取得时效,便是这一态度的直接体现。近年来,我国法学界不断有人提出关于应当在我国民法中也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主张,反映这一主张的论文时常见诸有关刊物,浩明同志的《关于建立民法取得时效制度的再思考》(载《法治论丛》

  • 标签: 取得时效 民事立法 占有人 史浩 善意占有 返还财产
  • 简介:最近,公安部网站发布的一个消息引起国人广泛关注。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湖南长沙、上海和河南郑州等地公安机关对葛兰素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laxoSmithKline(China)InvestmentCo.Ltd.,GSK]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葛兰素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相关旅行社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 标签: 葛兰素史克 经济犯罪 商业腐败 公司 有限 中国
  • 简介:现代中国实现法治的路径研究很大程度是研究乡村社会的法治实现路径。论文从乡村社会的一个案例说起,通过这一案例展现了乡村法官在具体的裁判执行过程中,如何协调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引介了国家正义与乡土正义的概念,详述了法官解决乡村纠纷的过程和实现法治的可能路径。

  • 标签: 法治 国家正义 乡土正义 法治路径
  • 简介:《民法总则》第8条把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民法通则》所没有规定规范的。公序良俗原则是当代法治精神的体现,最主要表现在:第一,为了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控制,不可能全部由强行法去完成,规定公序良俗就是为了强调: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社会所普遍认同的道德,

  • 标签: 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 法治精神 当代 杨立新 《民法通则》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藉尸抗争的事例在中国社会中时有发生,并且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种“事件的类型学”。它们不仅有着利用尸体作为抗争武器的共同行为特征,而且还经常都呈现出法外收场的类似事件结局。藉尸抗争的行为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抗争手段,主要是因为通过多种中间机制/观念而相互缠绕形成的复合性“危险”,实际赋予了藉尸抗争行为以某种制定法之外的“正当性”。对于法治框架而言,此类行为的不时发生,意味着其被潜在侵蚀乃至正面冲击的危险。若要消弭这种危险性,必须切实阻断藉尸抗争行为之“正当性”和“有效性”的循环生产机制。究其实质而言,对藉尸抗争行为的处理,也是对当代中国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加强国家权力的一种考验。

  • 标签: 尸体 抗争 群体性事件 法治 正当性
  • 简介:一、行走着的歌:文学对刑法思想发展脉络的完美诠释对特定时期成文法典的考察,是每一个法学研究者开启该时期法学思想宝库的最可信赖的钥匙。然而,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Hammurabi)到古希伯来的摩西(Moses),从古希腊的德拉古(Draco)到古罗马的'十人委员会'(Decemvirate)[1],当镌刻着西方早期文明密码的立柱、海岩、石板、青铜随着伫立于文明源头的立法者身影逐渐消

  • 标签: 亲密敌人 伴侣文学 刑法学研究
  • 简介:喜欢阅读侦探小说的朋友们大概都知道福尔摩斯吧,可当我读罢《科学神探》一书,竟发现当今我国许多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警探和法医们,真的要比那位英国绅士神奇和高明许多——他们不仅都有一颗执着追求法律公正的心,更拥有当代警探和法医们所必需具备的聪慧睿智的头脑及断情鉴物的高科技手段

  • 标签: 纪实文学集 《科学神探》 公安科普 推理工作 侦察工作
  • 简介:"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民初的"实质民法",构成了近代中国民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近代民法史研究的既有成果主要从局部和静态层面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研究,且长期存在两种误解:一是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在中国近代民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并未充分认识;二是对其由来、名称、内容和性质等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均认识混乱。对该论题的研究应力求宏观定位与微观考察、立法和裁判相结合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全面专门研究,以期达到探寻真相并重新定位、展现发展路径和客观评估价值这三个层次的研究目标,从而对近代民法史研究进行廓清、丰富和提升。

  • 标签: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近代民法史 研究趋向
  • 简介:在政治与法律理论的领域中,创造性地转化自身文化传统内的思想资源有助于学者更好地把握和解决当代问题。这种创造性转化固然面对多种挑战,但仍可找到妥当的方法来开展。以儒家政治与法律思想为例,首先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概念厘清,区分儒家政治意识形态、民间儒家伦理观念与古典儒家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以批判分析的方法来展开哲学解读。这种解读的有效性与正当性要求解读者遵循"善意原则",对古典文本整体进行同情的创造性解释。在合适的情形下还应当运用"概念—构想"、"去语境化的功能比较"和"整体论解释"三种方法来沟通古代经典与当代理论,以此来衔接古典思想资源与当代理论关切。

  • 标签: 创造性转化 儒家法律思想 善意原则 整体论解释
  • 简介:我国当代的性犯罪立法中还残留着许多男权主义的印记,具体表现为:受男主女从的文化影响,把强奸罪的实行主体限定为男子,受害入限定为女子;受生殖文化的影响。将强奸中性交的概念定义为男女生殖器的媾合;由于将强奸视为对男人权利的侵犯。因而对其引起的纠纷由国家垄断处理权。现行立法与社会现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立足中国现实,借鉴西方经验。改革我国现行的性犯罪立法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强奸罪 男权主义 性犯罪
  • 简介:《大清律例》盗律各门中的例文涉及颇多特别人群与特别地域,对特别人群的盗行为及在特别地域发生的盗行为制定特别的处理规范,并在实践中加以施行。这些规范呈现出处罚加重、规则复杂、轻重失衡三个特点。我国当代亦存在类似的立法模式(广义而言包括法律、司法解释、刑事政策等),尽管古今立法并不同源,且具体规则相差甚远,但由于立法意旨之相通一因人、因地制宜,遂亦呈现出类似的规则复杂、轻重失衡的特点(但并未加重处罚)。这类立法模式一定程度冲击了国家法制的统一与协调,故应对其采更加克制、谨慎的态度。

  • 标签: 大清律例 盗律 特别人群 特别地域
  • 简介:一日,聊公读西哲孟德斯鸠之《论法的精神》,至第三十一章,有云:"我们应当用法律去阐明历史,用历史去阐明法律。"乃抚掌大笑曰:此言得之!孟氏得之,毕竟是西洋的东西。聊公决心用自己一支如椽大笔,挑拣历史上几个或真或假的公案,来聊上一聊。故曰"聊公案"。聊公的案子,都是些平淡无奇、情节简单的小案子,断

  • 标签: 中国法律史 神判法 《论法的精神》 如椽大笔 不知道 象刑
  • 简介:一神判法:天要你死你不得不死(6)刑起于兵,法起于律刑是什么?砍头,断手断脚,拿鞭子抽,脸上刺字,千刀万剐?都算,不过境界小了点儿。春秋时候,大约比孔子早上一百年的样子,鲁国有位大夫臧文仲。当时晋文公派医生拿鸩酒去毒死战俘卫成公(结果是没毒死,可能医生做了手脚)。臧文仲就对此表示了不满。他的理由是鸩杀是私刑,习惯法和成文法上都没有规定。刑罚一共只有五种:"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音则,刺面的意思),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 标签: 中国法律史 神判法 刺面 钻笮 臧文仲 不知道
  • 简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贯穿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过程。我们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不断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使之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改革
  • 简介: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历史研究部分,比如,文学文学,哲学有哲学,美学有美学,等等。有些学科的成熟和繁荣,还依赖于其历史研究部分的发达,如中国哲学那样。但是,或许是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有所区别的缘故吧,我国法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未有比较系统的法学史研究(有法制和法律思想史研究,但它们与法学史研究并不相同),这大概也是之所以会产生"法学幼稚"说法的原因之一。然而,从80年代末起,上述局面已有所改变,我国法学界开始推出一批研究法学

  • 标签: 法学史 日本法 中国法学 历史研究 作品 战后日本
  • 简介:四、冤错案件防范机制的加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诉讼阶段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的全过程,而侦查行为往往会影响整个刑事诉讼过程的基本走向。尤其是在我国侦查中心主义的刑事司法模式之下,公诉活动和审判活动往往受制于侦查机关的证据搜集情况和事实查证情况。在这种现状面前,冤错案件的防范,

  • 标签: 案件防范机制 当代中国 防治 侦查行为 刑事司法模式 刑事诉讼
  • 简介:<正>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年)[1],是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作品不多,且多数在去世后发表,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卡夫卡所创造的寓言式表现主义文学,文笔明净、语言简朴、作品背后的寓意永无定论,创作风格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思路。

  • 标签: 卡夫卡 表现主义文学 异己力量 瑟夫 后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现代派文学
  • 简介:中国古代传统的羁縻政策是中央政府通过法律治理西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法律制度.唐、清两代治疆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羁縻政策并有所损益变化.唐代和清代是羁縻政策发展演变的典型时期.从法律史学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勾勒出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还原两代封建王朝中央政府治理西北边疆的政策、方略.

  • 标签: 法律史 羁縻政策 西北边疆治理 唐代 清代
  • 简介:现代法律实证主义理论接受了现代自然法的合理因素,这一点最明显地体现在现代法律实证主义者用不同的方式接受了"恶法非法"的理论。英国著名现代法律理论学者麦考密克综合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理论提出了"恶法有限"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自然法观念的接受从法律实证主义这一方面体现了当代自然法和实证法的融合的趋势。

  • 标签: 恶法有限 实证主义 自然法 麦考密克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