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围绕教育部《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依据滁州学院2016版新修订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探讨了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英语专业综合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提出新形势下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国家标准 产教融合 英语专业 综合改革
  • 简介: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素岗融合、点面循环、阶梯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既可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全面认知"素岗融合、点面循环、阶梯式"教学模式的深刻内涵,并探究"素岗融合、点面循环、阶梯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丰富和完善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从而达到利于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更利于职业人才的培育。

  • 标签: 财务管理专业 素岗融合 点面循环 阶梯式 教学模式
  • 简介:针对当前高水平创新成果越来越集中于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趋势,在研究生近代光学实验课程中探索了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结合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背景,通过教学目标设定、实验内容组织、实施方案设计等环节,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学术需求,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创新实践能力 实验课程 交叉性 教学设计
  • 简介:本科生导师制源于西方。在中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们应当从深厚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传统书院教育注重品格养成,师生关系密切。重视因材施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精神引领的结合,可以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提供借鉴与启示。岳麓书院作为千年学府,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教育资源丰富,在接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岳麓书院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涵盖学业导师制、生活导师制、班级导师制、学术兴趣导师制几个方面,既立足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又充分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颇具特色。八年来,岳麓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显著成果,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如何提高师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如何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运行机制、如何构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 标签: 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书院教育 本科生导师制 岳麓书院 学业导师制 生活导师制
  • 简介:魏晋十六国时期,位于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诸河流域水草丰美,又因其地当丝路孔道,成为汉、匈奴、鲜卑、氐、羌、粟特等从事农、牧、商业的各族民众生活的基本场所。他们在绿洲之上择善处而居,或城或坞,或穹庐草屋,甚或洞窟。但城、坞、穹庐的居住者已不再单一,仅凭居住形式的不同已很难区分居住者的身份,如城内居有胡汉各族官员,高大的穹庐内也可能居住各族酋豪或政府属佐,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民众生存空间中出现的新气象。

  • 标签: 魏晋十六国 河西 民众 生存空间 民族融合
  • 简介:大学的本质要求在于立德树人,基于此建设的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具有善性相通、有序衔接、正向联动的融合基础。新形势下高校应该贯彻立德树人,提升高校党团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为先,注重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以文化人,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联动,利用新媒体优势实现两者融合的长效化,探索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机制。

  • 标签: 立德树人 大学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机制
  • 简介:山东电力高专科学校与企业合并重组院校合一,产学研—体化办学,实现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利用独具特色双师型队伍进行教学、采用“一级管理”的机制进行管理,五年来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年有两个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4.8%,在历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均取得了良好成绩:1998年获三等奖1项.1999年获二等奖2项.2000年获二等奖2项,2002年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03年获二等奖2项;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1998年省级二等奖1项,1999,2000,2003年均获全国二等奖1项,形成了企业办学的新特色,在教育改革合并重组的今天,山东电专特色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 标签: 双师队伍 校企融合 专科学校 管理机制 校园环境
  • 简介:青岛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拥有57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标签: 多科性大学 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就业 创新创业 青岛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简介:华侨华人研究是一门以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学问。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掀开了我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序幕。二三十年代,热衷南洋问题研究的学者又发表了一些有关华侨华人的著作。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侨华人研究只是一门不成规模的边缘学科。20世纪80年代至今,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使华侨华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华侨华人研究也应运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的一门“显学”。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华侨华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收集甄别资料信息、厘清脉络、架构历史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点和主流,特别是分区域(国别)、分阶段、分门类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研究的正是菲律宾二战以后华侨华人社会的历史。

  • 标签: 社会发展史 菲华商联总会 冲突与融合 战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华侨华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