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种不能治疗的眼睛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失明。对潜在性青光眼进行早期的眼压检测,对其诊断、预防和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光眼病人应用眼压仪实时、持续地测量眼压,将眼压信息反馈至眼科医生,以评估其眼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目前,所有的便携式眼压计都是一次测量,它的工作流程繁琐、专业,而且不具备自动传输眼压的功能。

  • 标签: 眼压计 眼压 监测 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分泌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开展自我血糖监测,探究其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为时间段,从我院病例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94例,将其全部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其中47例作为A组(观察组),另外47例作为B组(对照组)。对B组患者实行普通护理模式,对A组患者则加以实行自我血糖监测干预,后就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情况、患者的生活情况等作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依从情况来看,A组中绝大部分患者均能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其依从率高达97.8%;从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来看,A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均高于B组,其生活水平更加良好,两组间形成显著对比(P<0.05)。结论:对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实行自我血糖监测不仅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自我血糖监测 内分泌护理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联合凝血四项监测在临产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产检的68例产妇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女性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D-二聚体、凝血四项指标。结果:研究组D-二聚体、Fbg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且PT水平更低(P<0.05),两组T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D-二聚体、Fbg水平最低,PT、aPTT水平最高,其次为妊娠中期、妊娠晚期、临产期(P<0.05);不同妊娠时期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联合凝血四项监测有助于评估产妇凝血情况是否异常,及时进行血栓与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临产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种检测方法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区病情监测中的检测结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某传播控制区≥6周岁的常住居民作为检测对象,共514人。选择的检测方法分别为ELISA法、DDIA法、集卵孵化法、Kato-Katz法,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对514例监测对象的血液和粪便进行检测,发现四种不同方法的阳性率分别是3.31%(17/514),3.50%(18/514),0.39%(2/514),0.39%(2/514),这意味着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与个体的抗体水平有一定关系。结论: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区,先使用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过筛,之后对其中的阳性者再使用病原学检测确定体内是否存在活虫,有更准确的检测效果,对于疾病防治意义更加突出。

  • 标签: 血吸虫病 检测方法 传播控制区 病情检测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实施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收治的64例危重患者开展调查,随机均分为2组,包括常规液体管理的对照组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下进行液体管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两组HR、CO、SV、CI、TFC、TPR指标在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O、SV、CI较高,HR、TFC、TP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下所进行的液体管理工作更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危重症治愈率提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危重患者 液体管理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门县各乡镇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监测结果。方法:于2022年在玉溪市易门县各乡镇采集5岁以下儿童血清标本,开展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监测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统计疫苗接种情况。结果:227例儿童中HBsAg阳性率0.00%,HBsAb阳性率87.67%,HBcAb阳性率4.95%。全程接种过三针乙肝疫苗的共222例,全程接种率为97.80%。出生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204人,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9.87%。结论:易门县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良好,但3岁以上儿童抗体水平下降较快,为强化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仍需做好儿童疫苗查漏补种和检测,对根据抗体情况进行强化免疫,降低乙肝发病率。

  • 标签: 儿童 乙型肝炎 血清学标志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MP妊高征监测系统检测用于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每组各100例孕妇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不采用MP妊高症监测系统检测,观察组采用MP妊高症监测系统监测,分别在妊娠后20W开始监测、每四周一次,如果发现阳性,则采用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妊高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妊高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使用MP妊高症监测系统检测,能尽早发现孕妇是否出现妊高症的症状,为早期治疗奠定了基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值得运用推广。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MP妊高症监测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VTE 监测和早期预防及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 112 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VTE 监测和早期预防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 VTE 监测和早期预防及干预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 标签: VTE 监测 预防干预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预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录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空腹血糖监测,观察组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对两组患者分析检测结果并对比阳性率和检测准确率。结果:两组均能检测出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接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监测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患者检测准确率,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能及时发现病情并治疗,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M)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对于患儿QOL(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本院NICU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危重患儿为探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IBPM治疗,以抽签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纳入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研究组,比较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QOL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QOL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NICU危重患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还可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NICU 危重患儿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QOL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