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乳腺癌的认识已经从传统的局部疾病向全身性疾病转变,治疗的手段也从单纯的手术治疗向综合治疗进步。其中,有一项尤其重要——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在除外转移情况下,在局部治疗前(手术或放疗)进行的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肿瘤化疗病人对自身所患疾病和对化疗所致的毒性反应产生恐惧,以及文化休克和角色改变、引起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而导致心理失衡,通过心理护理使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正确认识疾病和化疗,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肿瘤 化疗病人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不同的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及化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作出分析比较。方法抽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患有宫颈癌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两组均以静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作为其化疗途径。甲组予以紫杉醇+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乙组则予以异环磷酰胺+博莱霉素+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结果比较组间总有效率,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各手术指标,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治疗宫颈癌时,异环磷酰胺+博莱霉素+顺铂化疗方案的疗效稍差于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但前者的毒副反应较小。

  • 标签: 宫颈癌 异环磷酰胺 博莱霉素 顺铂 紫杉醇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5例肺癌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栓塞化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1.4%,明显高于灌注化疗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 栓塞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腹盆腔恶性肿瘤合并腹膜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静脉化疗,实验组38例行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腹水控制、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50%,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26.3%(P<0.05);实验组腹水控制率(68.6%)高于对照组(44.1%)(P<0.05);实验组平均生存期(18±4.7月)明显优于对照组(14±1.8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骨髓抑制(Ⅲ~IV度)发生率10.5%,严重胃肠道反应(Ⅲ~IV度)发生率21.0%,而对照组分别为7.8%和23.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腹膜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 标签: 腹盆腔恶性肿瘤 腹膜转移 热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具体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180例,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皮下组织坏死、红肿疼痛以及局部溃烂等症状逐渐的得到改善。结论合理有效的对穿刺部位进行选择,合理的对输液顺序进行安排,有效的使输液时间得以缩短以及有效的使静脉穿刺技术得到提升等都可以降低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概率。

  • 标签: 化疗药物 外渗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管的应用及其护理措施,以期提高对运用PICC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121例留置PICC患者,其中男49例,女62例,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53.7岁。结果PICC的运用及其留置时间为抢救患者运用28例(23.1%),平均留置时间23.4天;治疗烧伤患者运用10例(8.3%),平均留置时间35.9天;肿瘤患者运用54例(44.6%),平均留置时间41.5天;需反复输血的患者运用13例(10.7%),平均留置时间6.4天;需胸腔引流的患者16例(13.2%),平均留置时间13.2天。结论随着PICC管被广泛用于各种病人的治疗中,其效果良好、维护简单,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方便出入各种药物;同时对PICC置管患者的正确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 标签: PICC 临床运用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反复发作的PICC穿刺点感染,轻者可导致患者长期局部疼痛不适,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最终导致拔管,故避免该类患者穿刺点感染的护理一直是导管维护者的工作重点。血液病患者穿刺点的反复感染与患者或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或长时期化疗、或长期带管生存导致免疫力低下,接触外界的PICC管壁更容易有细菌定植有关,对这类患者护理的难度也明显增大。

  • 标签: PICC穿刺感染 护理洗必泰抗菌透明敷料 临床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和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PICC置管患者80例,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结果所有80例PICC置管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静脉炎,发生机率为3.75%,其中包括2例Ⅰ级静脉炎(2.50%),1例Ⅱ级静脉炎(1.25%),总体发生几率较低。结论在PICC置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延长PICC置管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率,降低患者痛苦,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更大帮助。

  • 标签: PICC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术(PICC)堵管的集束化护理。方法60例PICC置管极低出生体重儿,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比较集束化护理策略前后PICC堵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前PICC堵管率为10%,集束化护理后未发生PICC堵管。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减少PICC堵管的发生。

  • 标签: 堵管 PICC 极低出生体重儿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置PICC管后发生各类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保证护理工作及病人安全。方法回顾2010年10月开展PICC置管技术后,37例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保证护理安全及患者安全。结果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及患者的配合,均保证了患者及护理的安全。

  • 标签: 癌症患者 PICC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了2012年—2016年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护理进展。对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穿刺静脉和部位的选择、导管的选择和固定、药物干预和护理干预等多项中西医研究的成果,为更好地应用PICC提供参考。

  • 标签: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专科培训模式,培养具有我院PICC维护资质护士,减少PICC患者并发症出现,延长患者带管期限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PICC专科化快速发展。方法由取得资质的PICC专科组老师组成带教团队,对54名学员分三批培训,采取理论培训、示教室模拟培训、病房现场培训三阶段综合培训模式。结果经过培训,54名成员均完成培训,通过考核取得了我院PICC维护资质。不同层次学员对于PICC专科培训效果表现出差异性(p<0.05)。结论充分利用院内专科小组资源,以颁发院内认可的专科资质为契机,能够加大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快速培养专科护理人才,适应医院护理专科化发展的需求,促进护理专科水平快速发展。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 培训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多年临床PICC置管经验以及大量资料表明,PICC应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包括置管前评估的不全面,置管人员资质缺乏,置管流程不规范,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以及质量控制不完善。提出置管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置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建立完整的维护档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加强置管期间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留置PICC的依从性。

  • 标签: PICC 安全隐患 资质 规范管理 专业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PICC导管在血液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当中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中抽选出81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学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15d后的营养指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状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2)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患者营养维持当中采用PICC置管,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指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轻患者治疗压力,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推广。

  • 标签: PICC导管 血液肿瘤患者 营养支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02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结果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置管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使置管护理意外的发生降低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

  • 标签: PICC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仁济医院西院普外科接受PICC置管的5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接触性皮炎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ICC置管相关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14.6%(76/522),其中轻度7.3%(38/522),中度5.2%(27/522),重度2.1%(11/522)。接触性皮炎发生时间≤7天,占1.7%(9/522);8-14天,占1.5%(8/522);15-28天,占5.9%(31/522);28天以上为5.4%(28/522)。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睡眠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PICC置管相关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14.6%,其中轻度接触性皮炎居多,发生时间以置管后15-28天发生居多,体重及睡眠是接触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PICC 接触性皮炎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