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一清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94个靶点为一清胶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的共同基因靶点。结论:一清胶囊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有着多靶点调控、多方面作用的特点。

  • 标签: 一清胶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DPMAS对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水平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30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肝P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PMA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的肝功能情况。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P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 DPMAS 肝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刺五加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Pubche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络平台进行刺五加作用靶点预测;通过 GeneCards、OMIM、DiGseE 数据库获取治疗结直肠癌靶点蛋白,借助 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刺五加-主要活性成分-结直肠癌靶点”网络图,并通过Degree值排名前10筛选核心成分;使用 STRING 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 DAVID 数据库对刺五加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靶点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 AutoDock vina 软件对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结果 刺五加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硬脂酸、山奈酚等;预测得到“刺五加-结直肠癌”AKT1、GAPDH、ALB、TNF、CTNNB1,5个关键靶点;基因富集分析得到GO功能条目1329个 (P<0.05),包括细胞成分184个、生物学过程695个、分子功能450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信号通路195条(P<0.05);分子对接验证说明靶点与其成分的结合能较强。 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刺五加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调控和治疗结直肠癌,为研究中药刺五加治疗癌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刺五加 结直肠癌 靶点预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超微结构、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对骨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58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取50只建立去卵巢模型,建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余8只记为假手术组。雌激素组予以0.09mg/kg戊酸雌二醇片+1ml/100g体质量蒸馏水的混悬液灌胃,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2.45、4.9、9.8g/kg+1ml/100g体质量蒸馏水的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予以1ml/100g体质量蒸馏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4周。透射电镜观察股骨超微结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离体股骨骨密度;结果  大鼠建模成功率为100.00%;假手术组骨细胞超微结构无异常,模型组有显著改变,雌激素组和六味地黄丸3剂量组均改善,且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接近;各组血清骨代谢、股骨骨密度、股骨SIRT1、RUNX2、OPG、RNAKL、RNAK mRNA与蛋白表达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BALP、PICP水平,股骨骨密度,SIRT1、RUNX2、OPG mRNA与蛋白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3剂量组均低于假手术组且均高于模型组(P<0.05),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均低于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均高于雌激素组、六味地黄丸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超微结构和骨代谢,增加骨密度,推测与调控SIRT1通路,上调SIRT1、RUNX2、OPG表达,抑制RNAKL、RNAK表达有关。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骨质疏松症 超微结构 骨代谢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破骨细胞抑制因子 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 简介:摘要:颈型颈椎病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颈椎病可引起血液循环受限,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基础手法按摩通过改善颈部循环和减少肌肉紧张,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和降低血压。手指点穴则利用特定穴位的刺激,调节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对改善颈椎病和控制高血压具有作用。综合治疗方案建议评估病情后,采用基础手法按摩和手指点穴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达到协同效果。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高血压 基础手法按摩 手指点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严重损伤患者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修复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3年8月期间经急诊入院下肢严重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经随机分组后,以行常规外科技术+外固定支架治疗者为对照组(30例),以行显微外科技术+外固定支架治疗者为研究组(30例)。统计分析:临床外科手术次数、术后血运重建时间、住院时间;下肢功能MESS、John-Wruhs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3月时下肢ME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John-Wruh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修复下肢严重损伤效果确切,可在短时间内实现患肢血运重建,优化术后康复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外固定支架 下肢严重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姜黄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是否和铁死亡有关。方法 选取36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6-8周龄,18-22g),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到6个组,每天同一时间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记录体重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 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 评分。7天后对小鼠禁食禁水12小时,随即处死小鼠,分离结肠,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并测量其长度,收集结肠组织、血清,并进行黏膜损伤评分。通过病理学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结肠组织的HE染色和病理学评分。荧光定量PCR得出肠道菌群标准曲线,通过生化试剂盒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Fe、MDA,GSH、SOD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e、MDA含量增高,GSH、SOD含量增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姜黄素组Fe、MDA含量减少,GSH、SOD含量增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组治疗效果好,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低剂量组。结论:姜黄素能改善肠道菌群,通过降低Fe、MDA水平,提高GSH含量和SOD活性。

  • 标签: 姜黄素 溃疡性结肠炎 铁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旨在深入探讨清热类中药在治疗缺血性脑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 方法:本研究利用BAT-MAN数据库获取清热类中药的关键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药物作用靶点。同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缺血性脑病相关的疾病靶点。研究中将这些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叉比对,并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从而识别出关键的核心靶点,并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本研究首先通过BAT-MAN数据库检索清热类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物靶点。同时,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病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并应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并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结论:本研究表明,清热类中药通过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机制,可能在治疗缺血性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清热类中药在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清热类中药 缺血性脑病 分子对接 药物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4例新生儿,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27例,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与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比较黄疸症状改善情况、家长满意度。结果:护理前,黄疸指数比较,2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行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缓解黄疸症状,提升家长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 黄疸症状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机制中脑血管内皮的功能,或许与SPM促脑发育训练增加脑血管剪切力介导的PECAM-1/eNOS/NO通路调控相关联,并最终实现了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蒙古沙鼠(60-80 克),沙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1% (v/w)麻醉,夹闭双侧颈总动脉5分钟诱导缺血,后松解恢复血流。不同组采用SPM促脑发育训练手段,最终分别检测各组的组织形态、蛋白及凋亡检测等相关数据。结果 SPM促脑发育训练可以增加剪切力,继而作用于PECAM-1/eNOS/NO通路影响脑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改善有助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康复。结论 SPM促脑发育训练增加脑剪切力,剪切力通过PECAM-1/eNOS/NO通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继而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介导的脑损伤。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PECAM-1/eNOS/NO 剪切力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银翘散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中药分子机制分析综合数据库筛选银翘散化合物相关靶点。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筛选儿童MPP相关靶点。交集靶点被用于构建化合物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依据各节点度值确定关键化合物、最大团中心性(MCC)值确定核心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化合物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156种活性成分及56个交集靶点。GO和KEGG富集结果表明银翘散可能通过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及炎症反应、抗氧化损伤,影响白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Toll样受体以及JAK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等信号通路的活性,达到治疗儿童MPP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银翘散关键化合物与核心靶点均可稳定结合。结论:银翘散对儿童MPP的治疗的药理作用是多组分、多靶点、多通道的联合作用。

  • 标签: 银翘散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表现,临床诊断和治疗建立在对其病理机制和发病进程的准确了解上。本文研究探讨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U)在DR中的诊断价值和作用机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FFA和CDU的检测,发现使用这两种技术能更加准确地检测到DR的存在,并且能评估其病程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应用FFA和CDU联合技术能有效识别和评估DR的病程,根据其血管通透性、血流速度、血液灌注状态等多维度信息,对DR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众多可能的入口。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诊治效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验证,讨论北青龙衣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北青龙衣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结直肠癌的主要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获得;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北青龙衣-结肠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潜在的蛋白质功能;基于Cytoscape 3.9.1软件对北青龙衣主要活性成分-结直肠癌靶点网络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将北青龙衣与结肠癌的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u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北青龙衣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活性成分是Ellagic acid、Quercetin、Kaempferol等,相关的主要靶点包括AKT1,TNF,GAPDH,等。GO富集分析结果包括181条目细胞成分;1463条目生物学过程;415条目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富集到191条信号通路。以结合能≤−5.0 kcal/mol(-1.2 KJ/mol)为筛选标准,对北青龙衣成分与结直肠癌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对接的结合能较强,证明北青龙衣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北青龙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控结直肠癌,为中药调控结直肠癌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北青龙衣 结直肠癌 靶点预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验证
  • 简介:摘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扰乱生活秩序,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1。贵州省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有效管理协调机制。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积极参与到抗疫一线核酸应急检测的背景下,从疫情爆发时的问题、器械装备的产业支撑、公司全员行动的精神激发、技术质量的过硬把关、任务完成后吸取教训,从五大方面分析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强化体系建设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在高效完成任务的最有力的保障,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2,3,4,5。通过总结此次新冠疫情的抗疫经验,为构建医疗卫生检测机构应对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 标签: 集中化检测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A型肉毒毒素对抑郁小鼠生殖系统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80只雄性KM小鼠随机抽出40只作为对照组,每天为剩余小鼠施加束缚应激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持续28d,刺激结束后小鼠反应敏感程度显著降低、快感明显缺乏,即为建模成功。将成功建模的小鼠等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小鼠注射0.18UA型肉毒毒素,于注射后14d处死全部小鼠,HE染色法观察小鼠睾丸形态及生精小管直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明显破坏,血清CRH水平增高;A型肉毒毒素组小鼠睾丸组织损伤情况减轻,血清CRH水平有所下降。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以通过降低小鼠血清中CRH水平,改善抑郁小鼠生殖系统损伤情况。

  • 标签: CUMS A型肉毒毒素 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