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骨科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临床多给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血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及其对血液流变(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未应用利伐沙班的对照组和应用利伐沙班的研究组各64例。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的DVT发生情况;术后1d及术后7d的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MAXD)等血液流变(BR)指标;术后1d及术后7d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出血事件等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DVT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21.9%)(P<0.05)。术后7d,两组的PV、WBLSV、WBHSV、Hct及MAXD等BR指标均较术后1d降低,研究组的PV、WBLSV、WBHSV、Hct及MAXD等B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均较术后1d降低,研究组的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研究组(10.9%)与对照组(9.4%)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骨科手术患者的BR、炎性因子等指标,降低DVT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利伐沙班 深静脉血栓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后对疼痛感知的改善和护理满意度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骨折患者9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知度,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患者 疼痛感知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检查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发现宫颈癌,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达到有效预防宫颈癌。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接收筛查的患者210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0例,按照筛查方法命名为HPV组、TCT组、HPV+TCT组,比较三组筛查方法的阳性率及阳性符合率。结果HPV组700例患者中有158例检测出阳性,阳性率为21.43%;TCT组700例患者中89例,12.71%;HPV-DNA+TCT组700例,同时阳性患者46例、阳性率6.57%。三组患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HPV组7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阳性患者78例、而HPV检查出158例,阳性符合率为49.37%;TCT组7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阳性患者64例、而TCT阳性者89例,阳性符合率为71.91%;HPV+TCT组7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阳性患者43例,而HPV+TCT同时阳性为46例,阳性符合率为93.48%。结论通过将两种检查方法进行联合应用,既结合了HPV的高敏感性又结合了TCT的高特异性,HPV+TCT联合应用显著增强阳性符合率,特异性优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乳头瘤病毒 疾病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标准化考试软件的基本编程逻辑及模块化设计。方法在PACS系统中,临床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操作。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PHP和MySql技术的校园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逻辑结构、开发环境、模块组成。结果该软件由4个子系统组成,并通过直接与PACS系统连接使试题库具备多样性、临床性、资源共享性和便利性。结论基于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标准化考试软件具有方便、直观、互动性好,操作简便,资源网络共享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ACS 网络数据库 数字化考试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情况和肝功能生化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是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了明确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情况和肝功能情况与正常人的检查数值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对照的研究方法。结果高脂血症能够影响到血粘度,对于肝功能具有消极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结论与健康的人相比,高脂血症的人更容易患上与高血脂有关的疾病,应该对高脂血症进行及时的干预,以保证健康。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肝功能 生化检查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而言,仅仅采用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仍然存在提升空间,相比而言,采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生物特性。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疾病的患者42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2018年9月,其中将21例单发病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1例多发病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其临床生物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采取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灶。结果在研究组的21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单侧病灶,有18例患者为双侧病灶,有12例患者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为57.1%,有12例患者合并微小癌疾病,所占比例为57.1%,有6例患者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疾病,所占比例为28.6%,有4例患者发生局部侵犯的情况,所占比例为19.0%,有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情况,所占比例为4.8%,10年生存率为90.5%。有9例患者的所有病灶均有BRAFv600E基因突变,所占比例为42.9%,有4例患者的所有病灶均未有BRAFv600E基因突变,所占比例为19.0%,独立起源的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比例高达42.9%。结论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灶大多为双侧发病,很多患者合并微小癌疾病,同时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疾病以及局部侵犯的患者也较多,但是与单发病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相比,10年生存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等数据差异不明显,对于不同病灶的起源问题可以通过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进行间接预测,且很多不同病灶是独立起源的。

  • 标签: 多灶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对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奥拉西坦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晚期宫颈癌近距离后装治疗,二维计划和三维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差异。方法随机选取了19名接受了近距离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制定二维和三维近距离计划。分析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除直肠外,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的危及器官受量明显小于二维近距离治疗计划(P<0.05)。结论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三维近距离治疗技术能更好的实现靶区覆盖,保护正常组织。

  • 标签: 晚期宫颈癌 近距离治疗 剂量学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影像检查在骨盆骨折诊治结果。方法以我院108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过病理学确诊,该组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影像检查,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8例患者病理结果确诊156处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各部位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100%(156/156),X线片的诊断符合率为79.5%(128/1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X线片对髋臼后唇、后柱、髋臼中间壁和骶髂关节骨折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结论相较于X线影像检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更佳。

  • 标签: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X线影像学 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血清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14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血清检验,观察组患儿给予微生物培养检验,对比两组患儿的检验阳性率,并对不同年龄段血清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检验阳性率分别为72.97%、87.84%,与对照组检验阳性率相比,观察组检验阳性率更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1岁的患儿血清检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中应用微生物培养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 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培养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12到2017-12共174例血液标本,对照组单独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测。研究组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研究组对单核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疾病以及中性粒细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在血常规检查中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提高检验准确率和检验质量,从而为医师提供诊断依据,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获得患者满意与认可。

  • 标签: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学。方法选取2016年至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NSCLC),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服用吉非替尼,每天250mg,B组服用厄洛替尼,每天150m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药物经济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两组药物治疗费用和费用疗效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对N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吉非替尼比厄洛替尼花费更少,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血清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提取 2016年 5月— 2017年 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快速血清检验法;结果:经不同检测方法的两组患儿,其中观察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 32( 80%),对照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 21( 52.5%),观察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X2=6.7645,P<0.05)。讨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在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其检测准确率显著优于快速血清检查,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快速血清学 微生物快速培养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 ABO型新生儿溶血发病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与血型血清检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1月 -12月 100例新生儿血清检验阳性结果样本资料,对溶血发病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与血型血清检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DAT、游离、释放结果均呈阳性时,发病率达到 41.38%;游离与释放呈阳性,而 DAT阴性时,发病率 34.15%; DAT与释放呈阳性,游离为阴性结果,发病率 15.79%;释放呈阳性,游离与 DAT为阴性结果,发病率 25.00%;游离与 DAT为阳性结果,释放阴性,发病率 33.33%。提示新生儿发病率随母体 IgG抗 -A( B)抗体致敏增加而升高。 DAT、游离、释放结果均呈阳性时,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较早,提示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受母体 IgG抗 -A( B)抗体致敏增加影响明显,结论: ABO型新生儿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判断中,可选择血型血清检验结果为参照,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ABO型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以病例为基础(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学法在神经病规培医师帕金森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神经病规培医师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采用调查问卷、理论考试以及临床操作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我们多方考核发现,实验组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和出科考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授课是⼀种双赢的同伴互助式教学模式,是⼀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 标签: 帕金森病 PBL CBL 规培医师
  • 简介:背景:近年来,整脊手法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但该结论有待验证.目的:探讨整脊手法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特点.方法:将80例年龄9-16岁的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分2组治疗,对照组(n=40)进行整脊手法治疗,治疗组(n=40)在整脊手法治疗基础上进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植入治疗,整脊手法治疗每2d-次.治疗后3个月,采用X射线评估两组脊柱侧弯Cobb角,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疼痛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脊柱侧弯Cobb角均较低于治疗前(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率高于对照组(90%,73%,P〈0.05),治疗后3个月的腰椎及胸椎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胸椎:(17.32±3.98)°,(19.27±4.23)°;腰椎:(18.21±3.12)°,(23.25±4.64)°,P〈0.05],治疗后1,2,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3.51±1.02),(1.15±0.57),(0.99±0.12)分;对照组:(5.01±1.31),(3.57±0.95),(1.46±0.64)分,P〈0.05];③结果表明,整脊手法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能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2纳米人工骨 特发性脊柱侧弯 整脊手法 应用效果 影像学特点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生对流行病与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态度,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为其实施提供建议。方法将某医学部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于干预前后对其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基线时85.7%的干预组学生同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83.3%的对照组学生同意改革教学模式。中期调查结果表明,44.4%的干预组学生对改革后的授课方式不满意,85.7%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有压力。终期调查显示,干预组对改革方式的认可率(74.1%)和改革意愿(59.3%)均高于基线的64.3%和37.0%;对照组对改革方式的认可率(44.4%)和改革意愿(42.9%)均低于基线的80.0%和60.0%。结论教学改革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干预后接受改革的意愿升高,但改革的考核方案和教学方式仍不成熟,因此仍需继续探索合适高效的教学改革模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