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并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0月的116例出现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情况。结果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幼龄儿童。在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中,所涉及的头孢类菌素的种类有15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舒巴坦钠,注射与静脉输液的方式使用抗生素,发生的概率较低,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疾病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130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效果。结果130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46%;抗菌药物使用率前3位分别为头孢美唑钠39例(30.47%)、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例(23.4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19例(14.84%);联用类型比例最高的为二联(58.59%),其次为三联(23.44%)、四联及以上(13.28%),一联比例最低(4.69%);抗菌药物使用后,临床治愈率为39.84%,治疗有效率为97.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结论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疗人员应当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呼吸内科 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63-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生长抑素类药物在腹部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胃肠病区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术后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的235例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分析其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针对腹部外科术后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的护理工作需从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三个阶段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

  • 标签: 腹部外科手术 生长抑素类药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5份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45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阿尔茨海默病98(28.41%)、谵妄状态75(21.74%)、抑郁焦虑51(14.78%)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98(28.41%)、阿尔茨海默病75(21.74%)、情感性精神障碍51(14.78%);15种常用抗精神类药物中,除舒必利和石杉碱甲外,其他抗精神病药物DUI值均≤1.0.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使用较为合理,应有效控制舒必利和石杉碱甲的处方使用,促进这两种药物用量趋于合理.关键词老年患者;精神障碍;精神药物;临床使用中图分类号R7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0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是中等职业药剂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我校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构建了贴近工作岗位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实效。

  • 标签: 药理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治疗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仅用低分子肝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K-MB、cTnⅠ、D-D、C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Ⅰ、D-D、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症状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损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补充治疗方案。

  • 标签: 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临床效果
  • 简介: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胃动力障碍相关症状。DG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大部分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基础上可致内脏的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异常及微血管病变,使胃张力减弱和运动减慢。DGP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促进胃肠运动,包括基础治疗、针对胃动力障碍的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及非药物治疗等。促胃动力药是治疗DGP最常用的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多潘立酮)、5-HT4受体激动剂(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红霉素等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DGP的中医中药治疗也取得较大进展,多种经方和自拟方的临床取效明确,但还缺少足够的临床证据,因此DGP的药物治疗还需要进行设计更严格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性胃轻瘫 促胃动力药
  • 简介:摘要临床药物治疗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给予患者口服药,口服药物一般在肠道粘膜被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患处,起到它的治疗作用。但是,药物被肠道粘膜吸收的过程相当复杂,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医药界可以用生物药剂学性质这个词来总结。概括来说,主要是药物的膜通透性和首过效应受到胃肠道和肝脏等器官内转运蛋白的影响作用,影响到药物的吸收,使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常常难以吸收,药物的利用程度较低,从而造成药物起效慢、药效产生作用小持续时间短现象,严重造成了药物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无法达到临床预期目的,给患者健康带来阻碍。本文我们将根据口服药物吸收的过程及相应的影响因素,对口服药物的口服药物的相关药剂学性质来展开探讨与分析,以至于更好的为生物制药时的药物结构设计、口服药物的研制与开发、临床用药的合理安排等提供相关信息。

  • 标签: 口服药物 生物药剂 药剂学性质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收治120例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评估和研究。结果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12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对避孕知识及女性生殖器卫生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女性患者进行教育宣教,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流产后护理等干预措施,对减少妇科炎症的产生和保证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药物流产 妇科炎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