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高龄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增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使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显著改善。同时令各类并发症问题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该类患者的及早出院。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MAP、HR、OAA/S评分。结果:对比不同时间段内患者MAP和HR的变化 两组患者的T2阶段的MAP和HR水平均低于T1、T3,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2阶段MAP和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手术的患者采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治疗能够有效的延长镇痛的时间,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丙泊酚 高龄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及分析椎板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29例进行常规的开窗手术,实验组29例进行椎板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VAS、ODI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椎板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康复快,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生理结构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期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电脑随机方法下分组为两组,34例/组,一组为研究组,接受经皮椎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一组为对照组,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理结构、疼痛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高度、曲度、疼痛度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颈椎高度无显著变化,颈椎曲度研究组大于对照组,疼痛度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生理结构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具有肿瘤归巢能力的人脐带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细胞载体,携带溶瘤病毒3型呼肠孤病毒(Reovirus3)。 研究了细胞培养体系中相关细胞因子对携带呼肠孤病毒3的MSCs杀伤K562细胞的影响,用携带呼肠孤病毒3的K562细胞进行培养,为用细胞因子或支持性携带呼肠孤病毒3的MSCs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提供了依据。方法:通过体外试验从脐带中分离培养MSCs,对数生长期的MSCs负载呼肠孤病毒3,用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分为对照组:K562细胞;MSCs组:K562细胞+MSCs; Revirus3组(阳性对照组):K562细胞+Revirus3;实验:K562细胞+呼肠孤病毒3+MSCs。细胞共培养24,48,72h,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转化生长因子(TGF),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6和IL-17。结果:培养24,48,72h后,MSCs组和实验组TGF,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培养48h后MSCs组,Reovi-Rus3组和实验组TNF,IFN,IL-2,IL-4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组培养48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均未检出IL-5IL-17; 4组培养24h和72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均未检出TNF,IFN,IL-2,IL-4,IL-5和IL-17。结论:MSCs携带呼肠孤病毒3在体外测试的细胞培养体系中有效抑制K562细胞,除溶瘤病毒呼肠孤病毒3的溶瘤作用外,还可能与培养体系中的细胞因子有关,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3型呼肠孤病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