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静脉炎是由于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因下肢及远端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反复多次穿刺静脉损伤血管管壁和内膜,静脉壁受损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反复、快速,大量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导致血液流动及血浆渗透压改变引起静脉炎。因感染、穿刺点消毒不严格,操作护理不当引起的静脉炎等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静脉炎 护理 原因 预防
  • 简介:对我科体检静脉采血致恶心、呕吐2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30岁。早晨空腹抽血前曾诉因知抽血化验昨晚失眠,明显表现出对抽血的恐惧情绪。抽血量多为15ml,抽血时间3min。在抽血拔针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随即又出现意识淡漠,BP87/62mmHg,P63次/min,立即予以去枕平卧位,以及2L/min氧气吸入后20min症状消失。

  • 标签: 血样采集/副作用 恶心/病因学/护理
  • 简介:摘要由于急诊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往往急诊病人静脉输液发生皮下淤血的几率高于门诊和病房其他科室。本文针对于急诊静脉输液引起皮下淤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当发生皮下淤血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急诊静脉输液 皮下淤血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范。方法400患者均选择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达96%,其中发生并发症率7.03%,并经妥善处理恢复。结论经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较优选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颈内静脉移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乳腺科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药物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住院期间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应用期间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乳腺癌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颈内静脉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加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对照组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检测两组血流变,及行患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加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明显疗效,是治疗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血塞通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月我科室收治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分组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为研究组(20例),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为对照组(55例),对比两组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情况及90d远期预后效果、90d后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d远期预后效果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远期效果无影响,但会增加近期颅内出血转化风险。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与鞘内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8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美罗培南治疗)24例,实验组(给予静脉输注与鞘内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2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给予静脉输注与鞘内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加上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美罗培南 神经外科术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气压波治疗仪、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进行观察,将接受气压波治疗仪单独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将接受气压波治疗仪、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TT、PT、D-D、APTT、Fbg等血清学指标及血液流动速度均明显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肿胀率(6.25%)、下肢疼痛率(10.42%)、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8%)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给予气压波治疗仪、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能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安全性高。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气压波治疗仪 妇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诱因、内镜下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2例急性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1)、对照组(n=201)。观察组在48h内治疗,对照组在48外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治疗有效率、钛夹治疗有效率、电凝治疗有效率、综合治疗有效率,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率为20.40%,对照组的出血率为37.31%,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急性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在48h内实行综合治疗效果最理想,并且能够控制患者的出血症状,值得在急性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性肺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诱因 内镜治疗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精索静脉曲张不良患者精液质量、精液生殖激素通过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72例,并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A+B级活动力精子相比于观察组治疗后的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A+B级活动力精子较差,且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选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能够将自身的精子质量有效提升,改善精液生殖激素,临床上值得加大力度进行推广、宣传。

  • 标签: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 精液质量 精液生殖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门腔静脉分流的少见类型影像表现,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少见类型的门腔静脉分流的诊断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23例通过临床证实的门静脉-左肾静脉分流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再综合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16例,平均年龄41.23岁,.女性,7例,平均年龄43.74岁。②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乙肝、肝硬化病史。③影像学特点肝硬化显著,但是常见的侧支循环不明显,通过仔细观察可见脾静脉经过粗大侧枝回流至肾静脉,最终达下腔静脉。④关于肝硬化侧枝的报道大部分为常见消化道相关静脉侧枝开放。结论①脾-左肾静脉分流绝大部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且为少发类型侧枝开放。②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为经典的消化道静脉侧枝开放,本篇列举的少见类型侧枝开放患者的消化道侧枝开放情况不一,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脾左深静脉侧枝开放从而缓解了消化道症状。③影像学检查需要行增强或血管造影检查,仔细观察可见脾肾韧带内侧枝开放情况。④关于肝硬化侧枝开放的讨论大部分是消化道侧枝开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采血误伤神经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保证采血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血室发生的采血误伤神经资料,病例选择时间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总计5例。结果发生静脉采血误伤的原因包括被采血人员的恐惧心理、反复抽血情况、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以及血液粘稠度较高等。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才能降低采血风险,保证采血的安全性。结论做好采血工作的细节管理,规范采血工作,才能降低静脉采血误伤神经事件,保证被采血人员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采血 神经误伤 问题原因 应对策略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受静脉采血的2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名,对于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对两组静脉采血者的晕针和晕血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采血者一针见血、晕针晕血、采血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都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受检者对于采取环境、礼仪服务、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静脉采血的时候,对接受静脉采血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静脉采血的效果,并且减轻受检者出现晕针和晕血的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晕针晕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在小儿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之间,我院儿科接收的104例输液患儿。根据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2例。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方法输液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比较、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在输液疼痛度、穿刺成功率(100.0%)以及患者总满意度(98.08%)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80.77%,78.8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儿输液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治疗,其疼痛度低、穿刺成功率高,输液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儿科 静脉留置针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研究组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比对照组的22.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6.0%,明显比对照组的8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小儿护理 家属满意度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在根据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80例,分析患者置留的用时、穿刺的位置、液体的种类、封管液及封管方式和输液中产生问题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生7例静脉炎,发生率为(8.75%);本次共发生液体渗漏10例(12.50%),其中前臂发生率居首位为60.00%,其次为肘部20.00%和踝部10.00%;本次共发生留置管导管堵塞6例(7.50%),其中正压式封管发生率最高为66.67%,其次是负压式封管33.33%;氯化钠注射液(0.9%)发生导管堵塞率最高为50.00%,其次为肝素盐水稀释液33.33%、氯化钠注射液(0.9%)+肝素盐水稀释液为16.67%。结论穿刺中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娴熟的掌握穿刺的操作技能且应用合理的封管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减低静脉留置针输液中问题发生的几率,亦能促使临床上将该种技术被充分的利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问题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静脉采血使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小儿静脉采血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0例静脉采血患儿来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最小患者出生30分钟,最大12岁,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一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照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一针率是81.3%(65/80),观察组是97.5%(78/80),两组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被应用于小儿静脉采血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临床中的静脉采血一针率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采血 小儿患儿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优质护理对患者静脉抽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我中心静脉抽血患者30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150例。观察组患者在静脉采血前后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抽血前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抽血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76例患者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总结其置管时机、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4%,并发症有机械性静脉炎、渗血、导管堵塞、拔管困难。结论:PICC穿刺宜选择在首次化疗前,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

  • 标签: 肿瘤/药物疗法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穿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