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病情评估是医患双方都十分关注一个临床问题,它助于医生和患者全面了解病情,并为制定今后治疗方案和病情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评估正确、全面与否,不仅涉及对病人预后判断,也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合理性,因为,只有先把病情彻底搞清楚了,才能给予更合理、更有针对治疗。

  • 标签: 病情评估 病友 糖尿 治疗方案 临床问题 医患双方
  • 简介: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预行择期PCIAMI患者7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7例,年龄48~76(60.84±6.89)岁。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30min加服曲美他嗪负荷剂量60mg,术后持续服用。比较两组患者PCI后ST段下降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结果曲美他嗪组ST段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7.48±9.12)mmvs.(3.64±0.8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曲美他嗪组ST段下降超过70%比例增加(42.86%vs.8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曲美他嗪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CK-MB和cTnI峰值浓度低于对照组,为[(125.00±31.5)U/Lvs.(166.56±22.13)U/L]、[(1.63±0.44)ng/Lvs.(2.155±0.50)n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曲美他嗪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心功能和心肌损伤。

  • 标签: 曲美他嗪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无创辅助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48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4例,两组给予多巴胺与硝普钠治疗,其中治疗组确诊后立即给予经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率、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钠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最大摄氧量(V·O2max)影响,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CHF合并重度OSAHS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及nCPAP治疗组(43例),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V·O2max值,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治疗6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nC-·PAP治疗组AHI[(27.5±6.2)比(6.8±1.2)]显著降低,LVEF[(0.45±0.07)比(0.48±0.05)]及VO2max值[(16.5±3.5)ml·kg^-1·min^-1比(19.2±3.4)ml·kg^-1·min^-1]显著升高(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改善已接受基础药物治疗CHF合并重度OSAHS患者通气功能、心功能和最大摄氧量。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心力衰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脉及心室重塑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14例EH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厄贝沙坦组(72例,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42例,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膜厚度(IM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及血压、血脂水平差异。结果:与厄贝沙坦组相比,联合治疗组IMT[(0.98±0.13)mm比(0.81±0.08)mm]、LVEDd[(55.2±3.9)mm比(43.3±2.8)mm]、IVST[(14.9±2.6)mm比(11.5±1.8)mm]及WMSI[(1.67±0.22)比(1.39±0.16)]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血压[(144±12)/(94±8)mmHg比(136±16)/(86±8)mmHg]、总胆固醇[(5.87±0.96)mmol/L比(4.53±0.57)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6±0.59)mmol/L比(2.68±0.42)mmol/L]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7±0.13)mmol/L比(1.36±0.24)mmol/L]显著升高(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能显著改善EH患者血脂水平,动脉及心室重塑程度。

  • 标签: 高血压 心室重构 阿托伐他汀 厄贝沙坦
  • 简介: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增加稳心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早搏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健康体检者6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HbA1c正常组(44例,HbA1c≤6.5%)和HbA1c升高组(58例,HbA1c〉6.5%),检测各组患者baPWV及血脂、血糖及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1.82±0.2)mg/L比(2.7±0.1)mg/L比(3.5±0.1)mg/L]显著升高,baPWV[(1412±95)cm/s比(1755±72)cm/s比(2040±105)cm/s]显著增加(P〈0.05),且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和baPWV显著高于HbA1c正常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者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理想者,积极控制患者血糖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观察热应激诱导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上调,对兔快速心房起搏致房颤心肌钙激活钾通道(KCa)3.1表达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仅植入电极而不起博)、起搏组(n=8,以600次/min快速起搏右心房6h)和热应激起搏组(热应激组,n=8,先行热应激预处理,再行与起搏组一样快速起搏)。结果:与假手术组和起搏组比较,热应激组心脏各部位HSP70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HSP70蛋白,左房:(39.00±3.21)比(39.75±2.82)比(69.75±3.45),右房:(38.38±2.92)比(39.50±3.89)比(69.00±2.93),左心耳:(37.75±3.28)比(39.00±3.89)比(68.63±3.23),右心耳:(37.00±3.85)比(38.38±3.74)比(68.75±2.82)],P〈0.01,而起搏组和假手术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起搏组KCa3.1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比较,热应激组心脏各部位KCa3.1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KCa3.1蛋白,左房:(21.25±1.67)比(24.00±2.62),右房:(21.13±1.96)比(23.75±1.83),左心耳:(21.00±2.07)比(23.75±1.67),右心耳:(20.88±2.03)比(23.50±2.45)],P〈0.05,且热应激组与假手术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热应激可诱导心房起搏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上调,抑制KCa3.1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

  • 标签: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心脏起搏 人工 心房颤动 钾通道 钙激活
  • 简介:目的探讨与研究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36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选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平均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具有较优临床治疗效果,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肺出血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施干预措施情况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和常规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后肺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肺出血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875,P=0.0078).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患者肺出血发生率,是临床预防肺出血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综合干预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 肺出血
  • 简介:目的:研究介入封堵术联合药物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儿脑钠肽(BNP)及血管内皮素(ET)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AH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给予介入封堵术联合药物干预组(联合治疗组)和仅给予介入封堵治疗对照组(介入封堵对照组),各35例。观察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与介入封堵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BNP[(352.7±56.2)ng/L比(194.5±25.2)ng/L]、血管ET[(68.4±8.4)ng/L比(37.5±5.2)ng/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值,(63.7±6.9)cm/s比(71.7±7.4)cm/s]、左室舒张早期/晚期充盈峰速度比值[E/A比值,(1.10±0.13)比(1.34±0.16)]、左室射血分数[LVEF,(62.3±7.6)%比(66.4±7.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8.9±5.7)mm比(54.1±5.8)mm]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介入封堵术联合药物干预有助于降低脑钠肽及血管内皮素含量、改善心功能,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高血压 肺性 心间隔封堵装置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ACS且行PCI治疗患者120例。入院后根据血浆BNP和hs-CRP水平分组。分别于PCI术后3-5d、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指标。对患者住院期间、PCI术后30d、术后3个月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心功能进行随访。结果ACS患者病死率和MACE事件发生率随血浆BNP、hs-CRP水平升高呈明显递增趋势(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82,P〈0.001),与血清hs-CRP呈正相关(r=0.736,P〈0.001)。结论hsCRP、BNP对ACS行PCI治疗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彩色血流汇聚法(2D-PISA)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价值.方法选择单纯二尖瓣偏心性反流患者31例,用2D-PISA法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相关参数,以心脏磁共振(CMR)结果为标准,分析两者相关,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2D-PISA法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2D-PSA)为(0.19±0.07)cm2,反流容积(RV2D-PSA)为(28.74±9.51)ml,反流分数(RF2D-PISA)为(24.28±7.95)%;CMR法反流容积(RVCMR)中位数为24.0ml,四分位数间距为15.75ml,反流分数(RFCMR)为(35.38±14.89)%.各参数2D-PISA法与CMR法间存在良好相关,相关系数>0.60,P<0.01;EROA2D-mA&amp;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7.24+149.011X,RF2D-PISA&amp;RFCMR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7.216+1.16X.结论2D-PISA法可较准确地定量评价二尖瓣偏心性反流程度,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二维血流汇聚 彩色多普勒 心脏磁共振 二尖瓣偏心反流
  • 简介: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包括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6.0%比68.0%,P=0.032)。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总胆固醇[(4.38±0.50)mmol/L比(4.09±0.47)mmol/L]、甘油三酯[(2.23±0.35)mmol/L比(1.79±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5±0.29)mmol/L比(2.23±0.28)mmol/L]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1±0.12)mmol/L比(1.37±0.25)mmol/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治疗组为6.0%,与常规治疗组4.0%无显著差异(P=0.436)。结论: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疗效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回顾探究对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采取乙胺碘呋酮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98例,以随机双盲自愿原则分为乙胺碘呋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乙胺碘呋酮治疗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乙胺碘呋酮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乙胺碘呋酮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是一种安全可靠治疗方式,具有较高医学研究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乙胺碘呋酮 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动脉分流术后早期死亡率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17例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体-肺动脉分流术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6例,年龄3个月至27岁,体重3.5~54.0kg.探讨降低死亡率相关措施.结果中央分流术(Waterston)115例,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B-T分流)74例,墨尔本分流28例.术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低血压13例.术后早期死亡16例(7.4%).并发症包括:术后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29例、急性肺水肿14例,24h内分流管道堵塞12例.结论①术前积极改善心脏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②合理手术方法,选择合适大小分流管;③及时纠治并发症;④早期抗凝;⑤加强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这些均为提高手术成功因素.

  • 标签: 体-肺动脉分流术 心脏外科手术 死亡率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浆脑钠肽、心室功能、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植入起搏器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起搏部位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组采用右室间隔部起搏.观察两组患者起搏参数、血浆脑钠肽(BNP)、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ORS波宽度(QRSD)为(123.96±14.32)ms,低于对照组(131.58±14.7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率比较耒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功能影响低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能更好地保障心脏收缩功能,临床应加以重视.

  • 标签: 起搏部位 右室间隔部 右室心尖部 血流动力学 脑钠肽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肭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复律及脑梗死关系。方法:150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接受静脉滴注胺碘酮复律治疗,根据复律结果分为复律组(100例)和未复律组(50例),观察两组复律前后NT-proBNP水平变化。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患者被分为脑梗死组(20例)和无脑梗死组(130例),比较两组发病前后NT-proBNP水平。结果:服药后48h100例(66.67%)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与复律前比较,复律组复律后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967.04±366.16)pg/ml比(496.21±142.54)pg/m1],且显著低于未复律组(996.76±351.28)pg/ml,P〈0.01]。脑梗死组,与小面积脑梗死组比较,,大面积梗死组NT—proBNP水平[(784.21±231.26)pg/ml比(1983.24±32.96)pg/ml,(3562.19±1468.32)pg/m1]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入院时NT—proBNP水平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药物复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脑梗死发生有关。急性脑梗死后NT-proBNP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预后越差。

  • 标签: 房颤 利钠肽 脑梗死 胺碘酮
  • 简介:目的结合冠状动脉所属区域各项应变参数,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对该局部区域应变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5~11月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拟诊或确诊冠心病5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5例,年龄40~70(56.01±8.55)岁.所有人选者按三支冠脉分布区分为左前降支灌注区、左回旋支灌注区及右冠状动脉灌注区,共153个区域;按冠脉造影狭窄是否>50%各区域分组,共分为6组:左前降支狭窄≥50%组(25个)、左前降支狭窄<50%组(26个)、回旋支狭窄≥50%组(23个)、回旋支狭窄<50%组(28个)、右冠狭窄≥50%组(29个)和右冠狭窄<50%组(22个).所有入选者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切面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应用3DST在线分析软件获得各应变参数.各冠脉灌注区域各项应变等参数分别求和计算数.分析冠心病左室局部应变等参数.结果①左前降支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左前降支灌注区域各项应变平均值分别为:纵向峰值应变-16.17±5.26比-13.03±4.84,P<0.01;周向峰值应变-31.79±14.10比-24.74±9.12,P<0.01;径向峰值应变32.02±14.64比27.70±10.48,P<0.05;心内膜面积应变-41.42±14.87比-33.54±11.74,P<0.01.②回旋支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回旋支灌注区域各项应变均值分别为:纵向峰值应变-14.95±6.01比-12.04±4.25,P<0.05;周向峰值应变-28.46±15.09比-24.23±10.22,P<0.05;径向峰值应变31.81±14.45比26.59±12.45,P<0.05;心内膜面积应变-37.15±13.83比-30.47±12.29,P<0.05.③右冠状动脉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右冠状动脉灌注区域各项应变均值分别为:纵向峰值应变-14.23±5.01比-12.09±4.67,P>0.05;周向峰值应变-28.47±11.95比-23.50±10.22,P<0.05;径向峰值应变30.22±15.86比26.32±7.93,P>0.05;心内膜面积应变-39.40±14.23比-30.29±10.84,P<0.05.④冠脉分布区局部心内膜面积峰值应变对该区域灌注血�

  • 标签: 三维 应变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高血压(RH)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3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RH208例、NRH96例.所有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肾素活性、醛固酮等,进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RH与NRH组间各生化指标、肾素活性、醛固酮、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结果①RH患者与NRH患者相比,血糖、肾素活性、醛固酮/肾素(ARR)、病程、BMI、eGFR、尿酸、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后退法显示,肾素活性(OR=1.251,P=0.001)、血糖(OR=1.223,P=0.061)、BMI(OR=1.106,P=0.008)、病程(OR=1.045,P=0.001)与难治高血压独立相关.③RH患者,不同年龄组别间病程、BMI、血糖、吸烟、肾素活性、eGFR、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gPRA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3,P=0.000);LgPRA与eGFR呈负相关(r=-0.164,P=0.018);LgPRA与肌酐无明显相关.结论RH患者存在多重相关危险因素.青年RH患者靶器官损害与高肾素水平有关.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年龄 肾素活性 靶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