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一般心电学文献中很难查找到加速房性逸搏心律(原名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有关论述。有学者认为:①此种心律失常少见。②心电图上不易得到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我们发现加速房性逸搏心律属于常见主动性房性异位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不同于窦性心律,又有别于房性心动过速。应引起

  • 标签: 房性逸搏心律 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随着人们对24h动态血压监测认识和研究深入,其临床应用也逐渐广泛,进而从其变化规律演变出一些相关术语,如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及晨峰现象等[1].健康人24小时血压呈“两峰一谷”昼夜节律变化,即2:00-3:00谷和6:00-8:00、16:00-18:00两峰.

  • 标签: 血压晨峰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开展一项临床研究,首先需要做就是选题。因此,如何知道选题是否有价值以及怎样去进行一项合适选题是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关系、选题思路来源、选题原则、如何凝练研究问题及选择合适研究设计方法。

  • 标签: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选题原则 研究设计
  • 简介:急性脑出血(ACH)者临床上可出现类似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表现,称为脑心综合征.现对我院5年来收治130例ACH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心电图 诊断 预后 脑-心综合征
  • 简介: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3~8个中、英文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

  • 标签: 关键词 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写作 主题词表 英文摘要
  • 简介: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者增多;在某些诱因作用下,易发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例如,患有肺心病老年患者,冬天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成为心衰发生重要诱因;长期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压,导致心肌重塑,也会导致心衰。老年人心衰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和患者不知情,使得病情加重,最终失去治疗机会。

  • 标签: 心衰 老年病人 上呼吸道感染 老年患者 症状不典型 心力衰竭
  • 简介:1前言自1967年南非Barnard医师第一次在临床上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成功以来[1],最近30年全世界301个心脏中心共进行了心脏移植总数达45993例[2](表1,表2).

  • 标签: 心脏移植 器官移植 心功能 排异反应 禁忌证
  • 简介:目的分析动脉顺应性C1和C2在正常健康人中表现,并评估参数重复可靠性.方法采用动脉脉搏波形分析仪CR2000,测定和分析桡动脉脉搏波形,同时测量肱动脉血压,得出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并在健康人中进行参数重复性研究.结果女性动脉弹性指数C1比男性低(P<0.01).动脉弹性指数C2在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人有比年轻人更低动脉弹性指数.随收缩压升高,动脉弹性指数降低.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者动脉弹性指数C2较无家族史者低.在重复性检验中,不同测量值之间有很好相关性.结论研究动脉弹性功能C1、C2,CR2000是一方便和可靠仪器.C1、C2与年龄和收缩压呈负相关.C2降低是血管早期病变标志.

  • 标签: 动脉顺应性 容量顺应性 振荡顺应性 年龄 高血压
  • 作者: 刘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很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将介绍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作者: 刘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8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 简介:对于进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非常有效肾脏代替治疗方法。血液透析将人体血液引入到由多个空心纤维构成透析器中,在空心纤维内外让血液与具有相同含机体浓液电解质溶液以“弥散”或“对流”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此去除人体内代谢废物,让电解质和酸碱维持均衡,并且还能去除多余水分,将经过净化血液输回到人体中。

  • 标签: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间歇缺氧对心脏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间歇缺氧组,每组10只。间歇缺氧组置于低氧舱中制备间歇缺氧模型。常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干预12周。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试剂盒检测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间歇缺氧组心肌具备明显损伤特征,血清LDH、CKMB升高,心肌MDA含量增多,SOD含量减少。结论:慢性间歇缺氧对心肌造成一定损伤。

  • 标签: 慢性间歇缺氧;心脏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病并高血脂症患者纤溶、纤溶储备功能改变及血脂康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人[其中12例总胆固醇(TC)升高;10例甘油三酯(TG)升高;18例TG、TC均升高],于入院第1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纤溶指标后服用血脂康(0.6mg,每日2次);于4周后再次行纤溶指标检查,同时做静脉闭塞实验以确定最大内皮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并与10例正常者对比.结果:经4周血脂康治疗后,t-PA活性、t-PA/PAⅠ比值明显升高(P<0.01)纤溶储备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脂康能明显改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纤溶储备功能.

  • 标签: 高血脂症 冠心病 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简介:目的探讨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剂水平(TAF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6月,纳入TAFI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研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TAFI抗原水平WMD=20.48(95%CI:5.48~55.43,P=0.017);TAFI活性水平WMD=11.94(95%CI:9.09~14.78,P<0.001);TAFI酶原水平WMD=-4.47(95%CI:-6.56~-2.3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TAFI抗原及活性水平高于健康者,而酶原水平低于健康者。结论高浓度TAFI抗原及活性水平、低浓度酶原水平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TAFI META分析
  • 简介:3.3.1.4SPECT在急性卒中中应用:对于非溶栓患者,很多研究证实,HMPAO-99mTcSPECT可检查急性卒中症状相关低灌注区。有两项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显示,SPECT对急性卒中灌注异常敏感性为61%~74%,特异性为88%~98%(证据级别:A级)。图像所示异常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未治疗患者预后有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再狭窄(ISR)发生关联性.方法筛选并入组234例行冠状动脉药物支架(DES)植入术患者,并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ISR组,22例)和非再狭窄组(非ISR组,212例),分别收集其在PCI前,术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者术后1个月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18.0±4.9)μmol/L比(13.8±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再狭窄组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较非再狭窄组患者低[(11.4±2.7)μmol/L比(14.0±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术后所升高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与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两者相关(r分别为0.825和0.672,P〈0.05),而且与直接胆红素相关性更大.结论基础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支架术后ISR发生呈负相关,可能是ISR保护性因素.支架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主要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血清胆红素
  • 简介:1966年,法国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对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进行了描述,并将其中一种命名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其ECG特点为“尖端”围绕基线反复扭转。他同时指出此种室性心动过速与显著延长QT间期间关系。TdP通常可以自我终止,但也可进展为心室纤颤(室颤),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可能。起初病例均为各种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人们将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定义为一种相对罕见心律失常症状,主要由延长QT间期药物引起,如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等。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数百万患者服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特非那丁等抗组胺药,同样也可诱发TdP,医学界对于TdP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服用其他药物而发生TdP报道开始涌现,许多药物都有诱发TdP潜在可能[1]。

  • 标签: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危险因素 长QT间期 住院患者 TD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肌筋膜激痛点引起慢性颈部疼痛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12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患者随机分为5组,1组在激痛点注射生理盐水,2组在人体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3组在中上斜方肌(E点)注射生理盐水,4组在E点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5组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F点),对比五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主、客观疼痛程度。结果五组患者治疗前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5组患者主观疼痛程度、客观疼痛程度均较其他四组患者轻,其次为4组患者、2组患者,1组、3组患者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肌筋膜激痛点引起慢性颈部疼痛患者多点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疗效确切。

  • 标签: 肌筋膜激痛点 慢性颈部疼痛 利多卡因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