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大中型听神经瘤疗效及保护面神经方法。方法23例大中型听神经瘤(直径〉2cm)患者均在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后对其面神经功能进行随防。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8例;面神经保留22例,保留率为95.7%;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1级3例,2级10例,3级6例,4级2例,5级1例,6级1例。术后所有病人随访3~24月,发生脑脊液漏者1例,长期昏迷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与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为全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并保留面神经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听神经瘤 电生理监测 显微手术 面神经
  • 简介:世间所有生物都是在地球形成稳定自转和绕日公转之后进化出来.由于地球自转每天日出日落,形成一个强大而稳定周期性环境变化.几乎所有的动物都适应并利用了这个自然界24h周期节律来调节其进食活动和休息.在动物脑内也进化出相应生物钟结构以协调全身生理过程.人类清醒和睡眠交替被整合到自然界24h节律中,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习惯(图1)

  • 标签: 神经结构 生物钟 脑内 睡眠 大脑 周期节律
  • 简介: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成人慢性咳嗽发病影响及其他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慢性咳嗽患者400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通过询问病史以及相应辅助性检查,对患者慢性咳嗽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的研究对象中有3.8%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尚不明确,有96.2%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明确,其中4.0%为合并病因,92.2%为单一病因。在单一病因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比例为3.8%,且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比例最高,分别为38.0%和29.5%。结论:睡眠障碍是诱导慢性咳嗽发病主要原因之一,且其病因复杂多变,其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比例最高,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检查方法,有利于疾病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 临床分析 睡眠障碍
  • 简介:双相障碍患者伴发焦虑症状十分常见,这已经引起精神科医生高度重视。双相障碍患者伴发焦虑症状通常与下列因素相关:(1)发病年龄早,抑郁发作次数多,症状严重,出现自杀行为;(2)高致残率和隐匿型抑郁;(3)精力和体力明显下降;(4)物质滥用以及进食障碍。因此,伴发焦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通常在急性期和维持治疗阶段疗效欠佳,且预后不良。另外,伴发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患者对锂盐或抗惊厥药物疗效欠佳。近期,有的学者提出一种假设,即双相障碍患者伴发惊恐障碍和/或广泛性焦虑,或者伴发社交焦虑障碍,可能是双相障碍一种特殊类型。对于双相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药物治疗目的应该是要致力使二种精神障碍都得以缓解,而不是在治疗一种精神障碍同时造成另一种精神障碍病情恶化,这也是目前临床治疗上一个挑战。

  • 标签: 双相障碍伴焦虑症状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本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HAMD、NF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干预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  1低灌注和栓塞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作用发现  在20世纪中叶,大部分脑梗死被归因颅内外大、小动脉闭塞所致血流减少(低灌注)的确,低灌注是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最终发生机制,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患者低灌注在其发病机制中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尚无明确数据.……

  • 标签: 搏动血流 栓塞 协同作用 脑梗死
  • 简介: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1],约有15%~20%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是由于颅外颈内动脉狭窄导致[2]。治疗颈内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和支架置入术(percutanc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stenting,PTAS)均存在再狭窄并发症,本文就其再狭窄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术后再狭窄 外科治疗 颈动脉狭窄 基因 颅外颈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简介:目的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DNATopoⅡα)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复发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判定颅咽管瘤预后一个有效指标。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案,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63例颅咽管瘤组织切片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水平,评价颅咽管瘤釉质上皮瘤与鳞状乳头瘤病理亚型、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原发组与复发组之间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32例釉质上皮瘤14例复发,31例鳞状乳头瘤6例复发;釉质上皮瘤与鳞状乳头瘤病理哑型之间以及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肿瘤之间DNA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原发组与复发组肿瘤之间DNA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咽管瘤病理亚型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和复发有关,可作为预测肿瘤复发危险性一个参考指标;DNA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水平在原发组和复发组肿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肿瘤在复发过程中瘤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变化。

  • 标签: 颅咽管瘤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预后
  • 简介: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韵10%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和医学检查技术发展,垂体腺瘤发现率明显增加。垂体腺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者居多。由于其主要症状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不调、不育)及视功能障碍,需行适当治疗。目前,除垂体泌乳素(PRL)腺瘤可以首选药物治疗外,其他类型肿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如何以最小创伤切除肿瘤并保全病人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垂体腺瘤病人生活质量,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追求目标。

  • 标签: 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 简介:目的研究Moyamoya病不同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DSA诊断Moyamoya病患者,依据有无大脑后动脉和颈外动脉代偿进行分组,对比大脑后动脉和颈外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或阻力指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TCD评估标准.结果有大脑后动脉参与代偿时,大脑后动脉Vp较高,PI较低(P<0.001).有颈外动脉参与代偿时,RI较低(P<0.001).结论TCD可以帮助临床评价Moyamoya病代偿情况.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侧支循环 经颅多普勒超声 MOYAMOYA病 代偿血流 TCD检查
  • 简介:在“症”、“证”、“征”用法上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时出现用字不准,就显得不够规范。因此,在文字编辑过程中,根据国家规定标准词义对“症”、“证”、“征”用法混乱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对于目前如何使用“症”、“征”、“证”,我们倾向人民卫生出版社郭有声同志观点,具体如下:(1)“症”用于症状和并发症,如临床症状、症状鉴别诊断及手术并发症等;(2)“证”用于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手术适应证和手术禁忌证等;(3)“征”用于综合征、征象、体征和指征,如帕金森综合征、手术指征等。

  • 标签: “症” “证” “征” 帕金森综合征 手术并发症 手术禁忌证
  • 简介: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学术性,而且是表明论文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尊重。因此,作者在书写论文时,凡在论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引用参考文献。

  • 标签: 参考文献 书写要求 劳动成果 论文 学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自杀(伤)干预方法与策略.方法通过对自杀(伤)行为现状、来源和动机、危险因素及动机分析、归纳,总结自杀(伤)干预步骤与原则.结果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人际动机,另一类称之为内心动机.自杀(伤)产生原因及相关因素与个体素质及外界社会因素有关.自杀(伤)者50%~90%是由于精神疾病引起.对自杀(伤)者干预可分为评估、制定干预目标、实施、终止4期.预防措施主要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杀(伤)工具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专门机构、及时对有自杀(伤)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结论自杀(伤)者最积极干预是预防,尤其是对自杀(伤)高危人群预防是重点.

  • 标签: 自杀 干预 自伤
  • 简介:在“症”、“证”、“征”三个字用法上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时出现用字不准,就显得不够规范。因此,在文字编辑过程中,根据国家规定标准词义对“症”、“证”、“征”用法混乱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对于目前如何使用“症”、“证”、“征”,我们倾向人民卫生出版社郭有声同志观点,具体如下:(1)“症”用于症状和并发症,如临床症状、症状鉴别诊断及手术并发症等;(2)“证”用于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手术适应证和手术禁忌证等;(3)“征”用于综合征、征象、体征和指征,如帕金森综合征、手术指征等。

  • 标签: “症” “证” “征” 帕金森综合征 手术并发症 手术禁忌证
  • 简介:卒中(stroke)分型经历了2000多年历史演变。卒中第一次出现在英语里是在1599年牛津英语词典里,"strokeofGod'shands",直译是被上帝之手打倒。stroke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使用之前,人们使用是古希腊希波克拉底(460-370BC)在2400多年前创造卒中/中风(apoplexy)一词,意思也是被突然打倒。apoplexy提示病情严重、意识丧失,患者在当天或几天之内死亡。apoplexy/stroke相当于中国卒中/中风。

  • 标签: 卒中 分型 出血 缺血
  • 简介:在“症”、“证”、“征”用法上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时出现用字不准,就显得不够规范。因此,在文字编辑过程中,根据国家规定标准词义对“症”、“证”、“征”用法混乱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对于目前如何使用“症”、“征”、“证”,我们倾向人民卫生出版社郭有声同志观点,具体如下:

  • 标签: “症” “证” “征” 发表论文 文字编辑
  • 简介:从40年前第一次提出成年脑内有神经元再生,直到今天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和接受这个事实.这要归功近15年神经工作者辛勤研究和科学技术进步.这一事实更新了我们对神经再生认识.本文概要介绍了如下方面的研究进展:(1)神经发育分子调控;(2)成年脑海马齿状核神经元再生及其功能;(3)神经发育与成年脑神经元再生比较;(4)鉴定新生神经元方法问题.

  • 标签: 神经再生 分子调控 海马齿状核 新生神经元
  • 简介: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学术性,而且是表明论文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尊重。因此,作者在书写论文时,凡在论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引用参考文献。

  • 标签: 参考文献 书写要求 劳动成果 论文 学术性
  • 简介:诊断垂体疾病手段目前仍以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和CT扫描为主,随着MR应用普及,许多有内分泌症状及视力视野改变病人行MR扫描。由于MR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参数、多方位和多层面扫描优点,且显示亚急性和慢性血肿明显优于CT扫描,使得垂体瘤出血检出率亦相应增高。本文报道19例垂体瘤出血MR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MR扫描在诊断垂体瘤出血中价值。

  • 标签: 垂体肿瘤 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