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湖北监利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A、B、C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疗效相关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相关酶,包括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再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结果C组患者首次治疗后2、6、12h血管再通率较A、B组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相关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A、B组,差异显著(P〈0.05)。B、C组患者治疗后,SOD及GSH-P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A、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注射用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 氧化应激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作为治疗期间服用的固定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服药基础上联合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生命体征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生命体征数值均改善,观察组心率、心搏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福辛普利 螺内酯 美托洛尔 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综合护理措施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产科发生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 标签: 综合护理措施 枕横位 枕后位 分娩方式 新生儿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肝脏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捕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纽曼系统护理模式,采用汉密尔顿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HAMA)、抑郁(HAMD)指数进行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HAMA、HAMD指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A、HAMD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低于对照组的31.7%(P〈0.05)。结论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负性情绪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并发症也有较好控制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 肝脏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 负性情绪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393.21±24.76)个/μ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48±23.16)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P〈0.001);观察组HIV病毒载量为(2.64±0.12)lg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0.12)lg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0,P〈0.001)。结论在循证策略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生存质量 服药依从性 不良情绪 同伴教育
  • 简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已成为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抗凝技术是保障CRRT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枸橼酸抗凝在CRRT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枸橼酸抗凝技术尚未普及,相关的护理研究报道也较少,因此我们采用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为抗凝剂,与无肝素抗凝对比,观察两者在高危出血患者CRR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结相关护理要点,以使CRRT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 标签: CRRT 枸橼酸钙 危重症患者 抗凝剂 血滤器 离子钙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脂、血糖的调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糖等常规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调节情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血糖水平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PG)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出现率为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29%(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2型糖尿病,可调节血脂、血糖以及控制炎性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2型糖尿病 炎性指标 抗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血糖
  • 简介:目的分析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出院后发生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36例化疗间歇期携带PICC置管出院的肿瘤患儿,通过电话随访及回院复查了解患儿P1CC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患儿发生穿刺点渗血3例,导管口感染8例,接触性皮炎6例,导管堵塞2例,静脉炎1例。结论化疗患儿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除了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还应做好健康宣教,出院期间还应定期电话随访,了解PICC置管部位及导管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回院给予相应处置。

  • 标签: 血液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治疗间歇期 小儿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时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后的止痛效果和患者舒适度。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入住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均予规范的冠状动脉术前护理及专科心理护理疏导,对照组常规滴入等渗盐水,观察组操作前30min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常规桡动脉穿刺。评估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穿刺及拔鞘时疼痛程度、生理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0%)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vs30.0%,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1.5±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压、心率等波动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时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滴鼻 桡动脉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左卡尼汀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及对内皮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测定血清内皮素(ET),并由有经验的超声诊断医师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变化等.结果治疗后两组Hb和HCT均明显升高,ET水平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变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AD、LVDs、LVDd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有效改善或抑制左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预防心衰的发生,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内皮素 左室重构 左卡尼汀
  •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并通过编号单双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全血黏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替唑钠术前给药与综合护理对妇产科患者围术期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6例资料,采用掷骰子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替唑钠术前给药与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头孢替唑钠术前给药与综合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的差异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如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测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体温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4.65%低于参照组为23.26%(P〈0.05)。结论:采用头孢替唑钠术前给药与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妇产科患者围术期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了其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头孢替唑钠 术前给药 预防术后感染 综合护理 妇产科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