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活体实验探索内镜超声引导下哑铃样金属支架(LAMS)置入后胆囊石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体重30~35 kg小型猪6头,静脉麻醉下经腹部开放手术于胆囊内分别置入直径0.8~2.0 cm无菌人结石2~4枚,缝合胆囊及腹腔。造模成功后内镜超声引导下置入LAMS。超细内镜经胃越过支架进入胆囊后寻找结石并取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经内镜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预防胆漏。再以普通内镜拔出LAMS,金属夹封闭胃壁创面。观察技术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头猪在内镜超声引导下成功置入LAMS,超细内镜顺利进入胆囊,石网篮取出直径小于1 cm结石,大结石经激光碎石后完全取出。操作总时间为87~128 min。术后观察无出血、穿孔、感染、胆瘘等并发症发生。另1头猪置入LAMS失败,由于先行EST加ERBD,造成胆囊体积缩小并远离胃腔,穿刺困难。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经胃-胆囊置入LAMS后超细内镜取出胆囊结石技术安全可行,可为行胆囊切除术困难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动物实验 胆囊结石病 超细内镜 哑铃样金属支架 内镜取石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脑干梗死的介入血管内机械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46例术前行 CTA或 MRA发现椎基底动脉闭塞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3例。观察组采用介入血管内机械栓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急性再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而简式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均显著提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多模影像指导下的介入血管内机械栓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其生理功能,促进其良好恢复。    【关键词】 多模影像; 急性脑干梗死; 介入血管内机械栓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三级柱状球囊乳头扩张在ERCP石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随机对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的54例ERCP石术患者进行了观察,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是96.30%(26例)、70.37%(19例),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数据分别是3.70%(1例)、22.22%(6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三级柱状球囊乳头扩张ERCP石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术中配合效果,获得理想疗效,建议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级柱状球囊乳头扩张 ERCP取石术中 针对性护理 治疗效果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穿支皮瓣在修复足跟、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共收集了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1~51岁,平均32.5岁;修复足跟部创面10例,足踝及足背创面6例。采用改良的"Z"形皮肤切口显露皮瓣蒂部,蒂部包含1条来自腓动脉的穿支血管、腓肠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链,及1条或多条小隐静脉的属支静脉,剩余筋膜组织尽量剔除;最后采用腓肠内侧或外侧动脉穿支为蒂的接力皮瓣修复供区,避免供区植皮。术后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微信传送照片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无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皮瓣肿胀及坏死,创面均I期愈合。皮瓣面积大小12 cm×5 cm~30 cm×15 cm,蒂部宽度1~2 cm。未再次行皮瓣修薄整形手术,供区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其中10例小腿后方皮瓣供区采用接力皮瓣覆盖,6例直接闭合。所有患者对术后下肢功能和外观满意。结论采用改良皮肤切口,蒂部穿支加强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可以安全可靠的修复足跟、足踝部创面,不易出现皮瓣供血不足或者静脉危象,同时可以通过接力皮瓣修复供区,避免供区植皮。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 穿支皮瓣 手术改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石术治疗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康复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康复组患者实施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7.31±5.46)h、(5.13±1.14)h及(3.48±1.18)d,且术后VAS评分为(2.13±0.42)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发热、输尿管损伤、出血及尿路感染,康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4.00%(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康复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石术患者实施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另外,该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围术期护理干预 输尿管结石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康复时间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经皮肾镜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经皮肾镜石术患者78例,按照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石术患者的术后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发生的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能CT对脑卒中机械栓术后颅内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均接受了机械栓术,术后1小时内给予施双能CT检查,合理的进行评估,并在术后48小时再次予以双能CT检查随访处理。结果:在脑卒中机械栓术后1小时内应用双能CT检查后,8例单纯融合图像(MIX)未观察到明显高密度,余下32例检查结果提示高密度影,其中双能CT图像诊断为出血的有16例,占比为50.%(16/32),后经随访出血症状均被证实;有14例被诊断为对比剂外渗,占比为43.8%(14/32),经随访其中1例出现继发性出血转化;2例被诊断为出血合并外渗,占比为6.2%(2/32),随访中被证实。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100%,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2%(P<0.05)。结论:在脑卒中机械栓术后颅内出血的评估中,双能CT发挥的作用明显,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双能CT 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颅内出血 评估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石术治疗重症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肝内胆管结石 128例,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64)和观察组( n=64)。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单纯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创伤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残留率,随访 1年,比较两组结石复发率。采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的血液进行 C反应蛋白的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创伤及术后恢复指标都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13%,对照组为 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3.905, P=0.048);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 1.56%,对照组为 18.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10.360, P=0.000);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 4.69%,对照组为 3.1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0.177, P=1.000)。结论 单纯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石术对重症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造成的机体炎性应激反应程度。    关键词:重症肝内胆管结石;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单纯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石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oledochotomy and choledoch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9, 128 patients with severe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64)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64).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partial hepatectomy,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choledochotomy and choledochoscopy. The intraoperative trauma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cision infection and the residual rate of ston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stones was compared after 1 year follow-up. C-reactive protein was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dexes of intraoperative trauma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3.1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2.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 2 = 3.905, P = 0.048); the residual rate of stones was 1.5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8.7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 2 = 10.360, P = 0.000); the recurrence rate of stones was 4.6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1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 2 = 0.177, P = 1.000). Conclusion simple choledochotomy and choledochoscopy is better than open partial hep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inflammatory stress caused by surger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麻醉(SA)与全身麻醉(GA)在经皮肾镜石术(PCNL)治疗鹿角肾结石(SC)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PCNL治疗的100例S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麻醉信息。根据麻醉类型,将100例患者分为SA组(47例)和GA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参数和术后镇痛要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体质量指数或结石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0.303、0.188、0.206、0.508)。SA和G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4.7 min和87.5 min(P=0.682)。SA和G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 vs.13.2%,P=0.421)。SA和GA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7% vs.52.8%,P=0.374)。两组患者镇痛药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麻醉是PCNL术治疗鹿角肾结石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全身麻醉禁忌或不愿全身麻醉的患者。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 经皮 麻醉, 全身 脊髓麻醉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分析3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石术后Hem-o-lok夹移位的诊疗过程。3例Hem-o-lok夹移位患者中2例移位至胆总管内,1例移位至窦道和胆总管内。3例移位Hem-o-lok夹有2例通过胆道镜取出,1例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出。我们认为Hem-o-lok夹移位与术中操作、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缺血坏死、排斥反应和机械切割等多因素有关。胆道镜、胃肠镜和ERCP技术可作为取出移位Hem-o-lok夹的首选方案,必要时可开腹手术,移位至十二指肠者如无症状可考虑保守治疗。为避免或减少Hem-o-lok夹移位,须注意术中规范操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栓治疗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颈内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静脉溶栓组,29例)和观察组(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栓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及颅内出血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院NIHSS评分为(9.50±2.18)分,低于对照组的(11.14±3.07)分,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0.9%(20/22),90 d mRS评分低分者(0~2分)占36.4%(8/22),均高于对照组的20.7%(6/29)和10.3%(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颅内出血率(10.3%,3/29)与观察组(36.4%,8/2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栓治疗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 脑梗死 颈内动脉T型闭塞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石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本院收治胆结石行胆总管切开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分设两个组别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参照组开展传统胆总管切开石术,实验组开展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石术,术后对组间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组间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开展统计,实验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比较参照组可见显著优势性,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采取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石术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时长,减少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腔镜 胆总管切开 取石术 胆结石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石术病人中应用取得的成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1-2020.1,1年内收治的8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护理完成后,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石术病人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快速康复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机械栓术后对比剂外渗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确诊为ALVOS、经机械栓术血管成功再通的患者52例,分为无对比剂外渗组(22例)和对比剂外渗组(30例)。统计2组患者的基线信息、围手术期参数及术后90 d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入院前阿尔伯塔早期卒中CT评分、从发病到血管再通的时间、从动脉穿刺到再通的时间及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出血转化是对比剂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OR=7.016,95%CI:0.021~0.957,P=0.045)。结论出血转化是影响机械栓术后造影剂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ALVOS患者入院CT显示低密度灶,发病后就诊时间长,院内血管再通时间长,可导致机械栓术后对比剂外渗,提示卒中后预后不良。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对比剂外渗 机械取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uy's分级系统、S.T.O.N.E.评分系统及SHA.LIN评分系统在经皮肾镜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密红星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间行PCNL治疗的14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uy's分级系统、S.T.O.N.E.评分系统及SHA.LIN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的术前结石特征进行量化分级和评分,分析并比较三种评分系统与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结石清除率为66.9% (95/142),43例(30.3%)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三种评分系统与术后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仅SHA.LIN评分系统与预测出血量有相关性(P=0.023)。Guy's分级系统、S.T.O.N.E.评分系统及SHA.LIN评分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828、0.894。结论三种肾结石评分系统均具有完善病情评估的能力,三种评分系统与术后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具有相关性,而SHA.LIN评分系统在预测出血量方面优于Guy's分级系统和S.T.O.N.E.评分系统。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结石清除率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病因,对常规肺保护和肺开放通气策略反应不佳者,俯卧通气是治疗的重要措施,通过促进肺复张,改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急性右心功能衰竭。俯卧通气同样对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有效,可预防病情向重型和危重型进展。目前临床医师对俯卧通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存困惑,因此亟需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下肢摆放角度对俯卧胸腰椎手术患者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医院手术室行择期俯卧胸腰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需要将其分为低角度组51例,传统角度组54例。以手术前后超声下下肢静脉血流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以下肢皮温改变、腿围变化为次要观察指标,比较不同下肢摆放角度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超声下左、右两侧腘静脉和左、右两侧胫后静脉的血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踝上10 cm腿围变化和左、右髌骨上15 cm腿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皮温变化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胸腰椎手术患者的下肢摆放角度可能影响其静脉回流,手术室护士在体位摆放时应当注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俯卧位 胸腰椎手术 静脉回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嵌合表达人偏肺病毒(hMPV)表的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8质粒系统拯救出的在NS基因中嵌合hMPV表的重组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刺激机体产生的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后小鼠用hMPV和流感病毒进行攻击,对攻击后小鼠肺组织和鼻甲骨中病毒含量采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测定,同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其对肺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重组流感病毒株rFLU/hMPV/B(嵌入了hMPV的B细胞表)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rFLU/hMPV/CTL+Th(嵌入了CTL表/Th细胞表)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及hMPV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IFN-γ分泌增多)。rFLU/hMPV/B和rFLU/hMPV/CTL+Th引起了平衡的Th1/Th2免疫应答。用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病变明显减轻,肺组织和鼻甲骨中hMPV和流感病毒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重组的2株嵌合有hMPV B细胞表和CTL表/Th细胞表的重组流感病毒株,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hMPV和/或流感病毒体液免疫应答,嵌合有hMPV CTL表/Th细胞表的重组流感病毒株还可刺激机体产生hMP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对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该重组病毒株有潜在疫苗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偏肺病毒 流感病毒载体 抗原表位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不同卧对机械通气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影响。方法以 76 例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研究实践为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分为 A 组 38 例与 B 组 38 例, A 组采用平卧, B 组采用半卧,对比中心静脉压变化情况。 结果A 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与 B 组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可采用平卧、半卧,不会影响中心静脉压,但平卧作为常规体位,测量中心静脉压的舒适性、安全性更高,切克简化测量程序。

  • 标签: 机械通气 平卧位 半卧位 中心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