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结石降低(SFR)的风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3个月泌尿系腹平片(KUB)复查结果分为结石组和结石残留组,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SFR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SF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16例FUL患者术后SFR为75.0%,结石平均直径(1.8±0.6)cm,平均碎石时间(34.1±12.8)min,平均手术时间(44.8±13.1)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0±0.8)d,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5.2%(6/116);结石成分分析显示草酸钙结石79例(68.1%),感染性结石21例(18.1%),尿酸结石11例(9.5%),磷酸钙结石3例(2.6%),胱氨酸结石2例(1.7%)。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FR与结石大小、下盏结石、肾盏结石、PCNL术后残留结石、碎石时间、手术时间、灌注速度、灌注量、感染性结石等因素显著相关,且其中结石大小、下盏结石、PCNL术后结石残留及感染性结石是SFR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FUL术后SFR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大的结石负荷、PCNL术后结石残留、肾下盏结石、感染性结石等,具有以上风险因素的患者术后SFR多不理想,需在临床中予以重视并关注。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FUL 结石清除率 SFR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通道钬激光碎石对肾结石患者结石及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进行治疗的结石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标准通道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通道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结石、创伤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79.13±9.87)min比(90.36±10.54)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78.34±6.89)ml比(89.28±7.32)ml],止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3.85%(2/52)比20.83%(10/48)],P<0.05。两组患者结石Ⅰ期清除、Ⅱ期清除、总清除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内皮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创伤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7.69%,5/52)低于对照组(22.92%,11/48),P<0.05。结论微通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机体的创伤应激小,结石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低。

  • 标签: 肾结石 微通道钬激光碎石 结石清除率 创伤应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对结石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共60例肾结石患者参与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治疗 应用效果 结石清除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术联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结石。方法选取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ERCP术联合LC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治疗,各31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结石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术联合LC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ERCP术 LC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开展,对于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病情干预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收录时间为2021年9月到2022年8月,共计收录调研样本70例,基于康复护理措施完成分组对照组患者35例,干预组患者35例,评价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病情干预效果。结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开展,使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病情干预效率进一步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一次性结石(P<0.05);通过落实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使得术后患者的置管引流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的各项数据均有效改善(P<0.05);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开展,适当患者病情康复效率进一步提升,显著优化了医疗干预阶段的情绪表达,促进不良情绪评分有效降低(P<0.05)。讨论:在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病情干预阶段,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开展,能更好地优化病情干预效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率提升,同时有效优化不良情绪表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复杂性肾结石病人 结石清除率 影响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URSL治疗,57例)及研究组(采用ESWL联合URSL治疗,57例)。对比两组的结石、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检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结石92.98%(53/57)高于对照组的78.95%(45/57)(P=0.031)。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术前两组患者的NGAL、WBC、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两组NGAL、WBC、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的NGAL、WB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的肾绞痛、血尿、发热、恶心呕吐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ESWL联合URSL治疗能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结石,减少出血与并发症,改善NGAL、WBC、CRP水平。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疗法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改良R.I.R.S.肾结石评分预测输尿管软镜术后结石的临床可用性,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疾病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样本。 分别使用改良式R.I.R.S.评分系统以及R.I.R.S.评分系统,针对病患手术前结石情况加以评分。深入分析改良R.I.R.S.肾结石评分和结石之间的关联性。经ROC曲线求出AUC,对比改良R.I.R.S评分系统以及R.I.R.S评分系统预测病患术后结石差异情况。结果:所有病患手术后1月结石达到了74.7%。结合详细结果,把全部病患分成残石组(n=16)、清石组(n=44)。经过单因素分析,结果证实:病患术后结石结石的体积、直径、密度、肾盏径长度、RIPA、肾盏径宽度、下盏结石、手术时长、多发结石存在相关性。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肾结石的体积、累计直径、下盏结石结石密度是影响病患术后结石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在ROC曲线内能发现,RIRS评分系统、改良RIRS评分系统、结石的密度、结石的体积、结石的累计直径、RIPA以及IL的AUC分别是0.946、0.903、0.872、0.915、0.839、0.383以及0.608。和RIRS评分系统、各评分因素相比,改良RIRS评分系统预测结石的效能更好。结论:利用改良式R.I.R.S评分系统,可以精准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之后结石,该系统预测效能较为精准。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改良R.I.R.S.肾结石评分 输尿管软镜术 结石清除率 临床可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估输尿管结石封堵器治疗对上段结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输尿管结石封堵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结石石术。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发症及结石。结果:实验组中共有25例患者清除了上段结石,清石为83.3%;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清除了上段结石,清石为60%。实验组的清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为3.33%,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输尿管结石,上段结石,清石率,输尿管结石封堵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结石、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5)、研究组(n=2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结石、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结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LT、AST、ALP以及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有效清楚结石,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相比于传统开腹术,其治疗优势更明显,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结石清除率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纤维与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作用及对结石的改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肾下盏结石患者64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划分,对应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样本数均为32。观察组进行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进行纤维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发现结石、碎石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发现结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与纤维输尿管软镜相比,电子输尿管软镜下的钬激光碎石治疗碎石时间更短、结石更高,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纤维输尿管软镜 电子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治疗 肾下盏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60例患者为样本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将60例患者按照对比组与研究组进行小组分配。对比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30人选择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的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能够保障结石,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3D模型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路径对结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一般资料,其中82例行常规经皮肾镜手术(常规组),68例使用3D模型进行穿刺路径选择的经皮肾镜手术(3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结石、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等围手术期指标。结果3D组术中的结石高于常规组(P<0.05),而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程度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模型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路径能够提高结石,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成像,三维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方式在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效果及对结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且采用信封化分组,对照组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结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治疗上,应用全身麻醉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疗效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结石效果及手术前后机体应激反应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后结石为94.6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为6.67%;术后1d血清CRP与PCT水平均是较术前时刻提高,而术后3d指标降低并低于术前时刻。结论:在临床中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上,采取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具有很高的结石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低,术后短时间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而后续可缓解,手术效果及安全性高。

  • 标签: 全身麻醉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结石清除率 机体应激反应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肾结石患者应用组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皮肾镜治疗的结石及对其肾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老年肾结石患者共86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接受皮肾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治疗后,治疗组结石(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石(73.33%)(P<0.05),治疗组肾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情况,治疗组选用的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低于采用皮肾镜术的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8.69%)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术比较皮肾镜术治疗老年肾结石临床疗效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结石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皮肾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测量影像学相关数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盂肾盏高度(H)、肾盏漏斗部长度(L)、肾盂容积(P)、结石密度(E)和结石表面积(S)与结石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因素构建H.L.P.E.S.评分系统,预测FURS术后结石。H.L.P.E.S.、S.O.L.V.E.评分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754, H.L.P.E.S.评分系统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评分系统 结石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ReSC和S.T.O.N.E.评分系统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F24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113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结石是否清除分为结石组82例和结石残留组31例。根据S-ReSC和S.T.O.N.E.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进行S-ReSC和S.T.O.N.E.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ReSC和S.T.O.N.E.评分系统对结石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石的因素。结果结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结石残留组(t=2.325、2.726、2.301,P<0.05);结石组S-ReSC评分和S.T.O.N.E.总评分低于结石残留组(t=10.673、5.147,P<0.05),两组S.T.O.N.E.评分中结石最大截面积、皮肾通道距离、肾积水程度、累及肾盏个数四项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6、4.543、4.292、8.533,P<0.05),两组结石密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05);S-ReSC评分、S.T.O.N.E.总评分、结石最大截面积、肾积水程度、累及肾盏个数与结石状态有相关性(P<0.05),而皮肾通道距离、结石密度与结石状态无相关性(P>0.05);S-ReSC评分、S.T.O.N.E.评分预测结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95%CI:0.796~0.953)、0.751(95%CI:0.655~0.847),S-ReSC评分预测结石的AUC大于S.T.O.N.E.评分(Z=2.117,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S-ReSC评分和S.T.O.N.E.评分是结石的影响因素。结论S-ReSC和S.T.O.N.E.评分系统均是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的有效方法,S-ReSC评分的预测准确性更好。

  • 标签: 肾造口术,经皮 S-ReSC评分 S.T.O.N.E.评分 结石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术后结石的影响因素及Resorlu-Unsal肾结石评分(RUSS)修订量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会理县人民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医院行FURL治疗的20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石效果分为结石组(144例)和结石残留组(64例)。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URL术后结石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USS评分修订量表对结石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石组的结石面积、结石CT值、肾盏累及数量、合并肾下盏结石且肾盂漏斗角度(IPA)<45°、合并肾下盏结石、合并肾脏解剖结构异常比例及合并鹿角形结石比例均低于结石残留组,而多发结石比例、结石最大径1、2级比例高于结石残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结石面积、肾盏累及数量、多发结石、IPA及结石最大径分级是FURL术后结石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评分在1~2分中,RUSS量表的结石要高于RUSS评分修订量表,而评分在0、3分中,RUSS量表的结石要低于RUSS评分修订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石组的RUSS量表和RUSS评分修订量表评分显著少于结石残留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USS评分修订量表的结石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7,高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FURL术后的结石效果可能与结石面积、肾盏累及数量、多发结石、IPA及结石最大径分级有关,同时基于RUSS评分修订量表可准确预测术后结石效果。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结石清除率 RU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结石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结合清除手术治疗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45例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识、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胆囊镜 胆囊结合清除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