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孕高危因素,为优生优育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1258例计划怀孕并来我中心做孕检查的629对夫妇(1258例)进行血常规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女性阴道分泌物等检查,分析、总结孕检查结果。结果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最高;夫妇双方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检出率较高。结论孕实验室检查能够有效筛查出孕高危因素,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孕前实验室检查 健康状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院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行院急救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60,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60,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院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院前急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患者输血,检测四项传染性疾病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1500例输血患者,通过ELISA法检测抗-HIV(艾滋病毒抗体)、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TP(梅毒螺旋体抗体)、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情况。结果通过检测,抗-HIV阳性率0.40%(6/1500),抗-HCV阳性率0.60%(9/1500),抗-TP阳性率0.87%(13/1500),HBsAg阳性率5.67%(85/1500);全体患者中,男性患者的阳性率(10.46%,76/736)明显高于女性患者(4.71%,36/764),差异显著(P=0.032,x2=1.514);6例抗-HIV阳性患者中其他三项指标为阴性的有2例,构成比为33.33%,其他三项指标有一项为阳性的有4例,构成比为66.67%,其中合并TP感染者有2例,构成比为33.33%,与其他合并感染相比,差异显著(P=0.031,x2=1.421)。结论在患者输血检测四项传染性疾病指标,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有助于医护人员有效的了解患者的情况,使得患者可以及时、尽早的就医,于患者的健康有益。

  • 标签: 传染性疾病指标 输血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延迟的时间分布现状。方法研究者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和观察,共收集50例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术救治的患者。结果本研究对象的求治延迟时间为39.14(32.00),转运延迟时间为59.62(19.45),院延迟时间为98.11(37.30)。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时间 分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干预的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临床检验中检验科与护理部发生各种差错的患者172例进行研究,对其差错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并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本组172例患者中113例于临床检验出现差错,占65.7%,40例发生于临床检验分析中,占23.3%,19例发生于临床检验分析后,占11.0%。而样本采集不规范、样本检验时间延时、患者准备不充分、样本处理不规范、未按时送检则时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较多,加强对其质量控制的重视对减少临床检验差错率有重要帮助。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及检验后质量控制结果。方法将82例接受生化检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组实行质量控制生化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失误率上,观察组9.76%,与对照组29.27%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质量控制能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急救护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10例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依据是否实施院急救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是家属直接送到医院急救,没有接受院急救护理。探究组由医院急诊科出诊,接受良好的院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结果探究组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以及死亡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因为P<0.05,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院急救护理,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救治患者,使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的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学龄单纯性肥胖儿童运动行为特征,为制订肥胖儿童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海门市市区、农村各4所幼儿园共30个班级中所有单纯性肥胖儿童,按照1∶1配对正常儿童,调查运动行为特征。结果发现肥胖儿童园外体育运动的频率低于非肥胖儿童(χ~2=10.766,P〈0.05),放学后留在幼儿园参与大型玩具活动也少(χ~2=45.006,P〈0.01),非肥胖儿童的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为22.5min,而正常儿童为28.6min,肥胖组儿童喜欢散步、跑步、玩球,非肥胖组儿童更喜欢玩球、骑车、跳舞,肥胖组大运动发育商较低。结论肥胖儿童的日常体育运动水平较低、活动时间较短,更倾向于身体移动较小、技巧性较低的运动项目23。

  • 标签: 学龄前肥胖儿童 运动 大动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院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2月 -2017年 1月 86例院急救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急救措施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对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合理护理干预应用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院急救中,可提高临床抢救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院前急救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急救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本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脑出血意外患者由家属等非专业人员提供院急救护理,观察组脑出血意外患者由专业护理人员提供院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急救护理用于脑血管患者的急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患者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 TSH检测在孕优生健康检查中的相关性。方法:现随机选取 2015年 1月 -2016年 10月在常州市武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孕 TSH检测的女性受检者 184例,记录检测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检测结果在孕优生检查中的参考意义。结果: 184例研究对象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有 18例( 9.78%),在女性受检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 TSH检测在孕优生检查中意义重大,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的展开孕优生健康检查,减少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TSH检测 优生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心肺复苏急救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院心肺复苏急救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抢救情况及院心肺复苏影响因素;结果通过院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初始复苏成功率为51.67%,复苏存活率为30.00%。结论院心肺复苏急救护理配合,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作准确判断,同时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配合。使用规范心肺复苏操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心肺复苏 护理配合 方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馈控制在气管插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实施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分层级进行培训和考核,使用视觉识别标识和安全查检单,建立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程序的交接班报告模式;制订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与上报流程。结果气管插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0%下降到2.05%。气管插管护理质量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馈控制应用于气管插管的安全管理中,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气管插管 前馈控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在院急救是否正确使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方法对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患者有着不同的影响,成功的几率也各不相同。院由于CPR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现场进行CPR时需要根据临床表现以及急救反应时间等选择合适的CPR复苏程序。笔者将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和文献查阅法分析影响CPR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以期能够提高CA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CA CPR 研究进展 影响成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急救中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名急救中心随车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发放我院自拟的院急救风险调查问卷,对院急救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信息不准确、疾病严重性与复杂性为院风险的前三名,医护人员工作年限在1~3年时认为他人与客观因素是造成院急救风险发展的主要原因,而3~7年与7年以上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则认为院急救风险多由医护人员自身所造成。结论加强院急救风险因素的管理,可使院急救风险发生率有效降低。

  • 标签: 院前急救 风险因素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