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神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共90例,年龄18岁~50岁。将按治疗方法不同把患者分成三组,各30例,一组是药物治疗组(病情较轻),只单纯给予大剂量止血和凝血药治疗;后两组为病情较重者,二组是手术组,只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并引流,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三组同样进行手术后加常规药物治疗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病情较轻的药物组总有效率53.33%,病情较重的手术组总有效率43.33%,手术联合高压氧组总有效率83.33%,手术联合高压氧组较手术组效果更好,各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外伤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当病情较轻时,可以采用止血和凝血类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比单纯手术及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外伤性脑出血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给予将100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观察组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值得医院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间应用。

  • 标签: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脑外伤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小儿脑外伤患儿84例,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QOL)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脑外手术的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儿身体的恢复,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 脑外伤术后 病情观察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的麻醉选择及处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无手术当时死亡记录。结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合理使用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活率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外伤 麻醉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特点。方法60例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条件下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水肿体积为(91.46±7.47)cm~3、颅内压为(26.3±7.5)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水肿体积为(72.16±6.42)cm~3、颅内压为(19.4±3.2)mmHg;对照组治疗前水肿体积为(91.07±7.95)cm~3,颅内压为(25.9±5.3)mmHg,治疗后水肿体积为(88.92±8.23)cm~3、颅内压为(24.3±2.6)mmHg;治疗后研究组水肿体积和颅内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条件下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水肿体积以及颅内压等指标,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手术 继发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在初中田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个人以及学校、家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探究其原因,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学生个人、学校以及体育教师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因此,要构建科学的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安全事故预防机制和问题有效解决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中学生在田径教学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 标签: 初中 田径教学 意外伤害 影响因素 安全事故 预防
  • 简介: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98例手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9例,观察组患者49例,对比进行效果观察,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手外伤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心理,生理,行为以及认知等护理干预,运用视觉模拟评分的方式对疼痛进行分析,作比较。研究结果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干预之后,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疼痛状态与常规护理相比,明显减轻。(P<0.05)。研究结论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可以明显减轻手外伤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同时可以让患者手术之后尽快康复,在临床当中可以广泛运用,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

  • 标签: 手部外伤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齿外伤患者行即可修复与延缓修复,探讨两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6年2月64例不同骨缺损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患者受伤后使用即刻修复的口腔种植方法,对照组则给予患者受伤后使用延迟修复的口腔种植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满意度。通过统计学方式来计算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疗效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2%)高于对照组(84.3%)(P<0.05)。结论牙齿外伤患者在即刻修复治疗中应用疗效明显,减轻病患痛苦,使牙齿外伤患者有更好的治疗结局,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牙齿外伤 种植牙 修复 咬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循证护理的理论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提升护理预案选择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急症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对颅脑外伤急诊急救效果更佳,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颅脑外伤 急诊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对夜间眼科急诊外伤患者救治的护理效果评价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260例夜间眼科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眼外伤的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内容为辨别导诊、紧急救治和抢救、评判处置过程、健康教育、离院指导。比较2组治疗护理效果实效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眼外伤急诊救治流程实效性和患者对医护满意度2个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眼外伤患者就诊后,通过辨别导诊、紧急救治和抢救、评判处置过程、健康教育、离院指导一系列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效地协助医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患者在对疾病认识与预后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提高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有效控制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快捷护理路径 眼科外伤急诊 护理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面部外伤患者整形美容修复与护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整形美容修复的急诊面部外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整形美容修复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4个月,其中43例患者面部伤口无明显的瘢痕,增生和组织错位情况恢复,一次性成功修复率82.7%,9例患者进行Ⅱ期整形美容修复,满意术后面部容貌和功能的恢复效果。结论急诊面部外伤的整形美容修复能够修复伤口,恢复面部形态、功能,术后给予伤口、饮食等针对性护理,能够对瘢痕增生起到预防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急诊面部外伤 整形美容 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外伤在乡镇卫生院的急救处理方法及处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四肢外伤患者在乡镇卫生院的急救处理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四肢外伤在乡镇卫生院的急救处理和治疗方法。结果120例四肢外伤患者中有118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脱离生命危险,成功率98.3%,2例四肢外伤患者因为合并内脏受到严重损伤导致死亡。结论在乡镇卫生院给予四肢外伤患者及时妥善的急救处理,不仅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更能为损伤严重的患者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 标签: 四肢外伤 乡镇卫生院 急救处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外伤性脑梗塞伤者的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症状、受损程度、因果关系。结果26例伤者中有3例为重伤;7例进行工伤评残,4例一级伤残,2例二级伤残,1例七级伤残;18例伤者为道路交通事故评残,其中5例一级伤残,8例二级伤残,3例三级伤残,2例四级伤残;1例进行伤病关系评定,结果为直接因果关系。结论外伤性脑梗塞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受伤后对伤者进行CT和MRI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法医鉴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外伤性脑梗塞 法医学 鉴定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外伤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总结其心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外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态展开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40例病人经手术抢救治疗,均抢救成功。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40.1h,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为16.8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25.4h,平均住院天数为9.0d。此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0%(38/40)。结论在应激情况下,腹部外伤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腹部外伤病人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外伤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本文样本采集的是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入的50例脑外伤患者,分组依据是抽签法,常规护理干预使用在参照组,人性化护理干预使用在试验组,计算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脑外伤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相关数值,P<0.05,计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

  • 标签: 脑外伤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麻醉、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并发症。方法总结我科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和预后。结果我科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安全经济。结论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注意术中的操作方法和防治其可能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上前牙外伤脱落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美学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上前牙外伤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名患者接受了即刻种植修复,其余43名患者接受了延迟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植入前后CBCT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的力量,牙槽骨的垂直吸收和不同时间的PES评分。结果即刻组PES评分显著优于延迟组。结论即刻种植修复不仅可以提高成功率,还可以减少牙槽骨的垂直吸收,提高软组织的美学效果。

  • 标签: 上前牙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效果
  • 简介: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在文献上报道很少。本文通过185例CT影像片分析并与临床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①脑沟油刷状高密度改变;②侧裂池角底部点片状高密度阴影;③在小脑幕一侧或双侧“Y”状或彗星尾状高密度改变;④纵裂池增宽呈条带状高密度改变;⑤环池,四叠体池一侧或两侧断续状,条状高密度阴影。

  • 标签: 蛛网膜下腔 少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