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5岁患者因左眼球突出伴眼痛、牙痛及咬合困难2个月就诊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左眼球突出,外侧眶周及颞窝可触及肿块,颌面部CT检查提示左眼眶底壁占位。入院后1周,患者突然出现左眼眶周及额颞部皮肤红肿,伴心慌、胸闷、恶心、呕吐、低血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显著升高,诊断为左眼眶蜂窝织感染休克。经过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及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后,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左眼矫正视力1.0,左眼上睑皮肤切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眼眶蜂窝织炎 休克,脓毒性 病灶感染,牙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叶主动脉瓣合并感染心内膜炎,探究超声诊断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法对50例主动脉瓣合并感染心内膜炎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以手术所见作为评判标准,对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超声诊断。结果: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结论: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二叶主动脉瓣合并感染心膜炎检出率更高,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空间分辨率相较于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更好,其诊断的数据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二叶主动脉瓣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AION)患者的患眼、对侧健眼及健康人群正常眼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中视盘周围浅层视网膜血流变化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第一医院明确诊断为单眼患病NA-AION患者30例,比较NA-AION患者的患眼和对侧健眼OCTA上视盘周围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及灌注的变化,同时比较NA-AION患者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数值变化。选取30例年龄匹配的且无眼部疾病及眼部手术史的健康人群的单眼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与NA-AION患者对侧健眼组OCTA检查中的视盘周围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及灌注情况的组间差异。结果30例NAION患者的血液学检测显示,其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E和低密度脂蛋白平均值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NA-AION患者患眼与对侧健眼相比,视盘中心、内层及完整区域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及灌注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ION患者的对侧健眼与健康对照的正常眼相比,视盘中心、内层及完整区域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和灌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AION患眼组与健眼组PVEP-P100的潜伏期和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A是一种安全、快速和非侵入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血液灌注缺损,可以作为NA-AION患者较常用的检查方法,以辅助诊断,为患者临床治疗赢得时间。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视神经病变,缺血性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分析SD大鼠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模型中视神经组织蛋白表达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选取10只8周龄体质量200~250 g的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方法建立NAION模型,最终选取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作为NAION模型组,同时取4只体质量和周龄相匹配的健康、无眼疾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于造模后7 d,分离各组大鼠球后视神经,采用酶切法进行样本制备,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标记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组织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和定量检测,选取组间表达倍数大于1.5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蛋白为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造模后3 d,NAION模型组大鼠视盘隆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显示视盘区有荧光素钠渗漏,模型建立成功。共鉴定出1 291个可定量蛋白,其中差异蛋白80个。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ION模型组中表达上调的蛋白5个,表达下调的蛋白75个。V型胶原α1链(Col5A1)和cAMP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β(Prkacb)、G蛋白相关支架蛋白(Dlg1)等蛋白表达升高;神经微丝蛋白(Nefm)、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Ras相关蛋白(Ral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N2(Pkn2)、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IB亚基(Pafah1b1)等蛋白表达降低。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骨架的调节、细胞对缺氧的反应、轴突生成及延伸、突触调节、神经元凋亡调控、轴浆运输等生物学进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代谢通路、突触囊泡循环、血小板活化等信号通路。结论神经生长、能量代谢、轴浆运输及凋亡等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共同参与NAION中神经细胞的凋亡。

  • 标签: 视神经病变,缺血性 视神经 蛋白质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AION)患者的患眼、对侧健眼及健康人群正常眼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中视盘周围浅层视网膜血流变化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第一医院明确诊断为单眼患病NA-AION患者30例,比较NA-AION患者的患眼和对侧健眼OCTA上视盘周围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及灌注的变化,同时比较NA-AION患者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数值变化。选取30例年龄匹配的且无眼部疾病及眼部手术史的健康人群的单眼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与NA-AION患者对侧健眼组OCTA检查中的视盘周围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及灌注情况的组间差异。结果30例NAION患者的血液学检测显示,其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E和低密度脂蛋白平均值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NA-AION患者患眼与对侧健眼相比,视盘中心、内层及完整区域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及灌注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ION患者的对侧健眼与健康对照的正常眼相比,视盘中心、内层及完整区域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和灌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AION患眼组与健眼组PVEP-P100的潜伏期和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A是一种安全、快速和非侵入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血液灌注缺损,可以作为NA-AION患者较常用的检查方法,以辅助诊断,为患者临床治疗赢得时间。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视神经病变,缺血性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60眼临床确诊为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对照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辅助激素、甲钴胺、醋甲唑胺、高压氧舱治疗,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患者眼底视乳头水肿消退的情况及隔3天查视力,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视野。结果: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乳头水肿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有显著改善,有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液 非动脉炎性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非动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AION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高压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冲击、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舱压0.2 MPa(2.0 ATA),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0 d。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 MS)、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 MD)、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振幅、潜伏期,评定治疗有效率。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NAION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 (又称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tinase-3-like-1 protein, YKL-40)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视野MS、视野MD、PVEP振幅、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视野MD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视力和视野MS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患者的PVEP振幅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潜伏期短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2组血清YKL-40达到峰值,高压氧组治疗3、7、15、30 d时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63%)高于对照组(74.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MS,改善患者视野MD、PVEP振幅、潜伏期,减轻性反应,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高压氧 YKL-40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大动脉(Takayasuarteritis)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血管性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分析其在血浆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大动脉的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大动脉患者45例,对照组为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例健康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TNF-α水平。结果活动期大动脉患者血浆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非活动期大动脉患者显著升高。中重型、难治动脉患者血浆TNF-α也明显升高。结论血浆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大动脉活动、监测病情的血清学标志。

  • 标签: 大动脉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动性
  • 简介:摘要多发性大动脉(TA)是一种少见的慢性非特异性血管,易造成眼部组织低灌注状态,从而出现以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为主的眼缺血综合征(OIS)。TA合并OIS以无痛视力下降和一过黑矇为主要表现,但由于该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需借助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为主的多模式影像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逆转TA患者的眼底缺血状态,改善疾病的转归。针对TA合并OIS患者的治疗应基于多学科综合团队,联合全身及眼部治疗,根据疾病特点得出最优的个性化方案。眼科医师应提升对该病的认知,明确定期规范的眼科检查在本病随访过程中的重要,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综述 多发性大动脉炎 眼缺血综合征
  • 简介:摘要大动脉是一种少见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血管性疾病。近年关于大动脉的机制研究逐年增加,但针对细胞功能和细胞内部各种信号通路的研究却依然较少。为进一步增进对大动脉细胞信号通路相关研究的系统了解,本文重点关注了近5年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Janus激酶(JAK)、单核巨噬细胞通路、纤维母细胞通路,并介绍了不同信号通路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动脉炎 细胞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接诊的30例多发性大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皆经血管造影确诊,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并采取超声影像进行诊断,总结临床结果。结果超声影像检查显示病变段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现出弥漫增厚,且管腔狭窄、回声较低;超声影像诊断总动脉狭窄或闭塞、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确诊符合率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经超声影像诊断可见管腔狭窄、回声较低等,而且确诊率与血管造影并无差异,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性大动脉炎 血管造影 超声影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MSAP和SAP患者有无感染包裹坏死(WON)。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依据2012年亚特兰大修订版诊断标准确诊的1 322例MSAP、SAP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最终纳入入院3 d后行CT增强且住院期间对WON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126例,其中MSAP患者63例,SAP患者63例。根据引流液培养是否阳性将患者分为无菌WON组(SWON组,31例)和感染WON组(IWON组,95例),其中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8例SWON和74例IWON患者组成训练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13例SWON和21例IWON患者组成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IWON的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因、WON气泡征和WON最低CT值均与IWON有显著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胆源胰腺、有WON气泡征和WON最低CT值越大是IWON的独立预测因素。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回归方程式为0.12+0.01×年龄-0.75×高脂血症-1.62×酒精-2.62×其他病因+19.18×WON气泡征+0.10×WON最低CT值。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值为0.85(95%CI0.76~0.94),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7.57%、88.89%和71.74%,在验证集的AUC值为0.78(95%CI 0.62~0.94),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84.62%和73.53%。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在鉴别WON有无感染的概率>0.38时,使用列线图预测比不适用更能让患者在临床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无创、准确地预测MSAP和SAP患者有无感染WON,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诊断,鉴别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咽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接收的咽炎伴消化道症状35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血清ELISA法对其检测,将162例EBV-VCA-IgM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为阴性患儿作为对照组,经超声检查后,对比其肠系膜淋巴结最大数量、大小与血流情况。结果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11例,观察组为43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咽炎与肠系膜淋巴结具有一定的相关,采用血清ELISA法检测EBV-VCA-IgM或给予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小儿 EB病毒感染 咽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 相关性
  • 简介: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是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可累及弓横部近段、弓横部远段、峡部。该文报道了一例以颈部异常搏动包块、右上肢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疑似大动脉的先天性主动脉发育不良的罕见病例,有助于完善对主动脉狭窄病因的鉴别及认识。

  • 标签: 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主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临床常用感染指标对血液感染诊断及细菌鉴定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2016年间,对同时检测血培养、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项目的样本进行如下分析(1)分析近三年血液感染的主要菌种;(2)对比分析PCT、CRP、WBC等感染指标在血液感染诊断及G+菌、G-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近三年我院最常见血液感染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人葡萄球菌。(2)血培养阳性组PC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鉴别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时,PCT、CRP、NR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判断是否有血液感染时PCT较CRP具有更高诊断价值,且判断感染细菌的类型时PCT较CRP、NRL更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感染 PCT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胰腺坏死(IPN)患者复数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IP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龄(46.69±14.11)岁。按引流液中病原菌耐药情况将IPN患者分为复数MDROs感染组和非复数MDROs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入住ICU时间等相关因素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IPN患者中,复数MDROs感染41例(30.60%),非复数MDROs感染93例(69.4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APACHEⅡ评分、胰腺外感染、外科手术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引流管通畅、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复数MDROs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3.957,95%CI:1.073~14.600)、发病至手术时间(OR=6.086,95%CI:1.263~29.325)、更换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联用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入住ICU时间(OR=3.590,95%CI:1.126~11.448)是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病灶清除、持续控制血糖、减少入住ICU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进一步降低输血感染的发生率,加强血液病感染预防控制,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开展输血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分析检查情况。结果:从患者输血感染指标检测结果中看,HBsAb的阳性率最高,占比为16.0%(96/600),其次则是HBsAg,占比为9.7%(58/600)。此外,还涉及HBeAb、HBeAg以及HBcAb。如果患者存在2种及其以上的重叠感染问题,则以HBsAb+HBeAb这一模式的占比更最高,为2.2%,其次则为HBsAg+ HBsAb+HBcAb,占比为1.7%,此外,也涉及到其他的重叠感染模式。结论:采用针对患者进行7项输血前感染指标的分析,可以切实的提升输血安全,并有助于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医患矛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血 感染性指标检测 输血感染 交叉感染 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