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作者: 王桂 李世霞 陈玥 徐畅 刘宁波 刘俊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预防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6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从事放射相关工作的124名人员入观察组,并依照工作岗位将其分为医师、物理师、技师、维修人员4个亚组。同时在同医院选取130名非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入对照组。采集2016—2019年间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的血细胞参数,分析比较放射组和对照组以及对照组4个亚组间的血细胞参数差异,并比较血细胞参数差异与累积辐射剂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均较低(均P<0.05)。不同工种间累积辐射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细胞的血细胞参数与累积辐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物理师组与技师组和维修人员组之间4年间的红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上述差异与累积辐射剂量无关(均P>0.05)。结论在相同暴露及防护条件下,不同放射相关工作人员的血细胞计数差异不明显,长期累积辐射剂量与血细胞参数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外周血细胞参数不能再作为反映辐射损伤的良好指标,亟需寻找更方便、直观、敏感的辐射损伤指标。

  • 标签: 低剂量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人员 外周血血细胞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预测电离辐射诱导DNA双链断裂(DSB)水平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初步研究DSB在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将GRCh38参考基因组分为50 kb的片段,根据MCF-7细胞的测序数据把片段分为电离辐射诱导的DSB低水平和高水平区域,以8种表观遗传学特征作为输入,随机将数据集的2/3列为训练集,1/3列为测试集,构建含100棵决策树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分析分类模型中表观遗传学的特征重要性,展示这些标记在不同DSB水平区域的富集差异。结果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在测试集上预测的准确率为99.4%,精准率为98.9%,召回率为99.9%,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4。8个特征中H3K36me3和DNase标记的重要性最高,富集分析表明DSB高水平区域的这两类标记明显高于DSB低水平区域。结论以表观遗传学数据作为特征输入,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可在50 kb基因组区域上准确预测电离辐射诱导的DSB水平,分析表明这些DSB可能主要分布在基因组中转录活跃的部位。

  • 标签: 电离辐射 DNA双链断裂 随机森林 分类模型 表观遗传学
  • 简介:2010年11月上旬.青海省首个电离层测高仪监测站基础建设在都兰县气象局已完成建设。该站建成后,将获取电离层监测的第一手资料.为青海西部电离层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电离层测高仪 基础建设 监测站 青海省 电离层监测 县气象局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CA)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一种上皮肿瘤,与性接触有一定关系。目前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的首选方法仍为电灼、激光或手术切除。我科在临床中运用保留皮桥电离子电灼术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疗效显著,有效避免了肛门皮肤缺损,伤口愈合缓慢,以及肛门狭窄的弊端。

  • 标签: 保留皮桥 电离子 电灼术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HPLC-ESI-MS法对司莫司汀中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ml•min-1;TSQQuantum电喷雾质谱仪,离子源为ESI,检出模式为正离子检测,电源电压为3.0kV,离子源温度为150℃。结果得到了样品总离子流以及选择离子流相应色谱峰的ESI—MS质谱图,初步鉴定出司莫司汀中的主要有关物质Ⅰ和Ⅱ。结论检测结果为研究司莫司汀中有关物质来源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HPLC 质谱 司莫司汀 有关物质 结构分析
  • 简介: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及溶液的酸碱性密切相关,因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变得复杂,特别是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成为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本文通过对知识追踪溯源,理清关系,归纳方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 标签: 电解质溶液 电离平衡 归纳方法 酸碱性 pH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2月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58例眼底出血性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中药液,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在 58例( 75眼)患者中,经过 3个疗程的治疗后, 16眼( 21.33%)显效, 41眼( 54.67%)有效, 18眼( 24.00%)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 76.00%( 57/75)。眼底存在水肿、渗出、出血等症状的患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结论 在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中使用直流电离子导入中药液,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各种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直流电离子导入 明目中药液 眼底出血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0.9%氯化钠液离子导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下肢疼痛症状改善的评分值和纤维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各指标(APTT、PT及PAI-1)水平测得值均稍低于治疗前,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通 电离子导入法
  • 简介:采用激光基底辅助电离质谱(MALDI/MS)技术分别对系列环状聚芳醚酮低聚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几种不同大小的低聚物的存在,实验证明本方法是测定环状聚芳醚酮低聚物各种不同聚合度的快速、有效、准确的方法。

  • 标签: 激光基底辅助解吸电离 环状聚芳醚酮 低聚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扰素注射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术治疗对尖锐湿疣治疗以及治疗后是否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只进行电离子术的切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药物干扰素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患者大部分经过1次治疗就能治愈,只有1例复发,治愈率为98%。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患者复发的概率比较大,治愈率仅为78%,差异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结论对于患有尖锐湿疣的患者来说,在电离子术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注射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后的复发,值得临床医生在治疗尖锐湿疣时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多功能电离子术 尖锐湿疣
  • 简介:目的:建立适用于地高辛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方法(LC-ESI-MS)。方法:地高辛人血浆样本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以LC-ESI-MS方法进行分析。采用Kro-masilC18柱(150mm×2.00mm,3.5μm)分析柱;在乙腈和氯化铵的混合流动相的流动相系统中,进行梯度洗脱,选择性负离子检测,地高辛m/z为815.40,内标Rg2m/z为819.00。结果:地高辛在0.05~1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血浆内杂质不影响药物的检测,方法回收率大于75%,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15%,冻融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ESI-MS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所需血浆量少,可用于地高辛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药动学研究。

  • 标签: 地高辛 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 血药浓度监测
  • 简介:摘要:数学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数学方法及其蕴含的定量观念贯穿于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加强数学和化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数学思维 化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核电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3月,选取2018年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在岗期间放射职业健康检查且工龄≥1年的核电工业的放射作业人员为放射组(共530名)。同时选取核电工业岗前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为对照组(共545名)。依据GBZ 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GBZ 98-2017《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的方法和要求进行采样,收集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分析两组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T)数量、淋巴细胞(LYMP)数量、血红蛋白(Hb)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MONO)数量、血小板(PLT)总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WBC异常率和Hb异常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异常率和P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核电工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细胞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累积损害效应,不同细胞亚型的变化规律不同,WBC和PLT的改变出现较早。

  • 标签: 电离辐射 核电 放射工作人员 血细胞
  • 作者: 程远航 陈津 吴卫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 2020年第05期
  • 机构:350025 福州,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泌尿外科;431700 天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50025 福州,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建省干细胞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0025 福州,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 简介:摘要目前电离辐射在X射线成像、放射治疗和核电等领域应用广泛,但辐射也会对正常组织产生严重的损伤。目前虽有部分药物可用于损伤的治疗,但效果欠佳。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迁移到病变部位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能力,在多种不同种类电离辐射损伤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MSC外泌体具有和MSC相似的功能,例如修复组织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系统等,因此可以替代MSC用来治疗电离辐射损伤。本文将从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MSC和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电离辐射损伤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电离辐射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研究在治疗尖锐湿疣中联合应用高频电离子与a-2b干扰素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010月--2017年11月期间接收的46例尖锐湿疣患者,并依据掷骰子原则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22例对照组与24例实验组。将高频电离子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将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乳膏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频电离子与a-2b干扰素对治疗尖锐湿疣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尖锐湿疣 高频电离子 重组人a-2b干扰素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种医源性损伤的高危科室,随着C臂X线机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而电离辐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其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可通过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对他人的防护,加强职业教育,完善防护设备,落实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规程,合理排班,以减少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保护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减少射线对手术患者的危害。

  • 标签: 手术室 C形臂X线机 电离辐射 安全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