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少年法庭的组成,标志着我国对少年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地法院认真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对少年犯罪案件的量刑基本上做到了既注意综合平衡,又体现了个别化原则,从而使得少年犯能够认罪服判,洗心革面.但由于少年法庭工作发展不平衡,加以法律对少年犯罪案件量刑的规定过于原则,使得对少年犯罪案件量刑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地区间量刑不平衡、对从宽的理解不全面、适用缓刑标准不统一.针对少年犯罪案件量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各地的司法实践经验,我们提

  • 标签: 少年犯罪 未成年人 性行为 男少年 奸淫幼女罪 减轻处罚
  • 简介:减轻处罚的限制问题并非酌定量刑情节所独有,刑法第37条、第52条的规定虽然也是包含酌定量刑情节的(多数学者认为犯罪情节中既包括定罪情节,但是否能够说酌定量刑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1样具有从重、从轻、特别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功能呢

  • 标签: 情节问题 探析酌定 酌定量刑
  • 简介:<正>一、道路交通肇事犯罪量刑现状及其原因本人搜集了1980——1988年上半年交通肇事的判决书329份,其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量刑普遍低于刑罚标准。在329份判决中,判拘役的有74份;判有期徒刑1至8年的有219份,其中80%予以缓刑;判4年至5年的21份;5年至7年的只有15份。从肇事结果上看,致人死亡达3人以上的就有107起,这说明一部分重大交通肇事犯罪量刑不合刑法规定精神。第二,量刑幅度掌握不准,相差较大。例如同样致1人死亡,有的判拘役,有的判有期徒刑1年,有的判2年,也有判3年的。再如,因行为人具有认罪态度较好这一量刑情节而从

  • 标签: 有期徒刑 量刑情节 致人死亡 刑罚轻重 财产损失 行为人
  • 简介:<正>在我国,量刑偏差及不平衡比较严重,同种犯罪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审判人员的处理而受到轻重悬殊的刑罚裁量。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特别是偏轻、偏重的现象较为普遍。华东政法学院所做的量刑问卷调查表明,30%的案件处理和30%左右的审判人员的主观判断出现偏差,偏差程度少则半年,多则10年以上。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他们在分析量刑不平衡原因的基础上,对标准化量刑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其中

  • 标签: 标准化 最低法定刑 量刑情节 影响量 指标体系 问卷调查
  • 简介: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本质要求,实现庭审实质化必须完善量刑程序.我国量刑程序存在“重定罪轻量刑”的传统法律思维、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检察机关对法院量刑裁决具有较大影响力、未充分体现刑事辩护的价值等问题.需要将定罪量刑程序予以有效区分,对于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确立完全独立的量刑程序.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拓宽量刑信息收集的渠道、用证据增强说明力,吸收被害人对量刑过程的参与、尽可能还原案件真相才能切实改变庭审虚化现象以期真正实现庭审实质化.

  • 标签: 庭审实质化 定罪量刑并重 相对独立量刑模式
  • 简介:当前,以死刑案件为突出代表的酌定量刑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泛化现象,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这种泛化主要表现为量刑情节的事实和证据宽泛,量刑事实与犯罪事实关系松散,量刑目的与刑罚的目的产生冲突。就我国司法而言,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仍应遵循法定性原则,符合酌定量刑情节构成要件要求;酌定量刑事实还应符合刑罚的目的要件,酌定量刑情节与犯罪事实应当存在直接的影响关系;法官收集酌定量刑情节证据行为不得背离其中立地位。规治酌定量刑情节泛化现象必须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设计酌定量刑情节适用的程序规则。

  • 标签: 酌定量刑情节 刑罚目的 法定性 程序正义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召开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解释》主要规定了3方面内容:擅自设置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的表现形式,包括使用“伪基站”、设置“黑广播”以及其他情形;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予以明确;扰乱无线电管理秩序犯罪所涉及的宽严相济、犯罪竞合、单位犯罪、数量计算等问题。

  • 标签: 定罪量刑标准 广播 无线电通讯管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法律若干问题
  • 简介:近些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发达,某些刑事案件由于媒体的报道迅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形成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印象。然而,无论是通过社会舆论表现出来的“民情”还是“民愤”,都是法官在量刑过程中应当考虑的民意。文章通过逻辑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法理和司法实践的角度阐明了民意作为量刑依据的正当性,提出这种民意应当是普通民众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前提下根据朴素的正义观念、善恶标准和道德情感对被告人应当如何接受刑事惩罚所形成的意见。文章提出,合理的民意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特征:为“公益”而非“私益”;为“公意”而非“众意”;为“常情”而非“矫情”。

  • 标签: 量刑 民意 正当性 判断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是指"检察官为了发现真实情况,不应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而应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活动"。也就是说,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既要注意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事实和法律,又要注意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事实和法律,要不偏不倚。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最早确立于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其后广泛地传播于各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然而即便是在德国,"这种‘客观义务’到底包括哪些内涵也不是十分清楚",这便为日后的学术争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 标签: 不起诉决定 当事人主义诉讼 提起公诉 大陆法系 侦查阶段 量刑问题
  • 简介:摘要:罚金刑作为我国刑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适用率也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刑法在罚金刑的具体规定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与罚金刑的适用不合理也有很大关系。在罚金刑适用不合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刑法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案。在刑法理论中,量刑情节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量刑情节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量刑规则和刑事司法制度中,而对于刑罚目的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本文从罚金刑量刑情节研究入手,分析了罚金刑量刑情节与刑罚目的之间存在的关系,并针对我国目前罚金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 标签: 罚金刑 量刑 刑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罚金刑作为我国刑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适用率也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刑法在罚金刑的具体规定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与罚金刑的适用不合理也有很大关系。在罚金刑适用不合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刑法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案。在刑法理论中,量刑情节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量刑情节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量刑规则和刑事司法制度中,而对于刑罚目的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本文从罚金刑量刑情节研究入手,分析了罚金刑量刑情节与刑罚目的之间存在的关系,并针对我国目前罚金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 标签: 罚金刑 量刑 刑法 研究
  • 简介:量刑规范化改革是规范裁量权,实现量刑公正均衡,提高执法公信力和权威的重要保证,是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重要举措。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量刑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别于成年人的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同步推进量刑的实体性与程序性规范,借助于现有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及创新举措,构建起符合我国刑事审判特点的未成年人犯罪规范化量刑模式。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量刑规范化 量刑程序 模式构建
  • 简介:有学者提出在裁量刑罚时禁止双重评价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属于基本罪状内容的情节,在量刑时不得重复考虑;二是对于属于加重、减轻罪状内容的结果,在选择了相应的加重或者减轻的法定刑后,量刑时不得重复考虑。本文以《刑法修正案(七)》中的情节加重犯及情节减轻犯为考察范本,在禁止双重评价的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基准刑与调整基准刑升降幅度刑的界定法,对新修订的条文如何区分哪些是确定加重或减轻法定刑(基准刑)的情节,如何区分调节法定刑(基准刑)升降幅度的情节,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禁止双重评价 基准刑 调整升降幅度刑 精确化 模糊化
  • 简介: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推进,有关量刑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逐渐走向深入。从全国法院三年多以来的量刑改革实践中,我们已经切实看到程序公正所带来的价值。由于面临现行法律制度、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和施行上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挑战,量刑程序改革道路的正确性屡遭非议。如何在量刑程序改革的具体内容上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对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妥善处理好量刑程序与效率的关系,并辅之以实体改革,以期量刑程序改革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量刑程序改革 独立量刑程序 司法公正 程序价值
  • 简介:贪污贿赂犯罪中挪用公款罪向贪污罪转化,在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等可转化的犯罪中,一审法院对贺甲所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均在法定刑幅度内

  • 标签: 平衡问题 性犯罪量刑 浅谈转化
  • 简介: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识到包庇、纵容的对象可能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或可能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就属认识到其包庇、纵容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违法犯罪活动。文强收受下属以节日、生日名义所送财物,是"受贿"而非"礼尚往来"的关键在于与其职务相关联;是否将周晓亚收受的那部分财物计入文强受贿数额,不仅要考虑周晓亚收受财物是否利用了文强的职务便利,也要考虑文强是否有共同收受财物的故意。"灰色收入"尚难计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文强不能说清"巨额财产来源"的原因带有多重性。对文强判处死刑是基于其犯罪数额和受贿情节、受贿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后果等综合因素这样一个刑罚原则来考量的。

  • 标签: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 受贿罪 强奸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简介:  四、检察机关行使量刑请求权应协调的关系  检察机关行使求刑权,如果检察机关指控犯罪时不积极行使求刑权,而检察机关行使的求刑权

  • 标签: 应行使 检察机关应 行使量刑
  • 简介: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定罪与量刑适用于同一证明标准,而国外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多为多元化的证明标准。应在我国建立以法定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为主要划分依据的多元化量刑证明标准。

  • 标签: 量刑情节 多元化 证明标准
  • 简介:自从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随着司法改革热潮的涌动、人权保障呼声的高涨、程序公正认识的深入,追求公正与效率的诸多革新措施推陈出新,刑事审判活动不断走向文明与科学。但是,在我国的庭审程序中,量刑程序在我国却是理论界殊少关注、实务界极易忽视的盲点,量刑不具有典型的程序化特征,从而造成了刑事量刑证据价值不能充分有效运用,对当事人的某些权利保护来说极为不利。因此对于刑事量刑证据在量刑程序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重要。在此从刑事诉讼模式的角度对刑事量刑证据作出初探。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模式 量刑程序 证据作用 刑事审判活动 公正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