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道德推理发展性别差异——一个批判性回顾LawrenceJ.walker本文讨论了近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关于性别偏向基本思想,回顾了道德推理发展中性别间比较研究。在儿童期和青年期仅发现少数不一致性别差异。一些研究指出,

  • 标签: 性别差异 道德推理 儿童发展 基本思想 道德发展理论 比较研究
  • 简介:文章介绍了心理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社会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关于性别角色形成不同观点。其中,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是目前比较盛行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理论观点,认为:环境结构、模仿、观察学习等影响了性别概念形成和获得,从而形成不同性别角色。

  • 标签: 角色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性别角色 社会学理论
  • 简介: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dyslexia,DD)是一种严重学习障碍。文章回顾了近五年来中国内地发表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文章,这些文章主要从DD诊断筛选、亚型分析、矫治训练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文章同时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不足。

  • 标签: 发展性阅读障碍 儿童研究 综述
  • 简介:基于以往支持心理理论执行功能表达论研究结果,对标准错误信念任务修正后采用阶段性错误信念任务,运用实验法对101名3~5岁儿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新任务保留了标准错误信今任务优势,能勾勒出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发展趋势;(2)3—5岁儿童表现出不同层次和水平错误信念理解能力;(3)具体分析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发展心理模式,发现每一年龄组具有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都是其更高水平能力发展基础,支持表达论。

  • 标签: 阶段性错误信念任务 元表征 表达论 产生论 幼儿
  • 简介:通过计算机呈现任务和记录反应,对5岁、5岁半和6岁儿童解决多单位量比较问题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6岁之前儿童难以正确解决多单位量比较问题,从6岁开始,儿童开始逐渐掌握这种问题解决方法;(2)在解决多单位量比较问题时,儿童采用了比较较高级单位策略,而没有对每个单个物体进行计算;(3)进位规则没有对儿童解决多单位量比较问题正确率和反应时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多单位量比较 位值 进位规则
  • 简介:<正>一、实验目的儿童智力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过程。儿童通过掌握物体外部特征及表面联系,以事物形象作为思维依据,在形象及其联系积累基础上,使形象思维不断提高,从而产生新质变,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是儿童智力核心——思维发展一般过程。如何促

  • 标签: 几何图形 儿童智力发展 形象思维 控制组 实验组 智力测验
  • 简介:2-3.5岁是婴儿成长到幼儿重要发展转折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及言语能力发展萌芽期。研究通过测查北京市81名2-3.5岁儿童在固定盒子任务、搭积木任务、A非B任务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上表现,探究了该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特点、各成分间内部关系、以及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影响。结果发现:(1)在2-3.5岁期间,除认知灵活性外,儿童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均快速发展,其中,2.5岁前后是工作记忆抑制控制重要发展时期;(2)在2-3岁期间,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之间相关密切,在3-3.5岁期间,认知灵活性抑制控制相关密切,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内部成分关系重要发展转折期;(3)在2-3.5岁期间,儿童言语能力呈现快速发展,并且言语能力对该年龄段执行功能各成分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同言语能力儿童在执行功能各成分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执行功能 言语能力 2-3.5岁儿童
  • 简介:科学发展提出落实,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具有深远意义.杰出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伟大学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可资借鉴理论.借助维果茨基伟大学说而落实科学发展进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维果茨基学说心理学概念、命题和规律,转化为相应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概念、命题和规律,并将维果茨基根据实验研究而获得的心理学结论,作为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假设.第二步,是参照关于儿童青少年发展教学关系问题四种看法,明确弱者发展强者支持辩证关系.第三步,是围绕关于强者支持弱者发展之关系一系列研究假设,提出一系列研究课题,并展开具体实验研究,最终,将其研究成果推广到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具体实践之中.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强者 支持 弱者
  • 简介: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方针下,教育主管部门在考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过程中,往往采用合作办学教育模式,通过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乡村教育质量提高,委托管理是城乡合作办学模式之一。学校教育关键是教师,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如何快速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关键,针对目前乡村教育现状和特点,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切入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自信;二是创设平台,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三是立足校本,形成乡村教师专业自觉。

  • 标签: 委托管理 办学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
  • 简介:<正>在科罗拉多收养计划中,发现父母和被他们遗弃孩子认知测验分数之间有相似之处,对此,有人提出用幼年期至成人期遗传稳定性来加以解释。尽管这期问一个人遗传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对幼年期和成年期认知能力影响可能存在高度相关。为了更精确地评价遗传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个遗传和家庭环境传继(tran-

  • 标签: 初步分析 遗传稳定性 成人期 认知发展 儿童期 相似之处
  • 简介:研究采用对偶选择范式考察了3~5岁儿童基于能力特质进行信任判断策略。让144名3~5岁儿童在面对能力强和不挑食这两类人时做出信任判断。结果发现3~4岁儿童信任判断受老师评价偏向影响,他们信任选择老师评价偏向一致。5岁儿童信任判断则不受老师评价偏向影响。这些结果表明3~4岁儿童信任判断策略是依据特质效价,5岁儿童策略是依据特质意义。

  • 标签: 信任 能力特质 特质理解 策略使用 学前儿童
  • 简介:注意控制探讨个体以何种方式选择性地注意外界信息。本研究从发展角度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研究采用记忆任务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范式,以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从视觉工作记忆中信息性质和视觉工作记忆负荷两个角度考察了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小学三年级学生;(2)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目标相关信息促进目标搜索,而目标无关信息干扰目标搜索;(3)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高视觉工作记忆负荷条件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视觉工作记忆负荷。

  • 标签: 视觉工作记忆 自上而下注意控制 小学生
  • 简介:为探讨词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形旁意识等不同层面语素意识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5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追踪,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语素意识和言语技能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在控制了因变量自回归效应后,同形语素意识对一年半后口语词汇成绩仍有显著预测作用;词素意识能显著预测一年半后汉字识别成绩;词素意识和形旁意识是儿童一年半后阅读理解成绩变异重要解释变量。这表明语素意识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技能发展具有重要预测作用。

  • 标签: 语素意识 言语技能发展 学前儿童 追踪研究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儿童对人类心理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理解之间联系,探讨儿童究竞是如何理解各种超自然实体心理属性,以及儿童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理解是什么时候发展。本研究采用两个经过改进心理理论实验任务。实验一是对观点采择任务和表面一真实任务改进,称为“暗盒子任务”。实验二为“密封盒子”任务。首先对儿童进行语言测试和真主认识测试,通过测验儿童进行正式实验。两个实验任务中都要求儿童对三类代表(女孩、超人、真主)能否正确完成实验任务进行判断,并且要求儿童解释为什么代表能或不能正确回答原因。结果显示,儿童对人类心理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地提高,4岁是儿童理解人类感知觉局限转折点;3岁儿童认为人类能看见暗盒子和密封盒子里东西,4~5岁儿童认为人类看不见;儿童区别人类和超自然者关键年龄是4岁。3岁儿童认为人类、神、超人都能正确回答,不会犯错。4—5岁儿童认为人类更有可能犯错,而仍然认为超人和真主具有正确信念;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将超凡能力归于超自然者能力在不断增强。4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对超自然者能正确回答归因主要是基于事实或无法提供理由。4—5岁大部分儿童能够将超自然者正确回答归因于他们超凡心理特性;5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归因,认为超人是因为拥有超常视觉而能正确回答;神具有超常心理能力因而能正确回答。

  • 标签: 穆斯林 儿童 真主认知 心理理论 宗教认知发展 宗教认知科学
  • 简介:采用对比实验方法,运用自编思维训练教程及元认知监控提问单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策略训练及其元认知训练.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学生(优、中、差生)思维策略训练效果显著,中、差生效果尤为显著.(2)在思维策略训练基础上再加上元认知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效果.

  • 标签: 中学生 数学应用题 元认知训练 思维策略训练
  • 简介:本研究通过儿童辨认空间图形、将空间图形转译成立体结构能力发展,探讨儿童对形体转换关系认知发展过程。研究对象是4—9岁儿童。实验材料是4张空间结构不同三维体图形。要求被试计数出空间图形实际所含小立方体数,并将构成空间图形小立方体分别涂成不同颜色。结果表明儿童对立体空间图形认知是从二维图形认知通过一定过渡形式转化来。从年龄阶段看,空间图形认知发展进程,要经过三个不同层次水平方能达到正确认知。

  • 标签: 空间图形 二维 三维 转换
  • 简介:成立于1984年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以下简称法制心理学会,当时称:“天津市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现在是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直属一级学术团体,法人单位。法制心理学会在天津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怀、领导下,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团结会员、组织活动、推进学科进步、促进学会发展过程中作了一些有益工作。

  • 标签: 学会发展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科 坚持 促进 天津
  • 简介:旨在考察父亲养育、儿童气质与其社会性发展关系。让355名2岁儿童父亲报告自身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及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父亲越严厉,儿童内隐问题行为越多;父亲越鼓励成就与独立,儿童问题行为越少,社会能力越好;(2)儿童抑制控制能力越高,其社会能力越好;儿童越害羞,其内隐问题行为越多;(3)父亲严厉儿童外显问题行为之间关系随儿童抑制控制能力不同而不同;父亲鼓励社交与保护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之间关系随儿童交际性不同而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养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随着儿童气质不同而不同。

  • 标签: 父亲 养育方式 气质 社会性发展
  • 简介:通过对大连地区6所幼儿园400名3~6岁幼儿父母教育观念问卷调查及教师对幼儿个性测评,探讨了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影响.结果显示:(1)运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幼儿父母教育观念分为三类:积极型、不协调型和低标准型;(2)各种教育观念对幼儿个性发展存在着不同影响.积极型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不协调型低标准型不利幼儿个性发展.

  • 标签: 父母教育观念 类型 幼儿 个性特质
  • 简介:采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失言理解任务分别考察了90名7—9岁学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结果表明。7岁组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扣失言理解任务上成绩8岁组、9岁组存在显著差异,但8岁组扣9岁组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提示8岁可能是个体心理理论发展又一个转折点。三组被试在二级错误信念理解上成绩显著高于失言理解任务上成绩,在控制年龄后,他们在两种心理理论任务上成绩显著相关。另外,失言任务中三种心理状态理解得分两两相关。综合以上结果,在学龄期,心理理论仍有质发展,且心理理论信念、情绪扣意图等核心概念仍然相互关联。

  • 标签: 二级错误信念 失言理解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