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6反式信号通路在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和IL-6R-/-小鼠各84只,12~14周龄,体重25~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野生型小鼠分为4组(n=21):假手术组(SH组)、手术组(S组)、sgp130Fc(特异性IL-6反式信号通路阻断剂)组(F组)和sgp130Fc+手术组(FS组)。S组和FS组在七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SH组和F组行七氟烷麻醉但不施行手术。麻醉前FS组和F组腹腔注射sgp130Fc 10 mg/kg。术后24 h时腹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IL-1β和TNF-α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海马,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IL-6、IL-1β和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n=6);术后第3天进行场景性恐惧逃避实验测试(n=1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IL-6R-/-小鼠分为4组(n=21):假手术组(KO-SH组)、手术组(KO-S组)、saline组(KO-C组)和特异性IL-6反式信号通路激活剂hyper IL-6组(KO-H组)。KO-SH组和KO-S组的处理措施分别同SH组和S组。KO-C组腹腔注射100 μl 0.9%NaCl溶液,KO-H组腹腔注射100 μl hyper IL-6 40 μg/kg,24 h后腹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IL-1β和TNF-α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海马,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IL-6、IL-1β和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n=6);术后第3天进行场景性恐惧逃避实验测试(n=15)。结果与SH组比较,S组小鼠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血浆和海马IL-6、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与S组比较,FS组小鼠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增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血浆和海马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KO-S组和KO-SH组小鼠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血浆和海马IL-6、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O-C组比较,KO-H组小鼠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血浆和海马IL-6、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IL-6反式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的过程。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神经认知障碍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治疗经验,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6例受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年龄、性别、肾移植术式、免疫诱导方案、免疫抑制方案、感染预防措施、并发症发生时间、并发症类型、感染病原菌、诊治方案及预后。结果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进行997例次肾移植,其中6例受者发生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6%。3例受者通过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2例受者通过血培养及病理检查发现白色念珠菌,1例受者通过血培养发现泛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供者来源性感染导致的血管并发症中的3例为移植肾假性动脉瘤,通过介入治疗后其中1例保肾成功,2例短期内感染复发并最终因心脏并发症死亡;2例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行移植肾切除并恢复血液透析;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通过介入治疗行移植肾动脉支架置入,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2年至今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介入治疗和开放手术是治疗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两种主要方法。介入治疗可增加保肾机会但需注意感染复发风险。开放手术是控制移植肾周感染的有效手段,可根据受者病情选择保肾或切肾方案。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后血管并发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安地区6~14岁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2月底在海安地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所小学共1 731例6~14岁儿童,对其进行有监护人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参与调查的儿童中OAB患病率为9.01%(156/1 731),其中男生的OAB患病率为9.07%,而女生为8.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564, 95%CI:1.332~1.829,P<0.001)、尿路感染病史(OR=1.565, 95%CI:1.331~1.915,P<0.001)、下尿路症状家族史(OR=1.662,95%CI:1.118~2.068,P=0.001)和下消化道症状(OR=1.224, 95%CI:1.108~1.366,P<0.001)是OA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OR=0.865, 95%CI:0.842~0.887,P<0.05)、把尿训练开始时间<6个月(OR=0.573, 95%CI:0.423~0.778,P<0.001)及把尿训练开始时间6~11个月(OR=0.608, 95%CI:0.449~0.839,P=0.001)是OAB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肥胖、尿路感染病史、下尿路症状家族史和下消化道症状是OA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儿童12个月之前开始把尿训练可能有助于降低OAB的患病率。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儿童 海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雄性B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皮肤缺损组、皮肤缺损组+生理盐水组、皮肤缺损+Gas6(1 μg)组、皮肤缺损+Gas6(5 μg)组和皮肤缺损+Gas6(10 μg)组,每组16只,其中10只用来观察各组小鼠皮肤创面愈合情况,剩余6只于造模后第5天分离创面组织巨噬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IL-10水平,RT-PCR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记物CD197和M2型标记物CD163、F4/80的表达,HE染色检测皮肤创面病理改变,Masson染色分析创面肉芽组织及胶原沉积情况。结果皮肤缺损造模后第3天伤口表面开始结痂。Gas6治疗组伤口面积小于PBS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PBS组。与正常组相比,皮肤缺损组小鼠第5天巨噬细胞CD197的比例升高明显(P=0.0049)、CD163和F4/80双阳性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86)、IL-6水平明显升高(P=0.0013)、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014)、iNOS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08)、Arg-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21)、组织炎症浸润加重。与PBS对照组相比,Gas6治疗组CD197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0)、CD163和F4/80双阳性比例明显升高(P=0.000)、IL-6水平明显降低(P=0.000)、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003)、iNOS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018)、Arg-1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组织炎性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结论Gas6可促使皮肤缺损小鼠巨噬细胞由M1向M2转化,加快缺损皮肤创面愈合。

  • 标签: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巨噬细胞 极化 皮肤缺损 创面修复 炎症 病理损伤 胶原纤维
  • 简介:摘要泛素特异性蛋白酶6(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USP6,亦称TRE17或Tre2)是第一个被证实具有致肿瘤作用的去泛素化酶,属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亚家族成员。近年来,有报道骨及软组织疾病包括动脉瘤样骨囊肿、结节性筋膜炎、骨化性肌炎等存在USP6基因重排,且该重排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文重点介绍USP6基因重排在骨和软组织疾病病理诊断中应用及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肠道慢性炎症,肠黏膜炎症和免疫反应异常是IBD发病与进展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在IB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N6-甲基腺嘌呤(m6A)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一种RNA甲基化修饰,可调控信使RNA的表达。研究显示,m6A可参与调节免疫反应。本文将对m6A参与IBD发病过程中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N6-甲基腺嘌呤 免疫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柱(2.1 mm×50 mm, 3.5 μm),流动相为甲醇-4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外标法定量分析。用于定量分析的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检测离子对m/z分别为525.0→449.1;137.1→55.1;403.0→373.0;167.2→149.4;456.5→323.3;191.1→91.1。结果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0.000 2~0.012 8、0.000 8~0.051 2、0.000 1~0.006 4、0.000 2~0.012 8、0.000 6~0.038 4、0.000 1~0.006 4 ng范围内与各自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0.997 5、0.999 6、0.992 6、0.995 5、0.999 1)。加样回收率在98.00%~105.30%范围内,RSD均低于2.47%。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 标签: 膈下逐瘀汤 串联质谱法 芍药苷 川芎嗪 川陈皮素 丹皮酚 苦杏仁苷 藁本内酯 含量测定(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南地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PTPSD)基因变异规律及特点,为PTPSD早期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就诊的1 90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其血苯丙氨酸(Phe)水平,对血Phe>120 μmol/L者进行尿蝶呤谱分析和红细胞二氢蝶呤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的79例患儿行HPA相关基因(PAH、GCH1、GFRP、PCBD1、PTPS、QDPR)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对筛选出的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 906例HPA患儿中,79例临床诊断BH4D,且均为PTPSD,HPA中PTPSD发生率为4.14%;79例患儿158个等位基因中156个检测出变异,检出率为98.73%;共检测到30种变异,第5外显子的变异检出率最高(92/156个,58.97%);变异频率较高的依次为c.259C>T (61/156个,39.10%)、c.286G>A (17/156个,10.90%)、c.155A>G (13/156个,8.33%)和c.272A>G(10/156个,6.41%);共检出6种新的错义变异,分别为c.-77G>T、c.158A>G、c.207G>A、c.262C>T、c.316A>G、c.332C>G。79例患儿检测出38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变异基因型3种,复合杂合变异基因型33种。结论c.259C>T可能为河南省PTPSD患儿热点突变类型,发现6种新发变异,丰富了其基因突变谱。

  • 标签: 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基因 变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GATA2、GATA6探究环状RNA调控胃癌自噬和凋亡的机制。方法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为研究对象,建立干扰RNA转染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应用MDC染色对细胞自噬进行测定。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胃癌细胞株GATA2与GATA6的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0.84±0.18)、(0.87±0.13)、(0.85±0.19)、(0.87±0.11)均高于胃黏膜细胞的(0.21±0.03)、(0.23±0.05)、(0.19±0.01)、(0.18±0.06)。与人胃黏膜细胞GES1比较,胃癌细胞株中GATA2与GATA6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表明GATA2与GATA6在胃癌中具有较高表达水平。对自噬相关蛋白的检测发现,GATA2、GATA6干扰后胃癌细胞自噬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0.87±0.03)、(0.84±0.05)(P<0.05),而透射电镜发现,GATA2、GATA6水平降低后,胃癌细胞中自噬小体随之减少。结论干扰GATA2/GATA6表达可以降低胃癌细胞自噬水平,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标签: 胃癌 凋亡 自噬 GATA2/GATA6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单站地面资料、物理量场等资料,使用诊断分析法对蒲江县2016年7月4-6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天气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是青藏高原低涡,500hPa逐渐转变为宽广低槽控制,低值系统仍对高原产生影响,该地存在弱切变,700hPa低涡强度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到盆地南部,位于低涡辐合区内;蒲江县上空到700hPa存在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负散度区,尤其是对流层低层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和最强辐合中心重叠共同作用,蒲江县上空水汽充足,为暴雨天气出现提供有利条件;蒲江县上空有明显上升运动,且上升运动加强,有强负值中心,加上不稳定能量逐渐增加,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推动了暴雨天气出现。

  • 标签: 蒲江县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16,CVA16)感染后是否会影响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ICR乳鼠和SCARB2人源化小鼠中的表达,以及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病毒分别以感染复数(MOI)=0.1感染16HBE和107 CCID50/ml感染小鼠,Western blot分析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阅读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研究结果发现,随着CVA16病毒感染时间的增加,m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细胞中表达水平逐渐下调,在ICR乳鼠和SCARB2小鼠中无明显变化;病毒感染后,m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重新分布,甚至发生降解。结论CVA16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时可以改变m6A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本研究结果提示m6A修饰可能是肠道病毒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 标签: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m6A甲基化相关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尿素神经酰胺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低分化结肠癌细胞系RKO细胞(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经过5(低剂量组)、10(中剂量组)、20 μmol/L(高剂量组)不同浓度的6尿素神经酰胺分别诱导处理RKO细胞24、48、72 h,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利用噻唑蓝(MTT)、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相对生存率、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23.0软件中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药物作用时间延长,RKO细胞相对生存率[空白组为100%、100%、100%;低剂量组为(85.35±12.52)%、(72.95±10.11)%、(53.55±8.56)%;中剂量组为(70.75±10.74)%、(56.33±7.05)%、(40.05±10.11)%;高剂量组为(50.55±7.42)%、(35.58±5.75)%、(20.98±7.11)%]显著降低(F=23.803,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F=18.2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细胞在相应条件下培养24 h后总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3,P>0.05),但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磷酸化Akt、磷酸化GSK3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量显著降低(F=6.8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尿素神经酰胺可以通过抑制Akt磷酸化,从而抑制GSK3β磷酸化,减少β-catenin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 标签: 6尿素神经酰胺 结肠癌 Wnt信号通路 糖原合成酶激酶3
  • 简介:摘要LINC01018和CDK6均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恶性肿瘤中LINC01018表达下调、CDK6上调,且与恶性程度有关;生物信息学提示CDK6启动子存在E2F1结合位点,而LINC01018与E2F1可能有相互作用。由此推测,恶性肿瘤中LINC01018表达降低,LINC01018与E2F1相互作用后活化E2F1,促进CDK6转录激活,影响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从而揭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调控的分子机制,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和证据。

  • 标签: RNA,长链非编码 E2F1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80分、入住PICU的符合细菌感染患儿77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本次发病前存在除了G6PD缺陷外其他基础性疾病、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24 h内出院或者死亡病例,按有无G6PD缺陷分为36例G6PD缺乏患儿组(观察组)及41例无G6PD缺乏患儿组(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于住院入科时、治疗12 h及24 h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变化,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检验对炎症因子变化、并发症、预后情况、PICU天数及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入科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增高,TNF-α分别为(67.25±26.17)pg/mL和(56.31±21.04)pg/mL;IL-6分别为(100.86±26.23)pg/mL和(89.04±24.12)pg/mL;IL-10分别为(89.93±26.10)pg/mL和(78.03±25.35)pg/mL;CRP分别是(65.59±26.21)mg/L和(52.07±28.7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12 h及24 h G6PD缺陷组细胞因子及CRP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无G6PD缺陷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炎症因子变化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PICU天数更长[(7.98±6.55)d和(5.01±6.21)d]及住院费用更高[(36634.09±11876.67)元和(31571.42±10245.8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MODS发生率增高及治愈好转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时炎症反应严重、预后差及治疗费用更高,更需要警惕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MODS的发生。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细菌感染 细胞因子 CRP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年4月6-7日出现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一条零变压线贯穿整个阿里地区,零变压线的抬升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继续维持;降雪区内的变温、变压现象明显,为降雪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7日08时降雪落区内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上,特别是阿里西部和南部地区的相对湿度超过了90%,阿里地区上空有充足的水汽条件;在暴雪天气出现的过程中,阿里地区低层到高层以正涡度区为主,其中500hPa处存在正涡度的最大值,降雪落区的几乎都表现为正的涡度区,对于地面气旋的发展较为有利;降雪落区的低层处以冷平流为主,也是造成低层温度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850~700hPa高度处以暖平流区为主,进而产生逆温层结构,为降雪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暴雪天气 影响系统 物理量场 阿里地区
  • 简介:摘要RNA作为基因表达的核心成分,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通过转录水平或转录后化学修饰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mRNA N6-甲基腺苷(m6A)修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甲基转移酶3抑制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脂肪酸合成,去甲基化酶脂肪与肥胖相关蛋白(FTO)可通过改变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增加氧化应激水平促进脂质蓄积,甲基化阅读蛋白通过m6A甲基化逆转FTO介导的脂肪生成。探讨m6A甲基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RNA甲基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6-甲基腺苷
  • 简介:摘要m6A修饰是RNA中普遍存在的甲基化修饰方式之一,属于转录后水平的表观遗传调控。m6A RNA甲基化修饰包括编写、擦除和读取过程,通过参与干细胞多向分化,从而影响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无论在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下,m6A修饰均可以通过调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从而改变干细胞的复制能力和分化方向,进而影响组织成熟过程和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本文对m6A在RNA中的修饰机制进行阐述,重点对m6A修饰参与几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调控展开论述。

  • 标签: m6A修饰 干细胞 R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RNA m6A修饰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研究表明,RNA m6A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外周血RNA m6A修饰水平及相关修饰酶变化可为肿瘤诊断、病程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有望作为肿瘤精准诊疗最具潜力的新型分子指标。RNA m6A修饰新型检测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对m6A修饰进行整体水平、高通量测序和对待测基因特定片段或位点的定量检测。开发新型高通量检测及单基因RNA甲基化编辑技术,对特定基因m6A修饰水平进行检测,可为研究肿瘤精准诊疗新指标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m6A修饰 肿瘤 分子标志物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伊犁州2016年6月17-20日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可知,得出副热带急流、高空低涡、南支槽的配合是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受副热带急流控制,高压脊东移北伸,高空低涡减弱并转变成横槽南压,减弱后形成南支槽北抬,两槽合并影响,冷暖空气交汇,水汽、动力条件有利,使得该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

  • 标签: 天气形势 水汽条件 动力条件
  • 简介: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是ILD的血清无创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与ILD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相关,近年来受到了临床上的关注。本文就KL-6在ILD诊断、监测和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生物标记 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