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语言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政策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语言教育因忽视母语教育、盲目实施双语教育及外语教育缺乏长远规划等急需改革的问题,通过概述美国20世纪以来的语言政策,分析其政策制定的动机,以期对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的调整带来有益的启示,以满足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更多还原

  • 标签: 语言政策 双语教育 语言教育
  • 简介:2014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最惊天动地的一年,国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众多职教同仁都在感慨: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也发出感慨:中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下面是【职教圈小编】盘点的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大事记。

  • 标签: 中国职业教育 教育大事记 教育发展史 国家投入 教育部 职教
  • 简介:作为欧洲乃至世界知名的中国学家,萨班教授长期致力于东西方历史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曾多次应邀赴中国多家知名大学开办学术讲座。2014年11月7-10日,以"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明"为主题的2014西安·亚洲食学论坛在古城西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日本、韩国,以及美国、法国、瑞士、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共同对新丝路上的饮食文明进行思索和探讨,促进丝路经济带文化交流和亚洲食学研究与合作会议期间,萨班教授抽空专门接受了我刊编辑蓝洁的采访。

  • 标签: 当代中国 宫廷饮食 欧洲国家 高等研究院 社会科学 法国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在宣传条件极为薄弱的情况下,仍积极展开宣传工作,为抗战的胜利和自身力量的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民众动员方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对外宣传工作三方面探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宣传 宣传策略
  • 简介: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初诞生至今,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互冲突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57年,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进入了既排斥又融合阶段。第三阶段,从1957年中共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起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止,此阶段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认识再一次对立,出现全盘否定和排斥儒学的现象。第四阶段,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中共在这一时期对儒学的态度经历了由批判继承到继承发扬再到弘扬创新的过程。认识并省视这一发展过程,对于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儒学
  • 简介:引言在为研究生讲课的过程中,个人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方式。2014年上半年在"秦汉史专题研究"课堂上,我希望选课的三位同学能选定一本秦汉城市史研究专著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写成书评。在讨论及撰写过程中,个人虽也提出一些看法供同学参考,

  • 标签: 秦汉史 考古报告 西垂 一本 中国历史地理 犬丘
  • 简介:抵押权预告登记制度已经在中国房地产实务中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司法界对其法律效力的定位还存在争议。基于以银行抵押权为中心的效力弊端,有必要通过完善抵押权预告登记制度,提高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法律层级、增强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效力、完善公开审查制度等制度性安排,以有效协调各方利益。

  • 标签: 预购商品房 抵押权预告登记 抵押权 优先受偿权 物权法
  • 简介:从事任何学术研究,都要有问题意识,而对所从事研究学科既有研究成果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往往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对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文献资料 问题意识 阅读质疑
  • 简介: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战后新秩序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中国和平崛起重新掌握世界话语权不可或缺的一环。

  • 标签: 中国 反法西斯 抗日战争
  • 简介:依据中国-东盟背景下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和校企合作的发展需要,阐述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开发设计理念,从课程设计原理、课程模块化理念、校企合作理念和教师创新理念培养等四个方面提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习三位一体”的职业情景教学模式,以构建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优化体系。

  • 标签: 中国东盟背景 高职英语课程 “模块化”教学 理念探讨
  • 简介:早在20世纪20年代,萧友梅先生在他的文章《乐学研究法》中就提出了音乐声学领域的问题。但是由于政治、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音乐声学研究在中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沉寂。文章通过简要回顾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中国音乐的历史,试图阐明造成音乐声学这一学科历史尴尬的原因,同时提出当今音乐研究存在的误区,并指出音乐声学研究是解决音乐深层次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 标签: 萧友梅 音乐声学 历史
  • 简介:政治战略对企业家决策的影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转轨经济的背景,将政治因素分为主动建立的政治关联和被动接受的摊派,对2012年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治关联或者发生摊派的企业更有捐赠倾向,捐赠规模更大。此研究结果表明,捐赠行为是我国私营企业政治战略的重要体现,企业管理者有意愿利用捐赠来理顺政治关系,享受政策便利,保护企业产权。

  • 标签: 政治关联 摊派 捐赠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英国国家语料库和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检索及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书面语话语标记语的频率使用分布,发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学习者在使用话语标记语上的频率差异并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及在英语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 标签: 话语标记语 语料库 中国英语学习者 书面语
  • 简介:1987年5月~11月,1988年3月~9月,河南省濮阳西水坡遗址仰韶文化第一阶段文化层,出土了距今6465±45年、6460±135年前(经树轮校正)的M45、T176、T215等四组蚌塑。本文从分析M45号墓及这四组蚌塑的特定内涵入手,考定该墓作为蚩尤真身帝王陵及其蚌龙作为"中华第一龙"的划时代意义。一、考古学基本事实的确认科学可靠的事实,是研究问题的基础。

  • 标签: 西水坡 濮阳西水坡遗址 蚌龙 中国文明 树轮校正 墓主
  • 简介: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对文化作品有不同的需求。随着文化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忠于原著能更广泛地满足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当今跨文化环境对中国典籍英译作品的需求。通过对吴国珍先生《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突出特点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得出这一结论: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跨文化环境下完善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十分必要。

  • 标签: 跨文化环境 完善 中国典籍英译作品 必要性
  • 简介: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力度,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为国家培养更多有一技之长的建设者。

  • 标签: 国家助学金 普通高中 答记者问 补助标准 中职学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简介:由于课程性质、教材特点、教师及学生等因素,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提升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增强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准确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特点,善于统筹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 标签: 概论课 教师 教学实效性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