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盐酸美沙酮是中枢抑制药,用于癌症及各种剧烈疼痛的治疗。已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国内有两家企业在生产。方法合成工艺以苯乙腈为原料经过与苯进行付克反映生成二苯乙腈,然后和二甲氨基2-氯丙烷反应形成2.2-二苯基-4-(二甲氨基)戊腈(后简称戊腈)和2.2-二苯基-4-(二甲氨基)-3-甲基丁腈(后简称丁腈),异构化合物分离后和溴乙烷进行格氏反应后,水解、成盐1234、精制等步反应完成。结论反应过程中腈异构化合物戊腈、丁腈的转化率基本为64,所以如何分离提纯戊腈是生产工艺关键一环。

  • 标签: 美沙酮 腈类异构化合物 戊腈 丁腈 分离提纯
  • 简介:摘要目的肺结核在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出现的赫氏反应的机制以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对院内收治的12名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治疗阶段出现的赫氏反应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的12例患者均在进行化疗的前三个月出现了赫氏反应,平均时间为34天,以病灶扩大、浆膜腔积液、发热、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结论赫氏反应多发生于强化治疗期,多见于青壮年的患者。在诊治方面综合分析了临床资料进一步寻找细菌学和病理学诊断依据,并鉴别排出耐药结核及是否合并存在其他导致病情加重的疾病。在治疗方面继续原方案抗痨,并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短期使用激素。

  • 标签: 肺结核 强化治疗 类赫氏反应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剖宫产术后腹部粘连情况及其对女性绝育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0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情况。结果其中新式剖宫产患者术后腹壁粘连情况最为严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次之,传统剖宫产术最低。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腹部粘连情况较为明显,可对女性绝育术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新式剖宫产 改良新式剖宫产 传统剖宫产 腹部粘连 女性绝育术
  • 简介:摘要ERCC2基因主要是指DNA损伤修复途径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以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同时铂类药物耐药也是致使该方法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通过对ERCC2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在非小细胞肺癌铂耐药中的作用,对进一步认识铂耐药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机制,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就两者的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DNA损伤修复 ERCC2/XPD 铂类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与其他药物联合造成的不良反应种类以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的患者临床资料300份,其中因联合用药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87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最多占24.14%,其次可能有较高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及二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69%以及21.84%。本组8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不合理用药的报告表有13份,其中用法不当所占比例最高,占38.46%,重复用药所占比例最低,占15.38%。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时,存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也可能因为用法用量不当等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联合用药需要特别注意。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其他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两种失活剂非砷失活剂Antipulp与砷剂用于牙髓炎治疗的情况,比较两者的疗效,为临床上牙髓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于收治的牙髓炎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非砷失活剂Antipulp,对照组使用砷剂进行失活,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非砷失活剂对于牙髓炎的疗效与砷剂接近,均有较好的失活效果,但非砷失活剂给患者带来的痛感较小。结论非砷失活剂和砷剂在临床治疗牙髓炎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但总体效果非砷失活剂药物要好于砷剂药物。

  • 标签: 非砷类失活剂 砷剂 牙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柳州市2012年丙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的丙传染病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2012年全市共报告丙传染病6种,29907例,死亡7例。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91.02/10万、0.19/10万和0.02%。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结论柳州市丙传染病疫情依然严峻,特别是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控制仍是今后丙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 标签: 丙类传染病 疫情 发病率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逐年增加1。现阶段,临床对心脑血管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患者在治疗后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情况,阻碍患者的恢复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临床常用的五心脑血管药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现阶段临床药物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管理方法 利尿药 钙拮抗剂 &beta 2-受体阻滞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为临床实验室分析血细胞结果制定复检依据,提供准确数据。方法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的标本,采用与临床沟通,多次上机复查涂片观察细胞的大小、数量、聚集等,对该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在100例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的标本中,24例(24%)是由于采血量少,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病人,43例(43%)可见于标本凝固,18例(18%)见于白细胞形态及分类异常,15例(15%)无明显原因。对各类原因的标本重新采血并复检,80%的标本检验出结果,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的原因有标本凝固、血量偏少与抗凝剂比例不当、产生气泡、白细胞形态异常、聚集等,应进行复检,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 五分类 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某院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专项整治前(2011年1-6月)Ⅰ切口手术68例及专项整治后(2011年7-12月)87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专项整治前的100%下降至专项整治后的26.4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也明显上升。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及临床药师的积极干预,该院Ⅰ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性三错颌畸形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进而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患者在术前的心理状态调节。方法选取了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骨性三错颌畸形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采取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而且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的性别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等分值中,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的得分要高一些,所以男性患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更加的敏感一些,而未婚的患者在躯体化和偏执中的得分要比已婚的患者要高有些。结论经过此次调查中显示,总体说患者的心理状况较良好,对于不同的患者医务人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在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外科Ⅰ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现状,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外科2012年下半年所有Ⅰ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377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Ⅰ切口手术出院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44%,预防应用的给药时机,术前均在0.5~2h给药,共42例,给药率为11.14%,术中无给药,术前未用而术后用药的为20例,给药率为5.30%。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使用频率为73例(80.22%)。结论本院外科Ⅰ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起点过高、术后使用时机过长的现象。建议通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系列培训和加强督导,改进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 标签: I类切口 预防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情况,并作出客观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骨科、胸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普外科、泌外科、脑外科1242份I切口手术病历。结果1242例I切口手术病例术前预防用药2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超过24h的比例为88.7%。结论I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存在无预防用药指针及术后用药时间长的问题,应当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院青霉素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探讨合理使用青霉素抗菌药物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1年的出院病历各1000份,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儿科及其他科室,各200份;实施规范化用药制度前的2010年份为对照组),实施规范化用药制度后的2011年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青霉素应用构成比、不当使用、不科学配伍及不规范给药等情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用药制度后,除内科、五官科,其他科室青霉素抗菌药物应用构成比显著下降;青霉素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明显减少;青霉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青霉素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关键在于对症用药、配伍禁忌、皮试试验、配置因素、用药途径及间隔等因素,严格执行规范化用药流程,必能改善抗菌药物应用现状。

  • 标签: 青霉素 抗菌药物 皮试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州新区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蝇种群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为蝇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11月采用捕蝇笼法调查不同环境蝇种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结果金州区常见蝇种有4科8亚科12属15种,优势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巨尾阿丽蝇、家蝇、黑尾黑麻蝇,平均密度为19.04,活动高峰期为6-9月,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居民区(39.96),其次是绿化带(32.08)、农贸市场(13.67),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4.75)。结论金州地区蝇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种类较丰富。防治工作应以5-10月为重点,并充分考虑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的生活习性。

  • 标签: 蝇类 种群密度 生态环境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对钙离子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学习;结果在心血管等各种疾病中,钙离子拮抗剂都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外周水肿、牙龈增生、便秘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应用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时,在重视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药力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从而让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钙离子拮抗剂 降压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联合使用对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是选择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药物结合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的总有效率是95.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将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药物结合使用,对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 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萜内酯含量检测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ZOBAXS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5℃,以甲醇0.1%甲酸(208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蒸发温度为120℃,雾化温度为90℃,载气流速为1.1ml/min,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萜内酯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线性在0.9994~0.9999范围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加样回收率及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均较好。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萜内酯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可用于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萜内酯含量测定。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萜类内酯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服非甾体和肌注复方吡唑酮类药物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近5年来对139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发热患者的退热处理及效果,根据处理方案不同,将样本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口服非甾体类药物,以布洛芬混悬液为代表,共72例;B组为复方吡唑酮类药物,以复方氨林巴比妥为代表,共67例,比较两组退热治疗事件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A组93.1%、B组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8,P=0.032)。平均退热时间A组(2.93±1.34)h、B组(3.57±2.1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1,P=0.045)。A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B组6例。结论相比肌注吡唑酮类药物而言,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热的疗效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相对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非甾体类和吡唑酮类 发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高尿酸血症(CKD3-5期)的疗效。方法对30例高尿酸血症(CKD3-5期)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结果显效5例,有效7例,稳定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稳定率76.7%。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高尿酸血症(CKD3-5期)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住院患者中推广。

  • 标签: 丹参 静脉滴注 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