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月支配额如何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6个因子。方法随机抽取南昌市五所大学250名大学生,用总体幸福量表进行测查。结果①对于大部分大学生(200-600)来说,他们总体幸福感还是基本一致。②过高月支配额(多于600)会明显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6个因子,过低月支配额(200以下)时,在总体上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大(P>0.05),但对幸福感中对健康焦虑、满足及趣致生活及对情感和行为控制等三个因子上有明显影响。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影响 测查 量表 总体幸福感 健康
  • 简介:目的对照研究在自生训练和暗示指温升高过程中,手指温度、心率、T波幅度变化情况。方法根据受暗示性高低,将被试进行匹配,分为:受暗示、自生训辣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分别测量每组被试基线生理指标和训辣中及训练后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指温度、心率、T波幅度变化都不显着,受暗示组在受暗示后与基线比较,手指温度升高接近显着水平,T波幅度下降显着(P<0.05),心率变化不显着;自生训练组在训练后与基钱比较,T波幅度显着升高(P<0.05),手指温度升高接近显着水平,心率无显着变化;受暗示组手指温度升高幅度与被试受暗示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自生训练组升温幅度与受暗示性则无顾着相关;自生训辣组和受暗示组手指温度升高幅度与基线温度均呈显着负相关。

  • 标签: 手指 心率 T波 对照组 暗示性 训练
  • 简介:本文试图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创造力关系做出初步探讨。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儒家入世,道家避世,佛家出世。三者思想对中国人心理方方面面有着重要影响。此外本文还就中国对建制度对中国人创造心理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特性作一阐述。

  • 标签: 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 儒教 道教 佛教
  • 简介: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心理健康程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有非常显着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与他们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相关。结论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之一,应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幸福感。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相关分析
  • 简介:多元文化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着重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因素对人心理和行为影响和调节作用。它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忽视文化因素做法有着根本不同。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影响,有利于加强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创新我国心理工作。

  • 标签: 多元文化 中国 心理工作 治疗 心理咨询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以及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一般背景调查问卷封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各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三应对方式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着影响。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培养.应特别注重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三个因子。

  • 标签: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青春期“爱慕异性”是正常心理活动,对自己喜欢异性不由自主地去留意,用心去感受对方言行.但又害怕心中秘密被发现,想去看又故意回避,越想表现自然反而越紧张.这是心灵深处爱萌动和体验,是最美好情感。这种情感应该受到保护、尊重和珍藏,然而,当这种情绪受到挫折时,不有可能使性心理“固着”于此并“泛化”.认为周围的人都看出了她心中秘密而紧张不安、痛苦不堪。

  • 标签: 紧张 青春期 心理治疗 正常 异性 个案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控制感对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解释性调查问卷方法对来自北京市三所高校788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用于本研究测量工具有:大学生压力量表,一般健康问卷,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感量表。结果自我控制感能够调节由压力引起忧郁情绪,但对其它心理问题调节作用不明显。结论自我控制感能够调节由压力引起忧郁情绪。

  • 标签: 心理健康 调节作用 解释性研究 自我控制感 调节作 控制感
  • 简介:对某高校31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从总体上说更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女生比男生更多采取求助应对方式。(2)从总体上说,社会支持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无明显相关.(3)大学生更重视来自主观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对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贡献率较大,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影音求助应对方式采用。(4)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差别。对于男生,客观支持和退避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对解决问题贡献率较大;对于女生,客观支持和退避成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于求助应对贡献率较大。(5)在幻想应对方式上,性别和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大学生 应对方式特点 社会支持水平 社会支持利用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方法采用人胆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9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之一,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咨询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心理学、音乐杜会毕和精神病学在精神卫生服务中创造性地结合,通过对综合分析理论和治疗应用研究设计进行论证。方法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是周用桓办院模式理论基础.“说书”是药疗、教育、工疗、娱疗新四结合治疗灵魂学说,在药物维持治疗同时,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新四结合治疗(治疗组),24用为一疗程;釆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并与单纯药物维持治疗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经新四结合治疗后.治疗组A有极显着疗效(P〈0.01),对照组B也有相对疗效(P〈0.05)。结论辅以新四结合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社会功能恢复治疗均较单纯药维持治疗更有积极意义(治疗组活动对整个病房患者包括对照组起到了正向功能引导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新四结合治疗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测量某校高中文科生整体考试焦虑状况,特质焦虑和考试焦虑相关性,考试焦虑在班级(普通班和重点班)、年级、性别间差异和考试焦虑对考试成绩影响。方法对258名学生用了AT和TA1退行间卷测量。结果中,重度考试焦虑者人数占学生总数21.32%,特质焦虑和考试焦虑相关系数r=0.514(P〈0.01),考试焦虑和考试成绩相关系数r=0.102(P〉0.05),F检验和X^2’检验发现各年级、班级、性别间考试焦虑无显着差异。结论中、重度考试焦虑者人数占学生总数21.32%,各年级、班级、性别间考试焦虑无陨着差异,特质焦虑和考试焦虑间存在极其显着正相关,考试焦虑对考试成绩无直接影响。

  • 标签: 考试焦虑 调查 高中文科生 考试成绩
  • 简介: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焦虑症最常见表现形式,但目前对GAD研究尚浅,治疗上也比较困难。Borkovec担忧回避理论推进了GAD致病机制研究和治疗进程,却没有涉及GAD中起到很大作用情绪状态本质。Mennin在担忧回避理论基础之上建立GAD情绪调适困难模型特别强调情绪变量,在该模型下,出现了整合情绪、认知因素情绪调适治疗ERT,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GAD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GAD 担忧回避理论 情绪调节困难模型 情绪调节治疗
  • 简介:2003年2月25日某学校学生坠楼自杀身亡。以此为研究切入点,釆用回忆法、咨询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预防和减少校园内出现自杀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情况显示:校园内出现自杀现象主要是三种类型的人:极其个别教师、极其个别与学校有关校外人员和极其个别学生,极其个别学校工作人员在校园外自杀不属于校园内出现自杀现象。作相关分析后,提出预防和减少校园内出现自杀现象分析和探讨:对三种类型的人应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应关心和尊重教师,不要轻易给人戴帽子、打棍子,应注重校园内治安巡逻,非校内人员来访解决问题应及时妥善处理;应注重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问题苗头就得“急诊”、“急救”,防患与未然;应重视做家住校外工作人员工作,交心谈心,用健康心疏导“枯萎”心。

  • 标签: 预防 校园 自杀现象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研究哈尔滨市初中生上网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探讨使用网络家庭影响因素。方法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问郑(EMBU)及自行设计问卷对哈尔滨市4所中学初中1341名学生进行课堂调查。结果父母对待男生和女生养育方式存在显着差异;父母养育方式使学生在网络使用目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父母对孩子养育方式影响孩子上网行为。

  • 标签: 哈尔滨市 初中生 上网行为 心理状态 父亲 母亲
  • 简介:目的调查广州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影响,方法釆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自编就业意向问卷对广州大学城386名大四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自我效能感与月薪和就业后关注问题.以及与就业观念存在显着相关,男女生就业观念有一定差异;就业观念和择业前后所考虑问题是毕业生就业意向中非常关心方面。结论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有一定程度影响。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就业意向 大学生 就业态度
  • 简介:本研究釆取随机抽样法对10个小、中、大班共258名幼儿违纪行为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违纪行为在性质上存在着性别上差异,男性儿童在中班违纪行为检出率比小班有明显增加趋势;幼儿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幼儿违纪行为首要因素,幼儿违纪行为与别人对他否定态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违纪行为 班级 幼儿园 教育知识 中班 大班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之间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对390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防御方式进行了测量。结果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大学生防御方式性别差异显著(P〈0.05),而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防御方式有显著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防御方式重要因素。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防御方式 性别差异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学习适应性、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方法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青年性格问卷(P.FDS)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35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多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2)学习适应性各分量表及人格多数维度均与心理健康总分成非常显着负相关;(3)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分量表对心理健康有顾着负向预测作用;自制力、宽容性、进取能力、同众性、自我接受、适意感、灵活性、好印象对心理健康有着显着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学习适应性及人格特征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心理学 心理健康 断面研究 学习适应性 人格 高中生
  • 简介:采用Jacoby加工分离程序,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实验材料,探讨图形编码条件下,意识.无意识记忆具体性效应。实验采用2(材料: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2(材料呈现时间;3000ms和300ms)两因素混合设计,结果显示:①意识、无意识提取中均存在具体性效应。②在意识和无意识提取中均未发现加工水平效应。该研究验证了双重编码理论。

  • 标签: 意识 无意识 记忆 图形 具体性效应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