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atheter-felatedsepsis,CRS)病人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0例CRS病人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CRS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阳性球菌(32/45),真菌(8/45),革兰阴性杆菌(5/45)。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多数对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真菌(7/8),革兰阴性杆菌常为耐药菌株。结论:CRS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CRS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感染导管。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败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对缺血性心脏患者Q-T离散度(Q-Td)检测应用价值.方法: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患者分为阴性组24例,阳性组26例,平板试验阳性组25例.各组间于调搏或运动前后各时段Q-Td分别作比较.结果:调搏阳性组负荷后Q-Td显著延长,与阴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调搏阳性与平板运动阳性组比较,负荷前后各时段Q-Td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与平板运动同样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Q-Td检测.

  • 标签: 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Q-T离散度 Q-TD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比较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方法:将4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S/T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流量触发,压力支持;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气管插管后NEWPORTWAVEE200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护指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相似,症状缓解时间NEWPORT组短于BiPAP组.但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更易为患者接受.结论: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基本相似.

  • 标签: BIPAP 鼻罩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颈测量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IGFBP-I)对预测足月妊娠分娩发动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测150例妊娠37—42周、未临产、胎膜完整孕妇宫颈长度,同时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宫颈分泌物IGEBP-I测定。结果:两种方法预测值无显著差异,联合预测分娩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应用超声、IGEBP-I高。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分娩预测准确率,且不依赖临床,对于指导临床进行必要产科处理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 分娩 预测
  • 简介: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联合多巴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和多巴胺,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其左室射血分数(EF)、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I)、心脏舒张指标E峰/A峰比值(E/A)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多巴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满意。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前列腺素E1 多巴胺
  • 简介:目的:了解狗心脏停搏15分钟后,用浅低温和深低温闭胸心肺转流(CPB)时,对血浆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影响.方法:10只实验狗,用10%氯化钾静注致心脏停搏15分钟后,行闭胸CPB复苏,浅低温组(33℃~34℃)(N=5),深低温组(26℃~27℃)(N=5),15分钟后复温.于停搏前、停搏15分钟、CPB开始后1小时、3小时抽血,并于3小时取心、肺、脑组织,行血浆和组织SOD、MDA和NO测定.结果:在停搏15分钟时,两组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停搏前;CPB后1小时,二组均明显低于停搏前(P<0.05),但至3小时,二组均上升接近停搏前水平(P>0.05).两组血浆MDA和NO含量于停搏15分钟和CPB后1小时、3小时均明显低于停搏前(P<0.05).浅低温组脑组织和肺组织中SOD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MDA明显高于深低温组(P<0.05);而心肌组织中NO含量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MDA也明显低于深低温组(P<0.05).结论:狗心脏停搏15分钟后,用低温闭胸CPB复苏,血浆SOD代偿性升高,MDA和NO下降,即低温复苏有助于减轻氧自由基和NO造成再灌注损伤.组织中指标测定,表明深低温闭胸CPB复苏对脑和肺再灌注损伤较轻,浅低温闭胸CPB复苏则对心肌再灌注损伤较轻.

  • 标签: 闭胸心肺转流 再灌注损伤 心肺复苏 自由基
  • 简介:目的:观察代偿性心脏增大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各种炎症反应标记物动态变化及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第16周开始用rofecoxib),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在第7、12、20周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炎症标志物TNF-α、IL-6、IL-10、TGF-β、CRP及UA水平.结果:模型组TNF-α、IL-10升高(P<0.05),治疗组均下降(分别P<0.05、P<0.01).治疗组TGF-β明显降低(P<0.01).结论:炎症参与了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过程.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可能有抗细胞因子作用.

  • 标签: 压力负荷 心肌肥厚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细胞因子 特异性COX-2抑制剂 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比较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四种评分方法对颅脑外伤病人病情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4例颅脑外伤病人临床资料,分别进行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比较病死组与存活组之间各评分分值差异;比较每种评分各分值段之间病人病死率差异;以ROC曲线下面积大小衡量各评分系统区别该类病人病死与存活能力.结果:存活组病人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分别为10.6±4.4,7.2±5.9,25.6±21.4,1.3±0.0;病死组分别为4.9±2.5,17.7±6.1,60.8±20.9,2.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评分系统各分值段病人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随APACHEⅡ、APACHEⅢ、SIRS各评分系统分值增加,GCS评分系统分值降低,病人病死率相应升高.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884,0.847,0.649,其中以GCS评分最大,SIRS评分最小.结论:四种评分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颅脑外伤病人病情,预测其预后,其中仍以GCS评分效力最大,SIRS评分效力最小,临床应用宜以GCS评分首选.

  • 标签: 颅脑外伤 GCS APACHEⅡ APACHEⅢ SIRS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44例PSVT,并与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46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总终止率分别为82%和85%,无显著差异(P〉0.05);复律时间:胺碘酮组20±5min明显慢于普罗帕酮组8.5±2.5min。(P〈0.05);副作用发生率二者无显著差异性,但普罗帕酮组副作用较重。结论:胺碘酮治疗PSVT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PSVT一线药物之一。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和尿白三烯E4(LTE4)水平变化.探讨IL-5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患儿为MP感染组(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5和尿LTEA浓度。结果:IP感染组尿LT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感染组血清IL-5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水平和尿LTF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发病机制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白介素-5 白三烯E4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8例脑梗死患者、36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及30名健康人血清S100B和NSE水平。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NSE浓度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脑梗死组患者血清S100B浓度低于脑出血组患者(P〈0.001),而脑梗死组患者血清NSE浓度高于脑出血组患者(P〈0.001)。结论:血清S100B和NSE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脑损伤严重程度指标;联合检测血清S100B和NSE,对鉴别诊断出血性脑病和缺血性脑病以及评价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S100B NSE 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