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多次法根管治疗和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痛苦程度。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术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采用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与观察组(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连续观察治疗30d,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30d后,观察组患者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采用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安全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黄帝内经》对治未的认识和现代中西医对养生保健的研究,阐明中医体质辨识是治未的基础,只有正确进行体质辨识,才能使得评估和干预正确无误,进一步说明体质辨识在中医治未病中的重要.

  • 标签: 中医 治未病 体质辨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牙髓及根尖周治疗中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月—2017年6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8例牙髓及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组时利用双模拟法,对照组根管治疗中使用多次法,观察组根管治疗中使用一次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3.1%,与对照组的89.66%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治疗时长、疼痛消退时间、炎症消失时间等各项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及根尖周治疗中,一次法根管治疗与多次法同样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一次法治疗时间短,病症恢复时间快,还能降低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髓病 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东兴区2016—2017年手足口流行学特征,总结防控经验。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对该时间段内手足口流行病患者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其发病年龄、发病月份、发病区域等情况并实施分析。结果报道病例在城乡均有分布,城区的发病比例则显著高于乡镇;此外疾病全年均有分布,2017年发高峰期为10月~12月;0~5岁为发病最多年龄段;经过积极控制501例发病患者均未出现病情恶化或死亡现象。结论手足口可控可治,且具有显著流行特征,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做好防控工作,以期降低发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流行病学 特征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进行心理干预对其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心理抑郁程度、独立、社会关系对比P均>0.05;研究组随访1年后CD4+提高幅度以及SCL-90量表、SD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干预 抗病毒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当中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IgM、IgG、IgA要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处理,实验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2例,治疗无效的有18例,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要低于治疗无效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过程当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亚临床甲状腺异常对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40例诊断为亚临床甲减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做为观察组,60例正常甲状腺功能且TPOAb阴性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间孕妇的妊娠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本院对1200例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工作,有147例为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发生率为12.25%;正常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妊娠期糖尿、妊娠期高血压、流产、产后出血以及早产等情况,对比观察组有明显的降低;正常对照组胎儿中出现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以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对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异常 妊娠结局 妊娠早中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予以甲状腺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为例,分为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干预,3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0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结果实验组不同时点SBP、DBP、HR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麻醉苏醒后即刻、苏醒后3h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手术耐受,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入住本医院妇产科的64例孕产妇,将其按是否有甲减分为两组,观察组有32例妊娠合并甲减的妊娠患者,对照组有32例正常妊娠产妇,对比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早产发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体重、1min及5min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产妇妊娠结果及围生儿结局均有较大不良影响,在检出时应该及时进行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保障分娩安全。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围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全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细针穿刺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方式均为甲状腺癌根治术,且手术时间预计约为2小时)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个体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全麻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稳定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全麻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心理干预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全麻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44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多样化护理方式,经过两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进行测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采访记录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多样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影响价值评估。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药物治疗以及口服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情况以及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SBP、DBP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情况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对高血压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美托洛尔 高血压病 快速性心律失常 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并发老年痴呆胰岛素治疗后简化智能量表评分的变化。方法取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T2DM)并发老年痴呆(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12周后比较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可明显增大T2DM并发AD患者的MMSE评分,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老年性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糖解郁汤对糖尿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糖脂代谢与磁共振特点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诊断糖尿抑郁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血浆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与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给予患者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基于图论的网络方法构建脑结构网路。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a与对照组水平下降,研究组患者血浆BDNF(65.80±11.36)pg/mL比(129.65±22.54)pg/mL,t=3.561、对照组血浆BDNF(67.09±12.56)pg/mL比(89.45±13.58)pg/mL,t=2.464水平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FBG较对照组患者水平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额上回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1.27±0.24)比(2.31±0.52),t=3.864、左侧壳核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1.79±0.43)比(3.28±0.52),t=3.995,对照组患者额上回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1.34±0.29)比(1.98±0.34),t=2.563、左侧壳核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1.81±0.52)比(2.75±0.41),t=2.65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解郁汤可以显著提高糖尿抑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糖脂代谢,参与神经重塑,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 抑郁症 糖尿病 神经重构 脑结构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临床特点。方法在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风险综合征患者60例,并同期选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60例,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结果分裂样精神病患者BPRS评分、CAARMS评估情况与精神风险综合征患者相比,存在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裂样精神与精神风险综合征存在差异,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更重。

  • 标签: 分裂样精神病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在艾滋与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的68例艾滋与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关爱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表(SCL-90)以及Morisky依从量表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艾滋与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负面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护理依从

  • 标签: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 艾滋病 结核病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对脑炎患儿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予MSCs治疗,观察MSC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MSCs治疗后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CD20+比例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MSCs治疗后,其中15例症状改善,3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调节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病毒性脑炎 免疫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应用于甲状腺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异丙酚麻醉,观察组选择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6.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全切术患者而言,选择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麻醉不仅可以改善苏醒情况,而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甲状腺全切术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