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的联合应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症状发生,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 标签: 美沙拉嗪 肠道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洛尔与螺内酯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托洛尔与螺内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率为(70.18±3.24)次/min、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4.78±6.3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5.53±5.03)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0.33±5.03)mm,其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托洛尔与螺内酯治疗,能够使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螺内酯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托咪定与芬太尼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组给予右托咪定,考察患者的术后躁动情况、术后临床指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躁动方面,观察组患者中术后躁动2例,总躁动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中术后躁动10例,总躁动率为22.73%,观察组患者的总躁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术后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采用右托咪定的治疗效果优于应用芬太尼治疗。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 乳腺癌根治术 七氟烷 麻醉术后躁动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右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和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的动脉血压和心率出现上升现象,而在5min后患者的动脉血压明显降低,从整体比较,观察组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拔管5min后的躁动发生率为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全麻手术患者中运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比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 全麻苏醒期 躁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律失常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胺碘酮联合托洛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8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115.41±14.43)mmHg、舒张压(75.60±12.14)mmHg、心率(74.35±14.23)次/min,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SD(40.57±4.74)mm、LVDD(52.56±6.14)mm、LVSF(53.50±5.92)%、LVEF(54.16±6.2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配合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提升心功能。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血压 心率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沙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采用沙拉嗪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沙拉嗪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5.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治愈时间。

  • 标签: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断指再植术中实施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托咪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托咪啶干预,对照组则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对比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干预结果。结果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均较T0时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5时的SAS、SDS评分均较T0时所有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托咪啶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B超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啶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培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NSCL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培曲塞组和吉西他滨组,每组45例。培曲塞组患者采用培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吉西他滨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62.22%VS5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曲塞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33.33%VS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培曲塞联合卡铂的毒副反应较低。

  • 标签: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卡铂 老年 NSCLC 临床疗效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氟哌噻吨利曲辛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收治的84例反流性支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利曲辛片治疗。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因子指标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ghrel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leptin与IL-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氟哌噻吨利曲辛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ghrelin、瘦素leptin以及IL-17的水平有关,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西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本院于2015年7月10日至2016年4月8日期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计110例,依据计算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例数均为55例,对比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分析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停止时间少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则明显较对照组短,其家属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随机分实验组150例进行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参照组150例进行术后的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0.00%(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的实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整体护理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70名,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35名)和观察组(3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评分、处理问题能力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既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也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 护理人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者设定为对照组,给予联合心理护理者设定为观察组,39例归为一组,就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从SAS、SDS评分情况评估护理方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比较低,(P<0.05)。从治疗依从性评估护理方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44%)>(76.92%)(P<0.05)。结论为了保证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建议对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透室护理实行护理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患者共196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对象,医院于2016年9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对比分析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与实施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的护理应用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血透室护理实行护理流程管理的相关成效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状态、健康知识宣导、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和患者进行沟通能力等。在实行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服务状态、健康知识宣导、专业技能水平和沟通能力等评价也更高(P<0.05)。结论血透室实行护理流程管理模式,使风险发生率有效降低,对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护理人员服务状态良好,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到位,积极有效的沟通,使患者满意更高,医患关系得到有效改善,医院整体形象得到提高。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 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上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74%,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查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常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心理护理护理对策对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名中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及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因素是影响中风患者行为的主要因素,心理护理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心理护理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 心理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护理中舒适护理方法的应用。方法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8例,将2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仅常规护理,不采用任何额外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总有效率为71.4%。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舒适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08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内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内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调查两组患者急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率、满意率、投诉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内54例急诊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是25.93%,满意率是83.33%,投诉率是9.26%,观察组内54例急诊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是3.70%,满意率是96.30%,投诉率是1.8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过程中,观察组内焦虑、抑郁等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有2例,护理效率是96.30%,对照组情绪不稳定患者10例,护理效率是81.48%,观察组护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满足急诊患者的需求,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实践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68例患者分成各自3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4.1%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2.9%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硬化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