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于该院入院诊治的脑瘫患儿共87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44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实施系统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变化情况、运动发育指数,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发育商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时点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79.0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中脑瘫患儿实施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发育水平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刺激 小脑顶核 系统康复 脑瘫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手法对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颈椎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手法能够有效改善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 手法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协同收缩率(CR),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 标签: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下肢 平衡
  • 简介:在确定高危药品目录的基础上,开发了适合我院的高危药品管理系统软件,使高危药物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该软件由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信息维护模块、审查模块、预警模块、统计模块组成.通过此软件的应用,可将潜在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用药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有效地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的医疗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此软件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危药品 管理 软件
  • 简介:目的:比较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H高血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H高血压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与替罗非班组,45例血栓抽吸组先行血栓抽吸后行PCI治疗,40例替罗非班组则于造影后采取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ST段回落率、手术前后心肌标记物、心功能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慢血流或无复流、ST段回落、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84.4%、14.3%,较替罗非班组的15.0%、62.5%、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CK-MB、TnI、Hcy、LVEF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治疗后CK-MB、TnI水平分别为(14.6±5.2)、(34.3±21.0)μg·L-1,较替罗非班组的(20.2±6.4)、(45.2±22.4)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对AMI伴H高血压患者PCI术后心肌及心功能均有保护作用,但血栓抽吸相比替罗非班随访心血管事件明显少,且更能有效预防或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

  • 标签: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急性心梗死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狼疮肾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2010年2月~2015年5月的200例2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病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照组为不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胰岛功能及血脂水平等资料。结果观察组的HOMA-IR、AUCC、HOMA-β和AUC1等胰岛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G、TC等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DL-C、LDL-C等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确定BMI、TG、ALT、AUC1、常数项、腰臀比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等因素是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会伴有肥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等的代谢综合征表现,且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2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 标签: 2 型糖尿病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择取本院收治的SLE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缓解率显著升高,外周血B细胞水平显著下降,1年随访后复发率、SLEDAI、BILAG评分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SLE效果良好,且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利妥昔单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参数在评价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相应脑组织慢性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颈内动脉系统主干血管存在中度或以上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CT灌注,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参数图,结合患者血管造影结果评价脑组织缺血程度。结果57例患者中度或以上狭窄的病变血管段共计115段,仅有7例颈内动脉系统CTP无明显异常余50例见77个区域灌注异常,71个为梗死前期I期,6个为梗死前期II期。其中74个区域能找到对应责任血管82段,仅3个区域未找及责任血管,且33段中度或以上狭窄血管段对应供血区域未发现明确灌注异常。结论当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内动脉系统主干血管发生中度或以上狭窄改变时,全脑CTP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相应脑组织慢性缺血的范围,评定其梗死前期分期,为临床上精确诊治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

  • 标签: 全脑CTP 颈内动脉系统 脑组织慢性缺血
  • 简介:目的了解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E)表现及特点,对临床规范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减少育龄妇女副反应及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避孕药品及器械的数据库中156例关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ADR/MDE的年龄、时间分布及表现等进行探讨。结果156例ADR/MDE报告中只有6例来源于避孕药品的ADR库;126例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在医院放置,占81.29%;ADR/MDE中月经问题85例,占54.49%,其中闭经有31例,占36.47%。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主要ADR/MDE是月经问题。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放置机构主要是医院,医生的推荐对曼月乐的使用有着重要作用,放置前应做好充分的知情同意。LNG-IUS具有药品和器械的特点,若发生药品相关的终止取出,既要上报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也要上报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N末端B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3例,依据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中医证辩证分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停证、痰热壅肺证、寒痰阻肺证6。分别检测NT-proBNP、Hcy及测序MTHFRC677T基因。结果各中医证组中NT-proBNP、Hcy水平依次升高的顺序为气阴两虚证、寒痰阻肺证、热痰壅肺症、气虚血瘀证、心肺气虚证、阳虚水停证,心功能等级阶次升高;CC基因多分布于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TT基因多分布于心肺气虚证、阳虚水停证。心功能2级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心功能3级以痰热壅肺症、寒痰阻肺证为主;心功能4级以心肺气虚证、阳虚水停证为主。结论中医辨证分与NT-proBNP、Hcy及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分可能具有相关性。NT-proBNP、Hcy水平及心功能分级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辩证分的客观化依据。

  • 标签: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0例留置中心静导管患者,采用改良危重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分数≥15分则发生感染的高危分值,将40例≥15分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与2013年6月-2015年7月期间≥15分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80%患者的改良危重评分≥15分,给予这些患者集束化护理,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使用率下降至60.55%,感染率下降至0.22%。结论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慢性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多态性与癌症及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的消化系统癌症(包括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食管癌)患者、冠心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100例的全血标本,提取血基因组DNA,采用Real-timePCR和测序两种方法检测MTHFR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癌症组的MTHFR基因野生C/C、杂合基因C/T及纯合变异型T/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34%、46%和20%,冠心病组为32%、53%和15%,健康对照组为34%、54%和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系统癌症或冠心病患者MTHFRC677T各基因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浙江地区人群中,未发现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消化系统癌症或冠心病的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多态性 消化道癌症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比较改良鼻肠管和鼻胃管联用于血液净化对预防和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诱导迟发性多发神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自动洗胃机清水洗胃、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及给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氯解磷定注射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洗胃等治疗以及给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氯解磷定注射液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自动洗胃机清水洗胃、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及给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氯解磷定注射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置入鼻肠管和鼻胃管洗胃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洗胃等治疗后昏迷复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和药物用量,以及迟发性多发神经病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昏迷复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品、氯解磷定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患者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迟发性神经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改良鼻肠管和鼻胃管联用于血液净化可有效预防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诱导迟发性多发神经病的发生,并有益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改良鼻肠管和鼻胃管联用于血液净化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诱导迟发性多发神经病的发生,可改善患者预后的康复。

  • 标签: 有机磷 迟发性多发神经病 改良型鼻肠管 鼻胃管
  • 简介:目的比较国外5种评分系统在中国人群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262例AIS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模型、MSS模型、GRASPS模型、SEDAN模型以及SITS模型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HT发生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HT的预测能力;单因素分析5种评分系统内的指标和HT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认为是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种评分系统测评的分值增加,HT发生率随之上升,在5种评分系统组间中HT发生率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GRASPS模型优于MSS模型和SITS模型(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心房颤动剔除,余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基线NIHSS评分均是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五种评分系统均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风险,其中GRASPS模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对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年龄、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评估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和基线NIHSS评分,以避免发生HT。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阿德福韦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HA、PC3、LN和CIV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纤维化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与ALB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

  • 标签: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携带情况以及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17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32例行M.Cat流行病学观察,统计常见病原流感嗜血杆菌(HI)、肺炎链球菌(SP)、卡他莫拉菌(M.Cat)的携带情况,分析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HI与SP的携带率分别为28.66%、28.49%,均高于M.Cat的携带率15.41%,差异明显(P<0.05);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是影响病原携带与抗生素耐药的关键因素。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携带率与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耐药菌株携带率升高,提示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原 携带率 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