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最近,在北京出版的、由吴莆生担任主编的题名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孩子剧团史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一书中出现了有悖于历史的诸多问题。因此书已发至全国大部份省市图书馆、纪念馆、文艺团体及有关个人,影响面极广。我作为原临青学校和原孩子剧团的老成员...

  • 标签: 文艺团体 陶行知 周恩来 国民党 剧团 汇编
  • 简介:唐代学术有其独特的发展环境和多方面的成就.从形式上看,唐代学术表现出浓重的注疏学特征;从内容上看,三教合流及趋向于心性之学是其时代特色.唐代学术是处于汉学和宋学之间的学术,这不仅表现在时代的自然连接上,而且表现在学术传承上.

  • 标签: 唐代 学术史 经学 史学 佛学 道教
  • 简介:<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族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认为民族深入研究中还存在着值得思考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应该是继续深入细致地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因此,我们想就这一关键问题谈一点看法。启示中国民族史学会1983年4月成立以后,民族的研究和学术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老一辈民族史学者精神焕发,中青年民族工作者奋力向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表现在:无论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还是各地区的民族,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的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

  • 标签: 民族史 民族史研究 民族关系史 文化史 少数民族社会 史学
  • 简介:吴于廑(1913~1993年),原名吴保安,祖籍安徽休宁,少年成长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习经济。1941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1944年和1946年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7年应周鲠生校长邀请,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兼任系主任。

  • 标签: 吴于廑 陈序经 西方史学 治史者 历史学家
  • 简介:乡土志是清末朝廷通令各地官府编修的一种地方简志,目的是为推行新政设立的小学编写乡土教材。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颁行《乡土志例目》提出“惟乡土之事,耳所习闻,目所常见,虽街谈巷论,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平时供儿童嬉戏者,一经指点,皆成学问,其引人入胜之法,无逾此者。故必有乡土志,然后可以授课。”为了防止各地编撰时体例不一“言人人殊,虑或庞杂”,于是“拟选例目,以为程式”,制定了统一的编写大纲,分历史、政绩、兵事、耆旧,人类、

  • 标签: 乡土志 新疆图志 简志 地官府 光绪三十一年 乡土教材
  • 简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都为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元代以后,数十个民族一直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里.少数民族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的民族间的关系可以说渊源流长、影响深远,蒙古族和藏族两个民族的关系就是这样.

  • 标签: 《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 书评 民族关系 学术性 蒙古族 藏族
  • 简介:<正>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抗日战争丛书》编委会组织编写的首批《抗日战争丛书》即将付梓印行。这套大型学术丛书已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为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其总规模计划在50种左右,计1100余万字,内容包括从“九一八”到“八一五”整个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物、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系列的选题,是目前中国大陆关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之全面体现。该丛书强调以较高的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力图“展

  • 标签: 中国大陆 总规模 中国抗日战争史 出版社 学术丛书 最新成果
  • 简介:山西省晋城市,古称泽州.位于太行山南端.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和经济都很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古建筑星罗棋布,遍布全市各个村落.其中宋金遗构之多,居三晋之首.晋城青莲寺无论是寺院规模、建筑时代,还是寺内所遗存的彩塑及碑刻等艺术珍品,均为晋城地区古建筑之代表.

  • 标签: 山西 青莲寺 晋城市 建筑风格 北齐 佛教
  • 简介:原始群时代,人们对于财产只有利用而无占有,实际意义上的占有开始于氏族社会.起初,占有只发生于相邻的氏族之间,以后氏族社会内部又分化出大家庭,遂取代氏族而成为原始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占有主体.

  • 标签: 占有 原始群 氏族 大家庭 财产
  • 简介:班固约在汉明帝统治的中后期确立了断代为的体例,并名之为《汉书》,寓有颂汉之意。颂汉思想的产生,既与客观的政治环境有关,又与班固作为史官和文人的依附地位有关。同时,家世背景对班固颂汉思想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史学思想 杨终 光武帝 东汉王朝 东汉初 窦宪
  • 简介:《金·选举志》中有一些难解的铨选专用词汇,在金代史料中亦没有解释,对于理解金代铨选、官阶制度造成困难。通过对《金》和金代传记资料的爬梳,结合唐、宋、元铨选制度进行对比,对《金·选举志》中出现的铨选用词进行考释,对于《金》的阅读和金代选举制度的理解有一定帮助。

  • 标签: 金朝 铨选 官阶
  • 简介:《辽》编纂疏陋,是研究辽、契丹的最大难题。而作为与北宋对峙近两个世纪的辽朝和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契丹民族,无论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军事、文化、制度与社会结构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对辽、契丹的研究,无论对中国断代,还是对民族的研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作为保存辽代和契丹民族历史资料最多的《辽》,却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研究依据。这一状况困扰了自清代以来的史学研究者,人们力图从其他文献中获取相关资料,对《辽》加以补充,但文献记载非常有限,希望只能寄托于考古发掘和金石资料。所幸近年来,辽代考古成绩斐然,韩知古家族成员墓志的发现,使韩氏家族在辽代的活动日渐清晰。本文主要依据已经发表的韩氏家庭成员墓志和《辽》的相关记载,对韩知古家族成员在辽代的行事加以疏理,以修正《辽》中的讹误,补充其遗漏。

  • 标签: 《辽史》 中国历史发展 契丹民族 校补 文献记载 家族成员
  • 简介:<正>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部著名手稿,题为《善说诸宗教源流及教义晶镜》,抄在两大本笔记本上。作者是安多学者土观罗桑却吉尼玛(1737—1802年),这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哲学著作。藏文原著成书于1802年,在贡龙寺印刷,以木刻本行世,蒙文译本题为《晶镜》。后来在大库伦的达什却普勒寺再次印行,质量精美,超过贡龙寺本。现在,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收藏的即是这个本子。土观的《宗派源流》在西藏和蒙古的

  • 标签: 源流 西藏 国家图书馆 蒙古学 译本 佛教流派
  • 简介:德”是章学诚在刘知几才“三长”说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刘知几在回答礼部尚书郑惟忠“千古多文人而少良”的疑问时提出才、学、识的才“三长”说。按照通俗的理解,“才”是指研究和写作历史的能力,“学”是指掌握史料的广度和深度,“识”是指鉴别史料的见识和善恶直书的胆识。章学诚直接针对识的局限性而提出德的概念。在他看来,刘知几把识理解为“欲于记诵之间,知所抉择,以成文理耳”的能力,仍然是一般的文士之识而不是真正的识,

  • 标签: 传统史学 史德 自觉 明道 刘知几 章学诚
  • 简介:关于海疆与陆疆界定的问题。首先,应看到中国的海疆与陆疆的形成,均位于治边传统的主体框架内,脱离对中原王朝治边传统(包括治边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对历史上海疆与陆疆的形成和界定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研究海疆与陆疆的界定问题,不能离开大的时代背景和治边方面的基本理论,如果没有搞清楚中原王朝在治边方面的边疆观、治边观、治边思想和政策.

  • 标签: 边疆史 治边思想 界定问题 中原王朝 理论与实践 海疆
  • 简介:演义体的史学作品作为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下层民众传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末以降殆至民初,演义体的史学作品杂然纷陈,其中世界演义的出现尤为醒目,演义域外新知,启迪下层民众,激发爱国热忱,成为世界演义作者共同的创作意图。大量世界演义作品的出现,既是此时期历史演义创作中的重要现象,也成为此时期的演义体史学一个重要特点。

  • 标签: 清末民初 世界史演义 演义体 西方进化史观 经济文化交流 历史演义
  • 简介:不久前,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播出了近代中国历史题材的影片、纪录片及连续剧,引起不少人的兴趣,人们对剧中人物如李鸿章、袁世凯等议论纷纷。解放前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文史系,对历史、特别是近代也很有兴趣,关于李鸿章也收集过一些资料,这次我把有关材料找了出来。

  • 标签: 李鸿章 中国 近代史 史料 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