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预防疾病为目的、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健康管理的健康干预措施日益成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笔者总结分析心膈角被脂肪充填的健康体检者的X线表现,将其定义为“心膈角充填征”,并探讨其在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胸部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外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97例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94例治愈,1例复发,2例切口刺痛,无补片排斥反应。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67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84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牙体缺损采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情况,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复合树脂充填 玻璃离子水门汀 后牙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龋齿采取不同充填材料充填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乳牙龋齿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儿,共患有龋齿120颗,根据洞型冲填材料不同将120颗龋齿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D组,C组、D组均为Ⅱ类洞,A、B组均为Ⅰ类洞,各组患牙均有30颗,其中B组、D组充填复合树脂,归为光固化组,A组、C组充填玻璃离子,归为玻璃离子组,观察治疗疗效及操作时间。结果2年复查,A组、B组的充填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D组充填成功率较C组显著要高(P<0.05);在Ⅱ类洞型充填上,玻璃离子组患儿充填失败率显著高于光固化组(P<0.05);光固化组操作时间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对于乳磨牙I类洞,可采取操作时间较短的玻璃离子充填,而对于乳磨牙Ⅱ类洞型,应选择强度较高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 标签: 玻璃离子 乳牙龋齿 光固化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均无异物感,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节省费用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充填式 无张力 腹股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填充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率为93.65%,对照组患儿配合率为6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17.46%,对照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3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且术中患儿疼痛感相对较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小儿龋齿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开始我院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以来318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和复发率等。结果手术时间平均约5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天,术后顽固性疼痛2例,阴囊血肿,积液14例,复发2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易学,手术的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比较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无张力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使用网塞及平片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术20例,均经腹股沟切口,高位游离疝囊,网塞充填于股环上方薄弱的腹膜前间隙内,常规使用平片并与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固定。结果20例手术顺利,恢复良好,随访6~36月均无复发。结论经改进的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术可有效避免压迫股静脉,防止股疝复发,预防直疝和斜疝新发,为股疝治疗合理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疝修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银汞合金是口腔科常用的牙体充填材料。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的口腔科医生,由于长期与汞接触,易引起汞吸收性汞中毒,为了解经常使用银汞合金对口腔科医生的健康影响,特做了本次调查。

  • 标签: 银汞充填 口腔科 慢性汞中毒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随访分析3M树脂修复80例间隙过大的正中前牙,比较不同充填方式以及是否涂布表面封闭剂的临床效果,为有效预防微渗漏提供一些临床数据。方法:将40名患者的间隙过大的80颗正中前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40颗牙,再把A、B两组随机平分为A1、A2组和B1、B2组,每组10人20颗牙,A、B两组均使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传统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A1、B1两组充填抛光后涂抹封闭剂,A2、B2组充填抛光后不涂封闭剂。于术后6个月、2年复查,观察四组的充填效果。结论:A1、B1、B2组的充填效果令人满意。提示分割增量充填有助于降低聚合收缩对粘结剂产生的不利影响:A1、B1组显示表面封闭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穿透性,能明显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 标签: 复合树脂 聚合收缩 分割增量充填 表面封闭剂 微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的牙齿的微渗漏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因正畸或牙周问题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新鲜离体牙100颗单根管前磨牙进行研究,随机为这些牙齿编号(1~100),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手扩组与机扩组,各50颗牙齿,手扩组使用不锈钢K锉行手动根管制备,机扩组使用Pro-Taper机扩针,登士佰机扩马达行根管制备。制备完成后,分别将手扩组机扩组的牙齿各自随机分成手扩组A/B,和机扩组A/B,对A组(手/机)行热牙胶垂直充填,B组(手/机)行冷牙胶侧压充填;通过对两组牙根尖微渗漏量的对比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根尖微渗漏量数据分析,不同的根管制备方式对渗漏量影响均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相对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微渗漏量更小,P<0.05,存在统计分析意义。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根管充填方式,渗漏量更少,根尖封闭性更好,远期成功率更高。

  • 标签: 热牙胶 微渗漏 根管充填
  • 简介:目的观察银汞合金充填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方法.对口腔内长期存有银汞合金充填体者的心理精神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行为测验,试图评估银汞合金充填体对人体有无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在有银汞合金充填体和无银汞合金组间,银汞合金充填体不同表面数组间,以及与银汞合金接触的不同年限间,所得资料差异性比较.均不说明银汞合金充填体对人体健康有害。结论银汞合金仍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充填材料。

  • 标签: 银汞合金充填体 人体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修复填充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牙牙体缺损的治疗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填充成功率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树脂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60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充填术后继发性高眼压患者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眼经治疗后眼压均降至21.0mmHg以下,视神经未受损害。提出加强对术后早期监测眼压,对高眼压进行及时处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避免因术后高眼压导致的视力丧失。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充填术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疝环充填和PHS手术应用于治疗腹股沟疝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记录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收入的所有腹股沟疝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100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疝环充填组和PHS组,每组中均录入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疝环充填组患者与PHS组患者在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治愈,未见手术死亡患者和治疗失败或复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PHS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例,而疝环充填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00%)例,组间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PHS手术方案和疝环充填手术方案,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PHS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疝环充填 PHS手术 腹股沟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颞部层次众多,在进行颞部透明质酸填充时需掌握充足的解剖知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颞部解剖的探讨加深对其理解并提供一种安全而且易于推广的方法。

  • 标签: 面部 解剖学 透明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