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从双相情感障碍定义、发病率及其诊断、疾病负担和治疗等多方面,综合相关论文讨论了双向情感障碍,采取认知行为治疗、人际社会节律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治疗方法。结果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治病率及死亡率。结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探索双相情感障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人际社会节律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35-45岁之间女性睡眠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睡眠障碍越重,症状越多。疲劳、头晕、头疼、烦躁的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者伴有月经失调者达48.3%,二者相关较高。结论:睡眠障碍伴随症状,与睡眠质量的优劣呈正相关。

  • 标签: 女性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479例不孕不育妇女出现地中海贫血的结果及其变异类型。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不孕不育治疗的妇女4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试剂和PCR检测纸进行血液监测。统计出现地中海贫血发生几率和突变等结果。结果数据指出,479例不孕不育患者中存在78例地中海频贫血,占总体的16.28%。其中根据突变分类可知,(1)α突变共有61例①10例-α3.7/α3.7突变。②21例-α3.7/α19突变。③2例-α4.2/-α4.2突变。④13例-α4.2/α14突变。⑤5例为-α3.7/αα&-α4.2/αα突变。⑥3例-SEA/-SEA突变。⑦7例-SEA/αα突变。(2)β突变共有15例①6例β17M/βA突变。②5例β41-42M/βA突变。③4例βEM/A变异。(3)αβ突变共有2例。结论临床中出现不孕不育疾病血液中地中海贫血检出率较高。因此在开展孕前疾病筛查工作期间,应当本着优生优育的角度,对于重度地中海贫血妇女早发现、早干预,在保障人口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不孕不育 地中海贫血 突变类型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对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各随机抽选36例从2012年3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一般组(健康者)与鉴别组(贫血者),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HB(血红蛋白浓度)、MCV(细胞平均体积)以及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经血液检验后,鉴别组患者在HB、MCH、RBC与MCV等各项相关指标中的相关数据均小于一般组健康者,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P<0.05)。结论在对被检验者是否贫血的鉴别诊断中,HB、MCH、RDW及MCV等相关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意义重大,均可将其作为诊断或鉴别接受检验者贫血与否的检验标准,有效促进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了解社区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 310例,统计贫血发生率,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贫血发生率,比较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死亡率。结果: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贫血的总发生率 29.48%,不同性别病人(男性 29.97 %,女性 28.98 %)贫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不同年龄( 65~ 74岁, 75~ 84岁, >85 岁)贫血发生率( 20.40%, 30.08%, 39.24%)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老年病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 31.86%和 14.15 %)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中贫血发生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发生率增高,贫血患者比非贫血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应引起全科医师的高度重视,积极查找贫血病因,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提高住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社区医院 老年住院患者 贫血 发生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研究部分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为缺铁性贫血,20例为巨幼细胞性贫血,20例为溶血性贫血,又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贫血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检查,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体检者,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改变,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溶血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MCH、MCHC、MCV以及RDW显著要低;溶血性贫血的MCH、RDW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CHC、MCV低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借助MCV、MCHC、RDW等指标对临床上出现贫血症状的患者进行贫血类型鉴别。

  • 标签: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102例贫血患者资料,将其分为研究A组(地中海贫血,51例),研究B组(缺铁性贫血,51例),再取51例健康的成年人分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液检查结果。结果研究A组在RBC/MCV、RBC、Hb的检测中明显比研究B组有关指标高,而研究B组的RDW明显比研究A组及对照组高(P<0.05)。结论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鉴别的诊断中价值高。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贫血患者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降低,血浆与抗凝剂的比例发生变化,研究通过校正采血量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检验工作。方法收集50例大连地区贫血患者(HCT<0.25)进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检测。严格按照血液与抗凝剂91的比例作为第一管,列为对照组;再根据患者HCT和抗凝剂校正公式抗凝剂量(ml)=(100-HCT)×0.00185×采血量(ml),求出校正采血量(抗凝剂固定0.2ml),按校正采血量进行血样采集作为第二管,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程度HCT时,两组凝血四项结果的差异。结果当HCT<0.25时,观察组较对照组PT、APTT、TT时间明显延长,FIB结果减小,校正前后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HCT<0.25),不同采血量会对凝血四项检査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应严格校正采血量以提高凝血四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贫血 采血量 凝血四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方法在库尔勒市7家托幼机构的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期间选取600名幼儿园儿童为实验对象,统计每位儿童日常膳食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可发现14.17%的儿童存在贫血现象,且大部分是由膳食不合理所致,同时以农村儿童较为常见。结论2-6岁幼儿园儿童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为营养状态不佳,对此需不断改善幼儿园膳食情况。

  • 标签: 幼儿园 儿童 贫血 营养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诊断鉴别贫血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贫血患者作为样本。根据患者贫血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地中海组与缺铁组2组。140例患者均采用血液检验方法诊断与鉴别。结果地中海组患者MCV(67.79±0.47)fL、MCH(22.98±0.08)pg、Hb(330.12±10.66)g/L、检出率82.89%;缺铁组患者MCV(71.00±1.89)fL、MCH(22.96±0.10)pg、Hb(271.48±11.43)g/L、检出率82.81%。结论应将血液检验应用到贫血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提高检出率,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在产科贫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我医院产科 2016年 1月 ~2017年 3月 40例晚期妊娠中度贫血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20)与对照组( n=20)。观察组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 +0.9%氰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后 Hb、 Hct、 SF及 TSAT指标。结果:治疗 1、 2、 3、 4周后观察组 Hb、 Hct、 SF、 TSAT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改善产科贫血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利用。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产科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本组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其确诊率,总结肝硬化再生结节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45例通过核磁共振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诊断率为97.83%。常规扫描脂肪抑制T1WI多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T2WI大多为低信号,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期与强化肝实质比较为低信号结节,动脉期未见强化,癌结节T1WI多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个别可见稍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减弱。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临床诊断,能够早期鉴别良恶性疾病,同时还能对恶性结节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肝硬化 再生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黑素再生液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137例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71例电针配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对照组66例单独进行电针治疗。结果研究组痊愈率为84.5%,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痊愈率为30.3%,总有效率为54.6%。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白癜风能明显提高疗效,是临床治疗白癜风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电针 黑素再生液 白癜风 疗效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广泛参与在机体皮肤发育中,主要是在表皮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毛囊发育中,能够对p63基因表达起到直接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表皮分化。在皮肤再生和创面愈合中miRNA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则关于miRNA合成及其在皮肤发育再生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探讨。

  • 标签: 皮肤发育再生 创面愈合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进行血液检验的不同性质的贫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100例健康检验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检验中开展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液检查中MCV、MCH、RDW指标检出高于对照组,而RBC、Hb、RBC/MVCV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尤其是血液检验中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鉴别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对于贫血鉴别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贫血患者和同期于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50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A组(缺铁性贫血)53例、观察B组(地中海贫血)45例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0例,观察三组受检者的血液检测各项指标,对比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受检者血液检验各项指标水平处于正常水平。以此为标准,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均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其中观察A组患者的MCV、MCH、Hb以及RBC水平明显低于观察B组,而RDW水平高于观察B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检验灵敏度(96.2%>91.1%)、特异性(71.7%>66.7%)及符合率(91.1%>73.3%)高于观察B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的贫血鉴别诊断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可以根据血液检验各指标的差异进行不同类型贫血的鉴别,其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