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烧伤后使用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的病人总结分析。结果使用负压吸引、封闭引流后,创面消肿快,感染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并发症少。结论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重度烧伤的创面处理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VSD负压吸引 封闭引流技术 电烧伤 创面
  • 简介:目的探讨LEEP锥切后+创面深度灼治疗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效果。方法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CINII-Ⅲ级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两组,采用LEEP锥切后+创面深度灼和单纯LEEP锥切治疗各80例,比较其手术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155例CINII—Ⅲ级患者(失访5例),LEEP后灼组治疗有效率97.43%,复发率0;单纯LEEP组治疗有效率89.61%,复发率5.19%。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LEEP锥切后再进行创面深度灼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复发。

  • 标签: LEEP 深度电灼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腔内治疗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处置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术后尿道狭窄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6例患者中治疗后24例能维持排尿通常,2例经术后随访发现需行定期尿道扩张治疗。结论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尿道外口及前尿道,根据不同狭窄部位、程度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术后定期随访和尿道扩张后,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周围神经的生理特点。方法对3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与F波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生理指标异常,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F波潜伏期延长,波形未引出等,并且在神经传导正常的情况下F波已经出现了潜伏期的延长,是一个早期敏感的评价指标。结论神经生理的检测方法是敏感的方法,能够早期发现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并评价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毒症 周围神经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的神经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的重复电刺激(RNs)资料。结果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面神经、腋神经和尺神经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胸腺正常组,进一步比较胸腺异常组面神经RNS阳性率高于胸腺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理类型中低频RNS阳性率均显示出从高到低的生理特点,依次为腋神经>面神经>尺神经。结论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R面神经RNS阳性率高于胸腺正常MG患者;MG患者腋神经和尺神经RNS阳性率,在胸腺正常和异常组之间是相近的。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增生 胸腺瘤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以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前列腺切术的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术后早期出血、膀胱痉挛、以及尿路感染三个方面入手,对前列腺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在所收治的100例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当中,共有4例患者因压力调节不合理而导致出现术后早期出血并发症症状,3例患者因导尿管过度牵引以及引流管堵塞而出现膀胱痉挛症状,3例患者因尿道口清洁不彻底而出现尿路感染症状。经针对性护理后,均在48h内得到恢复。10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通过对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落实,能够有效降低前列腺切术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对于促进患者预后恢复而言意义突出,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经尿道切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7~34min,平均(16.4±4.5)min。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切综合征和继发性大出血等并发症。创面基底和创缘病理检查,无肿瘤残留。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8d,平均(5.3±1.1)d。随访12~29个月,平均(18.6±3.5)个月,肿瘤复发4例(11.43%)。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可重复治疗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可靠方法之一。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80岁以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切综合征3例;出血需输血2例;排尿困难尿潴留4例;暂时性尿失禁3例;尿道狭窄3例;附睾炎1例。以上并发症经妥善处理,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并发症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规范的手术操作,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避免出现严重后果的关键。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并发症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eep刀环型切治疗宫颈病变20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病患的200例患者,采用Leep刀环型切治疗,切除患者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Leep刀环型切治疗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6.4±2.1min,术中出血量7.2±2.6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宫颈管狭窄和粘连病例。结论Leep刀环型切治疗宫颈病变操作安全简便,手术成功成功率高,可提供病理学诊断,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Leep刀环型电切 宫颈病变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常规NCV检测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的敏感性。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NCV检测,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检测。结果:在常规NCV检查中,SCV的异常率明显高于MCV,而MCV检查中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又高于其它指标,右手重于左手。但与腕部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两项指标相比,后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NCV检查。结论:正中神经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检测,对早期腕管综合征敏感度高,且方便、经济、无痛,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应被广泛应用。

  • 标签: 腕部节段检测 正中-尺神经潜伏时差 腕管综合征
  • 简介:神经外科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微侵袭”阶段。现有的一些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MRI,fMRI)、术中核磁共振(intraoperativeMRI,i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术中导航(neurosurgerynavigationsystem)等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指导病灶范围判断.但是这些基本都是解剖定位,而非针对神经功能的功能定位。而且,由于个体差异及病灶导致的功能重塑,使解剖定位亦出现困难。术中神经生理监护(intraoperativeneurophysiologicmonitoring,IONM)可以进行非常肯定的神经功能定位。本文就术中神经生理监护技术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术中 神经电生理监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胃肠息肉内镜下采取高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年龄≧60岁72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同期70例年龄<60岁的为对照组,均行内镜下胃肠息肉高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一个月和一年的息肉残留率和复发率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胃肠息肉采取内镜下高频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老年人胃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治疗 并发症 复发
  • 简介:目的研究运动皮质刺激术(motorcortexstimulation,MCS)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法脑卒中后疼痛9例,脊髓损伤后疼痛3例,幻肢痛2例。均行MCS治疗,同期植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术后疼痛均不同程度减轻,1个月以内镇痛疗效较满意,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随访1。5年.多数病人镇痛效果出现波动,调整刺激参数后仍能获得镇痛疗效,疼痛较术前减轻10%~90%,脑卒中后疼痛的长期疗效要好于脊髓损伤后疼痛和幻肢痛。结论MCS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疗效肯定、可调节等优点,术后刺激参数的调整对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 标签: 神经病理性 脑卒中后 疼痛 脊髓损伤后 幻肢痛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行前列腺组织切除术的60例老年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30例(I组)和硬膜外麻醉(CEA)30例(II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I、II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I、II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是该手术目前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186例(198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患者均施以“多模式抗”措施预防术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结果186例(198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有9例(11侧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患者继发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果。结论多模式抗在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性疾病中,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血栓 预防
  • 简介: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课题号ZD2007039)摘要目的比较止血带交叉结扎联合不同次数反复握拳法(6次、5次、4次)对手背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脾胃病科静脉充盈度差450例输液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6次方法行静脉穿刺;对照1组采用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5次行静脉穿刺;对照2组采用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4次行静脉穿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法6次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充盈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该法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柱钢板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病人采用柱钢板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髋内翻、股骨短缩等并发症发生,优良率87.5%。结论采用柱钢板内固定,能提高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是由探测器,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组成的X线数字化采集系统。根据探测技术不同DR系统分为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DirectDigitRadiographyDDR)和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IndirectDigitRadiographyIDR),DDR是指采用平板探测器技术直接将X线光子转换为数字信息的摄影系统。数字摄影能量减影(DualEnegySubtractionDES)就是基于这一技术实现的。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300例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J管的临床应用,保护了肾功能,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双J管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