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普通静脉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诺维本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5月行静脉输注诺维本致静脉炎的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诺维本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更加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疼痛情况,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诺维本 静脉滴注
  • 简介:摘要探讨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最佳部位。方法收集患者浅静脉置管486例,其中观察组278例,对照组208例,进行置管研究。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进行颈外静脉留置可以有效的延长静脉置管的时间,降低并发症,是患者浅静脉置管的最佳部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Ⅳ度手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Ⅱ-Ⅳ度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VS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次数为(2.6±0.7)次,少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时间为(18.3±0.8)d,供区愈合时间为(17.6±3.6)d,住院时间为(40.1±3.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部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VSD技术,操作相对简单,且患者手术次数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部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筋膜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颈筋膜间隙感染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咽旁间隙感染患者中,2例患者取鼻咽部组织病检,确诊为鼻咽癌;1例转口腔科患者确诊为舌癌;2例因既往有鳃裂囊肿手术病史,未手术治疗。其他患者通过切开排脓引流,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均治愈。颈段食道周围脓肿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2例患者半年内恢复,1例未恢复。结论颈筋膜间隙感染一经确诊脓肿形成,应及时手术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

  • 标签: 感染 扁桃体周围脓肿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在达到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复苏目标情况下,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能否进一步指导复苏进行。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感染性休克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21例,一组18例,两组患者人科后均行中心静脉,动脉置管,抽取动静脉气分析,监测ScvO2(中心静脉氧饱和度),计算P(v-a)CO2(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行EGDT,复苏6H后再次监测ScvO2,P(v-a)CO2,对于两组中ScvO2<70%者继续进行液体复苏,而第一组中ScvO2>70%者停止液体复苏,第二组中ScvO2>70%而,P(v-a)CO2>6mmhg者继续复苏,P(v-a)CO2<6mmhg者停止复苏,直至第二组所有患者ScvO2>70%,P(v-a)CO2<6mmhg后停止复苏,复苏期间监测第6小时(T6h),第12小时(T12h)ScvO2,P(v-a)CO2,乳酸清除率。结果两组中单纯以ScvO2>70%为复苏目标组其乳酸清除率在T6h,T12h,均小于ScvO2>70%并P(v-a)CO2<6mmhg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8天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cvO2联合P(v-a)CO2在感染性休克进行液体复苏时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乳酸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或溶栓治疗及恢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本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配合相应的心理干预与康复训练,会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栓形成 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塞通对急性脑梗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是由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所有患者均先给予一定的基础护理以保障其基本生命健康安全,然后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给予相应的常规内科治疗后再加以注射血塞通,对对照组的患者则只给予相应的常规内科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第四届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得出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有4例、治疗显效的有16例、治疗有效的有9例、治疗无效的有1例,分别约占总数的13.3%、53.3%、30%、3%,总治疗有效率约为96.7%;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有2例、治疗显效的有8例、治疗有效的有12例、治疗无效的有8例,分别约占总数的6.7%、26.7%、40%、26.7%,总治疗有效率约为73.3%;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急症程度,抑制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塞通 急性脑梗死 血栓形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4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2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1.9%,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5%,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系统的优质服务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优质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方向的综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并且分析导致脑血栓继发性的因素以及有效治疗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40例继发性脑血栓患者住院后的3天到一周的时间内复查头颅CT出现的梗塞灶个数以及梗塞面积,并严格用3H治疗方法治疗并且记录治疗结果。结果:治疗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后复查头颅CT和第一次检查比较梗塞灶个数以及梗塞面积,有明显的治疗结果,并用专业方法评分比较。结论:中药保护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继发性脑血栓出现的梗塞面积,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脑血栓导致的梗塞灶个数。

  • 标签: 疗效研究 继发性脑血栓 治疗效果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纳络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28例患者给予纳络酮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纳络酮 脑血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静脉输液药物的最佳配制,为输液用药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比静脉输液集中配制与不集中配制,来阐明静脉药物配置系统的建立优势。结果静脉药物配置系统可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保障药品质量。结论科学理念对待静脉药物配置系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输液配制现状 集中配制优点
  • 简介:静脉畸形(Venousmalformations,VMs)是先天性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因疾病程度和部位不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无最佳治疗方法。由于复杂病例单一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应依照患者病情和已有技术条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综合序列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血管内硬化治疗是目前VMs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手术常作为改善外观的辅助治疗手段。本文就VMs的综合治疗结合相关治疗结果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硬化治疗 辅助治疗 激光 手术
  • 简介:静脉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目前DVT与PE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PE致死率较高,在美国每年约5万人死于PE,其被列为第三位致死因素[1]。PE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肢体或盆腔静脉形成后脱落所致,

  • 标签: 血栓形成 静脉回流障碍 盆腔静脉 肺栓塞 致死因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患者:男,68岁。平素身体健康,因上腹部不适2个月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亦无明显家族史。患者2个月来感上腹部不适,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明显消瘦。体格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基层医院查腹部B型超声(B超)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血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经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稍有改善,前来我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医师建议再行胃镜检查。

  • 标签: 胰腺病变 门静脉高压 胃底静脉曲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静脉输液并静脉留置针新生儿,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7.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增强护理人员预防静脉炎意识,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 静脉炎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套管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同时,也会引起静脉炎,如何降低或者减少静脉炎在不同穿刺部位和输液时间的发生率,是当前静脉留置套管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静脉留置套管针护理中分析不同输液时间和不同穿刺部位和静脉炎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临床静脉炎的进一步降低提供一些参考和经验借鉴。

  • 标签: 不同部位 静脉留置套管针 静脉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6-01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42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有14例为髂动脉,其中3例为单纯球囊扩张术,11例为内置支架术;13例为股浅动脉,其中2例为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为内置支架术;6例为动脉,其中1例为单纯球囊扩张术,3例为内置支架术;9例为膝下动脉单纯球囊扩张术。结果上述病例没有手术死亡的情况发生。14例髂动脉患者都取得成功,9例股浅动脉患者取得成功,引起血栓形成的患者有1例,3例介入患者失败转为实施人工血管转流手术;4例动脉患者取得成功;3例膝下动脉患者取得成功。术后对患者平均进行20个月的随访,实施髂动脉单纯球囊扩张术的1例患者一年后再次产生狭窄,患者实施内置支架术后症状消失。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有效、安全、恢复快、创伤小等明显优点。

  • 标签: 动脉硬化 闭塞症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