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心导管微导丝肺动脉瓣打孔并囊扩张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A-IV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经心导管微导丝肺动脉瓣打孔并囊扩张术的21例(男14例、女7例)PA-IVS新生儿的治疗及随访情况。所有患儿均采用经Simmons导管推送微导丝肺动脉瓣打孔技术,同时行肺动脉瓣囊扩张术。术后1、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手术效果及右心室发育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共纳入21例PA-IVS新生儿,其中产前诊断13例,中位手术年龄6日龄,体重(3.2±0.5)kg,囊与瓣环比值1.19±0.12,术前经导管测量右心室收缩压(121±33)mmHg(1 mmHg=0.133 kPa),术后即刻压力为(47±13)mmHg。入组患儿随访中位时间30个月,所有入组患儿均实现双心室循环,无死亡及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及以上的患儿16例,末次随访肺动脉跨瓣压差(29±15)mmHg,右心室与左心室横径比值明显高于术前(0.86±0.10比0.73±0.13,t=-2.96,P=0.006),肺动脉瓣瓣环Z值明显高于术前(-1.41±0.89比-2.83±1.06,t=-3.65,P=0.001),三尖瓣瓣环Z值比同样明显高于术前(-0.52±0.29比-1.34±0.81,t=-3.55,P=0.001)。结论经心导管微导丝肺动脉瓣打孔并囊扩张术是PA-IVS新生儿期安全有效的首期治疗方案。

  • 标签: 肺动脉瓣闭锁 婴儿,新生 心脏导管插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微囊短时间、重复压迫术(PM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疼痛科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穿刺微囊单次压迫术治疗组(OPMC组)与经皮穿刺微囊压迫术短时间三次压迫治疗组(TPMC组),各组10例。OPMC组在PMC治疗过程中,囊采用单次压迫三叉神经,压迫时间3 min;而TPMC组在PMC治疗过程中囊三次压迫三叉神经,每次压迫时间60 s。采用简化麦吉尔评分(SF-MPQ)、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在术前及治疗后3 d、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对比;采用巴罗神经研究所面部麻木评分(BNI)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面部感觉障碍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VAS及PSQI评分均降低(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后3 d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BNI评分逐渐降低(P均<0.05),而TPMC组患者在治疗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BNI评分均明显低于OPMC组(P均<0.05)。所有患者面部感觉障碍均在术后1年内逐步恢复或耐受。结论DSA引导下PMC两种压迫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短时间、重复压迫法面部麻木较轻。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囊反搏植入术(IABP)、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采取精细化的多设备一体化管理措施及严格的院内感染控制,同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康复锻炼。结果经过47 d的精细化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指导下严密监测病情是患者治疗的前提。多设备一体化管理措施、严格的院内感染控制、人文关怀及早期康复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产后心肌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

  • 标签: 心肌病 围生期 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清醒状态三叉神经节阻滞下行微囊扩张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8例,45~85岁,性别不限,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10分,在CT引导下实施手术。患者术中清醒,术前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镇静。采用长10 cm的22 G局麻针穿刺,进入卵圆孔三叉神经节后注射1%利多卡因0.5 ml进行阻滞。之后沿局麻针内置入导丝,撤出局麻针,再沿导丝置入14号囊导管针。然后推进到卵圆孔,沿囊导管针置入4号Fogarty囊导管,确认位置合适后,导管内注射碘海醇0.5~0.8 ml使末端囊膨胀。CT扫描头颅侧位时调整球囊形状与位置,直至出现梨形影像,压迫2 min后退出。记录治疗前、穿刺针穿刺三叉神经节时、囊压迫时与术后48 h的VAS评分,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囊压迫时VAS评分为(1.00±0.47)分,显著低于术前(8.00±0.50)分和穿刺局麻时(7.80±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8 h后VAS评分(0.80±0.11)分,比术前(8.00±0.50)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针穿刺三叉神经节阻滞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比入室时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压迫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入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效果良好。结论清醒状态三叉神经节阻滞下CT引导经皮微囊扩张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可靠且操作安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 神经传导阻滞 三叉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