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松质骨骨密度、骨小梁结构及力学性能变化.方法3个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尾部悬吊14d、28d和空白对照组.到期处死动物,测定L4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并进行显微CT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尾部悬吊组较对照组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且尾部悬吊大鼠骨质疏松随时间加重,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股骨髁部表面积体积比(BS/BV)、椎体骨小梁间隙(Tb.Sp)则较对照显著增高.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尾部悬吊14d、28d组腰椎的最大压缩应力分别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1.8%、26.3%,股骨抗弯曲载荷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3.9%,24.6%,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结论尾部悬吊大鼠从14d即表现出明显的松质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三维微结构破坏,椎体力学强度也显著下降,并随时间发展不断加重,理论上骨折风险性增加.

  • 标签: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大鼠 显微CT 生物力学
  • 简介: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了阿奇霉素颗粒剂的通用性定量分析模型。以21个厂家的103批阿奇霉素颗粒剂建立模型,其浓度范围为3.0%至24.5%。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均方根差(RMSEP)为0.613。此外,还参照ICH的指导原则对模型进行方法学验证,验证项目有:专属性、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可见,通过选择合适的训练集样本,并精心的挑选建模谱段,建立阿奇霉素颗粒剂的近红外通用性定量分析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可用于快速分析国内各厂家产品的含量。

  • 标签: 近红外 阿奇霉素 颗粒剂
  • 简介:摘要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与胰岛素抗体无交叉免疫反应。C肽和胰岛素原之间有交叉免疫反应,但由于血清中胰岛素原的浓度还不到C肽浓度的1/10,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得的C肽(总C肽)对评价β细胞分泌功能较胰岛素更为可靠。由于外周血中C肽被肝细胞摄取少,更能反应胰岛B细胞分泌时浓度,加之其基础清除率稳定,不受多种因素影响,故C肽测定显得更为重要,从而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情况,对于指导治疗有积极作用。

  • 标签: C肽 胰岛&beta 细胞 C肽释放试验方法
  • 简介:目的容量控制对于腹膜透析至关重要。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equilibrationtest,PET)可以评估腹膜小分子溶质转动功能,对优化腹膜透析存腹时间提供依据,但是不能预测腹膜液体转运功能。所以,本研究使用计算机拟合对不同超滤功能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液体转运功能进行评估。方法纳入研究患者包括每天使用3~4袋2.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超滤功能差组)和使用3~4袋1.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功能好组),两组患者在上述透析处方下都能达到足够的液体清除。所有入组的患者都要求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腹膜透析换液情况,以评估腹膜液体转运功能。结果本研究包括了17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其中9名为超滤功能差组,8名为超滤功能好组。与超滤功能好组相比,超滤功能差组的患者每天更多的处于高葡萄糖(P<0.01)环境中,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D/Pcre)更高(P<0.05),有更高的腹膜液体吸收率(Ke)(P<0.01)。结论与超滤功能好的患者相比超滤功能差的患者的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率更高,更为重要的是,超滤能力差的患者腹膜液体吸收率更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流体力学 超滤容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在B超影像下的病情状况,进而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做出判断,以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对患有慢性胆囊炎伴有结石的患者随机抽取104例进行切除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准备,分析手术的时间和B超影像反应的各项数据之间的联系。结果胆囊排空低于三分之一的患者同胆囊排空率不小于三分之一的患者组间的难易与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B超影像中的胆总管内径、结石数量、胆囊的大小及胆囊壁的厚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手术进行的难易标准可以通过B超影像清晰明了的进行分析。胆囊排空率低于三分之一的患者手术复杂,成功率没有保障;胆囊排空率高于三分之一的患者手术简单,成功率高。所以对胆囊收缩功能进行分析,能对手术的难易程度做出合理的科学判断,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标签: B超影像 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难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行腰椎CT检查的资料,术后1周行CT扫描,同时测量术后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结果术前腰椎CT检查能明确诊断椎间盘突出影、神经根水肿及硬脊膜受压等表现。术后腰椎CT检查对椎管内的软组织分辨率较差。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CT检查及CT图像分析为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术后早期CT扫描对判断椎管内软组织性质有局限性。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突出症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MMT)者脱失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效度,作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风险的评估工具。方法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风险评估量表》调查10个MMT门诊新入组的224例受治者,通过构建接收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度。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5~0.93。以23分作为评估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风险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为82.98%,特异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72.22%,阴性预测值为86.21%。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是评估受治者脱失风险的较为简便、可靠的工具。

  • 标签: 美沙酮 HIV ROC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疼痛评估表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5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使用疼痛评估表进行镇痛护理。结果疼痛评估表较好的反映了围术期疼痛的变化。结论疼痛评估表对准确了解患者围术期疼痛、及时给予镇痛处理可以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护理 疼痛 手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中的表达及其对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入住本院心血管内科胸痛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血浆PLGF水平。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按是否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把冠心病组分为支架置入组(PCI组)、非支架置入组(非PCI组);按累及冠脉病变血管数把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测定其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PLGF水平。结果1)冠心病组术前PLGF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前与术后PLGF水平在PCI组明显高于非PCI组,但均低于各自组术前,P〈0.05;3)在术前血浆PLGF水平多支组明显高于单支组与双支组,术后三组PLGF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术前单支组、双支组之间与术后上述三组各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比较,行PCI的PLGF水平均高于非PCI组,P〈0.05。结论检测血浆PLGF水平在胸痛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需要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病变PLGF水平明显增高,且通过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PLGF水平均明显回落,能初步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胎盘生长因子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TBA120FR和TBA120FR-ISE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的结果进行偏倚评估和可比性研究,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TBA120FR-ISE为参比系统,以TBA120FR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的10个生化项目,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linicallaboratoryimprovementamendment88,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种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各项目的相关系数大于0.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用两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可比性研究 偏倚评估 医学决定水平
  • 简介:目的应用MRA对比观察一次注血法和二次注血法制造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差异。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一次注血组(17只)和二次注血组(18只),分别以生理盐水(对照组)及自体动脉血(注血组)注入枕大池。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9、11天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MRA技术观测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动物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基底动脉管径造模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次注血组造模后3天神经功能损伤最明显,基底动脉于造模后1天发生收缩痉挛,于造模后3天痉挛达到高峰,管径为造模前的68.18%,后逐渐恢复正常。二次注血组造模后5天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最明显,基底动脉于造模后1天发生收缩痉挛,于造模后5天痉挛达到高峰,管径为造模前的56.72%,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兔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制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良好方法;采用MRA技术可活体观测脑血管痉挛。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动物模型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注射于SD大鼠咽部黏膜建立急性咽炎动物模型,并给予注射用炎琥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该药物对模型动物血清IL-1β、IL-6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及对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高、中(53、26.7mg/kg)剂量组药物对模型动物血清中的IL-1β、IL-6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不同程度改善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高剂量组药物能有效抑制模型组动物TNF.a的表达。结论注射用炎琥宁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抑制咽部病理改变的发生有关。

  • 标签: 注射用炎琥宁 急性咽炎 动物模型:疗效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指数(PI)和肝移植标准(LTS)模型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在138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MELD、MELD-Na、PI和LTS评分,并随访3个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判断四个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在观察期内与肝病有关的死亡患者72例,生存者66例.死亡组LTS、MELD-Na、MELD和PI平均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四个模型的AUC分别为0.860、0.801、0.749、和0.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个模型预测的正确率分别为82.61%、76.81%、75.36%和7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模型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衰竭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每组15只。A组给予正常普通饮食;B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造模,喂养4周,产生胰岛素抵抗后给予STZ2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结束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高糖高脂膳食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可以用作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的常用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松花粉对脑衰老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100mg/kg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灌胃给予模型小鼠高、中、低三个剂量(500mg/kg、1000mg/kg、1500mg/kg)的松花粉,并以非酶糖基化抑制剂盐酸氨基胍(AG)为阳性对照,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跳台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小鼠获取血清及脑组织,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MDA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等衰老相关指标。结果跳台法检测模型组较正常组潜伏期显著缩短,5min内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5),而松花粉处理后能显著逆转这一变化(P〈0.05),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同时,松花粉处理组能显著抑制模型组血清及脑组织中AGE水平及IL-6、TNF-α水平的升高(P〈0.05),提高血清及脑组织SOD活力(P〈0.05)并下调MDA水平(P〈0.01)。结论松花粉能显著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上调抗氧化活性和降低衰老相关的炎症介质水平,抑制体内非酶糖基化可能是其发挥延缓衰老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松花粉 D-半乳糖 衰老 小鼠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假手术组(6只);(2)缺血再灌注组(6只)结扎左冠状动脉30min,再灌注24h;(3)缬沙坦组(6只)手术前灌胃缬沙坦(10mg/kg/d)4周后分别行缺血30min再灌注24h。采用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增多(139.0±26.2),其Bcl-2和Bax蛋白阳性染色的细胞相应增多。缬沙坦组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102.4±12.7)、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缬沙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其抑制作用可能部分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缬沙坦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评估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胸痛6h内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并于入院1h内接受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入院即刻和术后3h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并采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H-FABP,再灌注治疗后3h以心电图ST段回落≥50%为血流再通的评价指标。结果65例AMI患者入院即刻H-FABP阳性率(87.69%)显著高于cTnI阳性率(5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h后H-FABP在ST段回降≥50%组与ST段回降〈50%组中,酶峰值分别为(24.03±9.12)ng/ml与(32.57±10.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测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可靠标志物,也可作为评价心肌再灌注疗效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选取66例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对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定量评价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常规测定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血清hs-CRP,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两组hs-CRP升高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结果结合分组系统,对每支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s-CRP浓度在二支及三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亦越高。结论监测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超敏hs-CRP的变化有助于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以及评估预后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强生Vitros950干式生化分析仪部分相同项目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同一检测项目不同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2台仪器上测定病人新鲜混合血清,以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作为比对系统,强生Vitros950干式生化分析仪作为试验系统,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应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作为方法学比对,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总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2台生化分析仪经过比对和校正,多数项目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结论通过对同一检测项目不同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有助于验证不同检测系统相同检测项目结果间的相关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有助于仪器评价、校正,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偏差 生化分析仪 检测系统 允许总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