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宾语和补语都位于谓语中心语后,作连带成分。一般来说,两者的界限是比较清楚的。宾语是动词涉及的对象,能够回答"谁"和"什么"的问题,经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成分,可以回答"怎么样事"或"多久"、

  • 标签: 数量短语 物量词 时量词 借用量词 偏正结构 语法常识
  • 简介:数量词语的复叠李宇明华中师范大学数量词语的复叠有多种,本文讨论如下四种:1)唤弟引一群孩子天天在自己窗外吵闹……(航鹰《蒺藜女》,《当代》1997年3期,下文简称《蔡》,141页)2)一辆辆拖拉机开来了,那是寨子的人拉着满车的大米在寻找他们的逃走的...

  • 标签: 复叠式 周遍性 数量词语 “都” 句法位置 分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课改后,教师们在数量关系的教学上往往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很重视,却忽视了"从数学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这个重要的数学建模过程。数量关系的建构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其有效策略应从低年级开始实施。教学中,要立足运算意义的理解,具象数量关系的呈现,强化数量关系的提炼,为学生建构良好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小学低年级 数量关系 教学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公务员数量问题的研究一直充满争论。近代以来,公务员数量的增长是一种趋势。目前国际比较方法、历史比较方法和GDP比较方法等公务员数量比较方法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公务员绩效考核方面努力,从科学和定量的角度为公务员数量比较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公务员 数量 比较研究
  • 简介:<正>按照国家教委统计口径,当前我国教育总经费由如下几个来源渠道构成: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各级政府征收并用于教育的税、费;3.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用于教育支出;4.社会集资、捐资办学经费;5.学杂费支出;6.企业办学经费;7.其它教育经费.通常我们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外的各种教育经费统称为预算外教育经费,社会教育集资、捐资属于预算外教育经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指标(以下简称教育集资)的定量研究,分析教育集资(文中的数据为支出数)的时序变动特点和区域分布特点,并寻找教育集资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教育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集资 教育经费 特点分析 数量变动 区域分布特点 湖北省
  • 简介:叙述了根据创设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具体情景,首次通过“三维模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标志重捕法,自行绘制J型曲线、S型曲线并结合创设情景及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各模型的条件、增长特点,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标志重捕法 三维模拟实验 数学模型
  • 简介:《老乞大》作为中国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中国语言的教材,其各种数量短语的运用十分广泛。同时又富有当时口语的时代特征。通过研究《老乞大》中数量短语的使用,对近代汉语中数量短语的词武特点加以探索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近代汉语口语特点。通过对《老乞大》中数量短语统计、组合形式、语法功能和语法特征研究,了解《老乞大》的数量短语特点。

  • 标签: 数词 量词 数量词 数量短语
  • 简介:就博客的数量而言,2005年度,韩国的博客数量占世界博客总数近70%,美国是20%,而中国,连10%还不到。

  • 标签: 世界范围 博客 对比 数量 美国 中国
  • 简介: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解决教学。因为它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大问题,这一方面的教学还没有落实到位。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数量关系 探讨研究
  • 简介:据《第一财经日报》6月3日报道,研究表明,能赢得增量人口的城市,商业机会大大增加,房价也更有支撑.地产研究者刘晓博认为,全国小学入学率接近100%,而且小学生数量是“数人头”数出来的.这个实打实的数据与城市吸引力变化关系密切.记者通过对过去7年33个主要城市的小学生数量变动情况研究发现,有三座城市的小学生增量超过了20万.其中,深圳的增量最大,7年间增加了27.89万人,郑州和上海紧随其后,增量分别达到了22.2万和20.81万.

  • 标签: 城市吸引力 学生数量 《第一财经日报》 商业机会 变动情况 小学生
  • 简介:美国《科学》周刊2006年1O月31日消息:昆虫为高度适应性的生物,能够通过进化适应环境的变化,包括相对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昆虫适应气候变暖的能力将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那就是昆虫数量激增。

  • 标签: 昆虫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 《科学》周刊 华盛顿大学 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