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调查表,对592例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应对方式量表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治疗性应对(3.61±0.47)分,预防性应对(2.08±0.68)分,掩饰性应对(1.73±0.56)分。文化程度、既往病史、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病耻感可解释预防性应对总变异的44.0%;年龄、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社会隔离可解释掩饰性应对总变异的41.5%;医疗付费方式、求医经历、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社会排斥、病耻感可解释治疗性应对总变异的22.6%。结论尿失禁患者较少采用治疗性应对,应对方式较消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应对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意识到尽早就医的益处,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尿失禁 女性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采用1对1现场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对23~55岁在职已婚女性进行尿失禁筛查,对筛查得到的112例有压力性尿失禁阳性指征的在职已婚女性和843例非尿失禁的在职已婚女性进行相关调查,并对得到的数据录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阳性率为11.48%,t检验和X2检验显示,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年龄、生育次数、阴道分娩方式均高于非尿失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年龄、生育次数、阴道分娩方式三方面是造成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的常见疾病,给女性的心理及生理方面都带来了危害,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通过对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的分析,积极有效得采取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健康教育,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从而促进已婚在职女性身心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女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表面肌电位水平、日均尿失禁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表面肌电位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均尿失禁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女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中实施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干预能改善其盆底表面肌电位水平,减少日均尿失禁次数,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老年女性 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明确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前列腺术后患者尿失禁问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了80名前列腺术后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按照手术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处理,前4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4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模式。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尿失禁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流程可以发现,观察组中患者出现尿失禁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针对前列腺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要优先选择综合护理模式,防止患者出现尿失禁问题,让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前列腺 患者 尿失禁 护理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在前列腺癌手术后出现的控制尿液的功能障碍。这是因为前列腺腺体受到了手术的刺激或损伤,导致尿道括约肌无法正常控制尿液的排出。术后尿失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方便性,还可能引起心理上的困扰和自尊心的下降。因此,帮助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摆脱尿失禁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 标签: 前列腺癌 术后 尿失禁
  • 简介:摘要尿失禁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生命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训练(PFMT)是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将PFMT作为尿失禁保守治疗的一线推荐。许多研究报道证实了PFMT对女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但其远期效果不确切,可能与训练方法及能否长期坚持有关。目前也缺乏对PFMT锻炼方法的报道。本文主要针对PFMT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实施PFMT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次数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对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200位垦区妇女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和尿失禁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相结合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采用卡方检验对妇女阴道分娩次数与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论阴道分娩给妇女盆底肌肉和神经造成一定损伤,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其阴道分娩次数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阴道分娩次数 压力性尿失禁 垦区妇女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喷嚏、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现象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而针灸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查阅总结了近几年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中医对压力性尿失禁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针灸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针灸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尿失禁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护士需对患者的排尿情况做好监督,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并给予安慰和解决;给予尿失禁患者正确的知识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从身心及社会各方面给予支持,以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尿失禁 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产后尿失禁护理中循证理念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采取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循证组,用循证理念指导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比较尿动力学指标,循证组显著优于常规组,经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满意度,循证组为93.1%(40/43),常规组为76.7%(33/43),组间数据分析,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在产后尿失禁护理中,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 标签: 产后尿失禁 循证理念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专科护理门诊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专科护理门诊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开展专科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效果况。结果100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护理后的I-QOL评分与ICIQ-SF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采取专科综合护理,可提升生活质量和降低其尿失禁程度。

  • 标签: 尿失禁 专科护理 综合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病情及对生活困扰程度,选择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结果118例尿失禁患者治愈率为63.56%、好转率31.36%、无效率是5.08%;且患者治疗后行为限制、心理健康、社会障碍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老年尿失禁妇女,应积极寻求专业的治疗,它是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最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尿失禁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式、效果,以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神经功能重建系统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尿失禁的患者41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0例患者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与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21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刺、艾灸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失禁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尿失禁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尿失禁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脑梗死 尿失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TVT-O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4-20205月,将我院6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TVT-O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干预前后的肌电评分指标、ICI-Q-SF评分指标、1.00h累计漏尿量指标和24.00h漏尿次数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肌电评分指标、ICI-Q-SF评分指标、1.00h累计漏尿量指标,以及24.00h漏尿次数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肌电评分指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ICI-Q-SF评分指标、1.00h累计漏尿量指标,以及24.00h漏尿次数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TVT-O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常规手术治疗 TVT-O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214例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42d检查的妇女1300例,对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病人(2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疗程完成后复查;对照组病人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法来进行康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产后42d的妇女87.23%(1134/130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力受损;尿失禁的发病率为16.46%(214/1300),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次检查时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改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压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神经肌肉治疗对产后尿失禁有较好的疗效,可结合盆底肌肉锻炼进行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 标签: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神经肌肉电刺激